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三)

 人的自我發展到了更高層次, 它的信心和自在感就不會執著在自我這個「我相」裡, 他一方面明白到我相只不過是收集許多自己和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所形成的概念而已, 於是看清它原來是一個影子, 不是真實的我, 而從中解脫。 另一方面, 由於自我功能的成長, 信心和自尊具足, 於是不再執著於自我。 當一個人能放下我執, 而原本的覺性真我就自然顯露出來。 這就是見性的契機了。 因為圓成實的自性已經展現在眼前了。 於是, 我們必須把唯識心裡學的人格理論, 做個解釋, 以便對生命的終極意義有更深一層的瞭解。

依唯識論的說法說法, 人的「我」由三個部分構成, 包括:現實的我(依他起性形成的我)、理想的我(由執著所起的我)和圓成實的我(佛性的我)。 這三者的互動情形, 表現出個人的自我功能、心理健康狀況。 茲分述如下:

壹、 現實我的超越

這是現實生活中所顯現的我, 它是一團「識」的結合體, 不是本質的我。 現實我識個體透過「依他起性」所形成的一堆資訊和自我觀念。

從唯識學的觀點來看, 自我觀念是個人生活經驗的產物, 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當中, 總是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自己適應環境的觀感, 以及生活上滿足需要的方法和欲求, 結合成為一個我相。 在這個我相裡包括了自己的種種心裡需要、行為模式、情感的反應、能力和想像力。

現實我是自己與環境互動作用的產物, 它本來是不存在的。 換句話說, 我們對自己所執著的自我形象, 都是自性與因緣互動所生的意識活動, 而不是實存的。 然而, 這個被一般人認為是實實在在我, 在佛經裡卻被視為假我或影子, 認為它不是本來就有的自性。

《楞伽經》裡談到「無性」的問題, 說自我本身沒有什麼可以具體掌握的自性, 如果有的話, 也只不過是生活經驗的因緣互動所產生的自我印象, 而那些印象畢竟是外來的, 不是本來就有的。 如果拿因緣所生的我相當作自己, 簡直就像把夢境當真一樣的犯了錯誤。 然而實際的我是人類生存現象的自然表現, 我們離不開這個因緣所生的我相,

也不可能逃避這個我相, 因為它是生活的軌跡與倒影, 它伴隨著生活自然出現。 這一來《金剛經》上所謂的「無我相」, 指的不應該是沒有我相的存在, 而是指一個人不要被我相所束縛, 要從我相之中醒覺過來, 否則就會墜入一個自以為是的自我中心裡, 而生活在一個狹隘的心理生活空間, 失去活活潑潑的生活力。

人類從生活中所形成的自我印象, 還包涵了我們的生活經驗, 它累積成許多的知識。 但是知識並不是經驗的直接產物, 它是經過智慧覺照之後所產生的現象。 這些知識並不是恒常的, 知識往往只是暫時的答案。 因此, 人如果沒有透過醒覺的功夫, 會把知識當作真理, 把社會規範當鐵則, 那麼這個我相所儲存的知識在事過境遷之後,

會成為誤導我們的邪知邪見。

現實我是觸目遇緣的生活經驗所編織的知識、自我觀念和情感狀態。 雖然它是環境的產物, 但就現實生活層面而言, 是不能予以否定的。 對待這現實的我相, 只要能不執著於它, 能空掉對它的執著, 就可能把生活經驗的素材, 化為提升精神生活的資糧, 成就德滿圓覺的最高生命意義。

佛陀以空來教誡人, 就是要我們放下那個非屬於自性的我相, 所以才在《楞伽經》中特別提出相無性, 生無性, 義勝無性。 意思是說, 你所能感受的我相不是本有的, 而是外來的, 所以叫做相無性。 你心中所想像的欲望和理想, 也是由自己意識活動所產生的, 並非本來就存在, 所以叫做「生無性」。

至於「你想要追求」的第一勝義和究竟覺, 也是你自己識的活動所現, 它不是本來具有的, 所以勝義也無性。

 唯識心裡學提出三自性和三無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告訴我們, 一切的思想行為以及自我的觀念, 都是依經驗因緣而形成, 而不是真的有一個可以確切掌握的自性, 如果有的話, 就是生活經驗所歸攝的意識活動。 從佛經的理路來判斷, 佛陀為了避免學生把我相視為實在, 而固執於我思和我見, 反而失掉了覺查的能力, 所以要弟子們「受諸受而無所受, 因無所受而受諸受, 所以不為五受所擾。 」這麼一來才可能發揮智慧, 光明遍照, 故《中觀論》中說:「汝若破眾因緣法第一空義, 則破一切世俗法。 」(不被我執所綁架)領會到這個道理的人, 縱使他人對他非難,亦能真正做到「有過則改,無則勉之」,而不動於瞋怒,不發於愁思,不形於焦慮與憂鬱。平常為人,也就不會驕矜自大,不以高下分別來看世俗的事情。那時候心平氣和,什麼事情也就看得更透徹了。

縱使他人對他非難,亦能真正做到「有過則改,無則勉之」,而不動於瞋怒,不發於愁思,不形於焦慮與憂鬱。平常為人,也就不會驕矜自大,不以高下分別來看世俗的事情。那時候心平氣和,什麼事情也就看得更透徹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