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愛的功課》下:一個人生病,一個家庭都會染病

承接上一篇

本文中摘錄自《愛的功課》的部分, 我將用灰色劃分。 其餘部分為我個人的看法。

一個孩子生病, 其實是一個家庭生了病

對死亡的懼怕並不會嚇倒兒童, 但兒童懼怕秘密, 也害怕從自己父母那裡看到遊移的眼神。 因此, 對於兒童和青少年的疾病, 醫生越能協助家人發展出力事情的自信心, 對孩子的幫助就越大, 治療的時間會縮短, 治癒的幾率會提高。

所以我一直覺得, 大部分的情況下, 兒科醫生只需要多拿出一點耐心去面對患兒父母, 比開什麼藥有效許多。 但是在兒科醫生急缺的情況下,

我們的孩子很難遇到這樣的醫生。

我雖然不是醫務工作者, 但是從小就對醫學很感興趣。 我曾經特意去觀察過孩子, 尤其是7歲以前的孩子。 7歲以前的孩子就知道什麼是死亡, 只是他們的感受和大人害怕死亡的感受不同。 如果父母、成年人在孩子面前談論死亡的時候遮遮掩掩、持回避和搪塞態度的話,

反而會讓孩子感覺到害怕和恐懼。

並且, 一旦全家人接受了要一起面對一個孩子生病的事實以後, 希望維持的就不僅僅是孩子的健康, 而是全家人的健康。 這種焦慮的情況也是會傳遞給孩子的。

史坦格斯和侯南談到如何面對慢性疾病的時候說:為它找個地方, 讓它適得其所。

尤其是在醫療家庭/遺傳學疾病的時候, 醫生的工作更多的是在人際關係, 對這個家庭的承諾是需要有彈性的。 所以作為病人及其家庭, 也要試著理解醫生為什麼都會說“最壞的情況是XXXX請你們一家人都要有思想準備”

當一個孩子失控的時候, 很可能跟行為有關, 也有可能是因為生病。

治療的重要步驟之一就是:瞭解我們每個人能控制什麼和不能控制什麼。 而控制的正確模式就是接受事實。 並且, “放棄控制力”和“一家人一起努力”才有可能培養出控制力。

父母如果通過反對孩子來得以暫時理清自己的價值的話, 那麼兒童和整個家庭都會出現身心症狀。

人人都曾有過童年創傷

“我童年最痛苦的事情就是經常出現自己並不瞭解的緊張情緒。 父親以嚴峻掩飾自己的焦慮, 而母親因為照顧父親和我的緣故, 在自己的焦慮之外也分擔了我們的焦慮。 我的理論是, 我頭痛的毛病部分原因與父母有關。 ”

這段話好像在說很多孩子碰到的情況。

兒童會用一些方法, 幫助父母對付心中害怕發瘋以及孤單的恐慌。 一個孩子把家裡搞得一團亂、緊張忙碌, 迫使父母全神貫注在TA身上, 因此孩子就不會陷入自我困惑和恐懼中。 所以, 我覺得作為父母來說, 我們很多時候應該要謝謝我們的孩子們。 是Ta們, 幫助一些父母和家庭不至於支離破碎。

很多孩子還碰到過這樣一個問題:雖然我們不喜歡父母用他們的舊觀念來教育我們,

但是我們的父母卻不願意對我們放手。 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到我們完全獨立于父母為止。

如果一個家裡只有一個孩子, 那麼這個孩子會糾結于自己的命運為何如此、為何不能遇到一個像少年的煩惱中那樣的父親。 但如果一個家庭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孩子, 一旦其中一個孩子身心受損、患病, 沒有生病的孩子也會因為覺得自己被忽略而嫉妒那個生病的兄弟姐妹, 或者是慶倖“還好不是我”但同時因罪惡感以至於不敢表達這種情緒出來, 內心卻在自責。

青少年的創傷很多時候就來源於這種矛盾的內心鬥爭。

“雙面人生”

用“雙面人生”來形容很多孩子的青少年時期非常貼切——他們一面恪守規矩,一面蔑視規矩,既服從學校和家庭裡的規範,同時又將所有的規範踏在腳下:表面循規蹈矩,內心陽奉陰違。

“不管我做什麼,在我的父母們看來永遠都不夠好。”

很多孩子認為母親太寵、父親則絲毫聽不進自己的意見。讓這些孩子受創的原因我覺得主要是他們覺得無論自己多認真多努力,父母總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必須馴服的物件。而且自己往往成為了緩解父母焦慮的藥劑,隨身都必須攜帶。

很多孩子到了10歲左右會出現“行為規範障礙”,這是一種被形容為喜歡操縱、控制的心理疾病。而這些孩子的父母往往對醫生說的是:不要對這個孩子太好。他很尊重權威,如果你很眼裡,他才會有反應。只要口氣堅定,你就會和他相處得很好。

我想說,原來不只是中國的父母要求孩子聽話。說不定全世界的父母發自內心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自己的話。

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人父母和孩子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孩子長大以後,要如何做到不回避去處理和父母之間痛苦的關係呢?

孩子在長大,我們在變老

曾經我也深諳精神分析的美,但慢慢地我也發現了問題:精神醫學的理論模式幾乎全集中在個人的動力方向,並不能用來解決我們生活中面對的很多問題,尤其是婚姻和家庭中的人際關係。

比如說,當夫妻中有一個人生病時,如果曝光於媒體,很容易引發輿論歪曲的看法,這種看法的根源在於夫妻倆對“這是誰的問題“的不同定義。

一邊的人說:只有她才能照顧好她自己

另一邊的人說:我也需要給自己留一點空間

最後局面變成:我們不得不承認,基本上我們的生活並不相同。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該怎麼解決呢?有必要儘量縮小夫妻關係的扭曲,讓健康的那一方持續感覺彼此是平等的,並且都要瞭解彼此的能力底線。

所以在出現因疾病產生的家庭矛盾時,我們不要總去想凡是總有答案,那樣的話我們會喪失堅持下去的信心,也會懶得去關心什麼事情是我的另一半、我的孩子、我的家人願意或者應該分享的。

是你自己決定了生活的好壞

“每當身處朋友和同事的老公/老婆堆當中,我就對自己的情感世界感到尷尬與難堪,更別提做一個稱職的持家者。”很多男性或女性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用這樣的藉口來解釋自己的壞脾氣,來逃避自己男性/女性角色的為難之處。

其實我認為,這不過是自己在跟自己較勁或比賽。尤其是自己覺得對家庭貢獻更大的那一方,很容易把自己的成就感視為與別人的競爭,抱著完美主義的標準過著本就不需要完美的生活。

在“好日子”的時候,他抱著要補償“壞日子”的心情,但往往因為過了頭而讓“壞日子”變得更多。她在年輕的時候就是一邊讀書一邊要照顧自己,後來又是邊工作邊照顧孩子,因此很不習慣處在休息的狀態,她覺得一旦休息下來就很不安。

在“隱藏秘密”這方面,父親或母親中總有一個人或兩個人都會偏袒自己的孩子:為了保護彼此而不向自己的父母透露情況,報喜不報憂。加上刻意與父母保持距離,父母只能靠我們說的來瞭解一小部分生活情況。很多次父母會善意的提醒或好奇地詢問,但我們在聽到這樣的話時卻會產生反感和抵觸情緒。

當他提高不願意聽到孩子的任何壞消息時,或者在孩子的事情上反應過度時,他常常會杞人憂天,將事情往最壞的地方去想,把家裡的氣氛總是莫名其妙帶到惡劣邊緣。

我自己的家庭也曾經在角色轉變上不知如何處理。對於我來說,“媽媽”這個角色好像一直是“堅強”的代名詞,要處理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這種堅持有朝一日終將會導致我爆發出怨氣。

如果想要打破這樣的僵局,家庭中所有人都必須放棄一切都是在自己掌控中的這種想法,而是要明白試圖掌控往往會導致另一方的無力感。

成人的傷要從童年解

家庭決策介入法:

在每個家庭必須做出重大決策時,將父母親的角色分為決策和執行。賦予決策權的一方去獲取各方意見、獲取當事人(往往是孩子)的意見;另一方按照當事人的狀態來決定什麼時候付諸行動。並且,要在大家同意以後齊心協力。

通常情況下,夫妻(父母雙方)中有一位情緒比較容易激動,另一位比較平靜的,就能比較好處理。

涉及到疾病的時候,醫護人員也必須納入家庭的一員。並且,每個人都要學著尊重彼此、尊重自己家庭的主權。這個時候要考慮的是小家,多餘的成員不要被牽涉進來。

“單一問題”方法:

如果整個過程下來只能解決一個問題,你們的問題會是什麼?

——家庭成員對疾病或問題成因的看法,決定他們面對的接受態度。

當家庭裡有人想要控制、克服或與之為鄰的時候,不妨多給一些空間,試著幫這個人分析情緒反應。

有些事情很瑣碎,我已經無法處理。其實都是一些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說不定其他人能做。——當你覺得自己無法面對或不能夠很好地面對時,不要一個人扛著

家庭中如果有一個喜歡當權威的人,這個人往往內心深處都不容易信任別人。一旦這樣的人被查出患有什麼生理疾病,隨即而來的可能更兇猛的是心理疾病。

面對軀體化症狀的人,也許需要從TA的工作或家居生活的表現,而不是從病況徵兆來判斷,因為很多這樣的病人其實很早以前開始就病了。

我們需要對這樣的人做一個四步法:

回憶自己人生中快樂的事情

處理記憶力等方面的困擾

給予正面的評價和積極的認可

處理家庭關係,追溯兩代或三代人

往期回顧

我的父親母親

PS

思成媽媽的話

關注”媽媽好老師“功能表列已做原創內容的分類匯總,方便大家閱讀。

“雙面人生”

用“雙面人生”來形容很多孩子的青少年時期非常貼切——他們一面恪守規矩,一面蔑視規矩,既服從學校和家庭裡的規範,同時又將所有的規範踏在腳下:表面循規蹈矩,內心陽奉陰違。

“不管我做什麼,在我的父母們看來永遠都不夠好。”

很多孩子認為母親太寵、父親則絲毫聽不進自己的意見。讓這些孩子受創的原因我覺得主要是他們覺得無論自己多認真多努力,父母總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必須馴服的物件。而且自己往往成為了緩解父母焦慮的藥劑,隨身都必須攜帶。

很多孩子到了10歲左右會出現“行為規範障礙”,這是一種被形容為喜歡操縱、控制的心理疾病。而這些孩子的父母往往對醫生說的是:不要對這個孩子太好。他很尊重權威,如果你很眼裡,他才會有反應。只要口氣堅定,你就會和他相處得很好。

我想說,原來不只是中國的父母要求孩子聽話。說不定全世界的父母發自內心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自己的話。

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人父母和孩子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孩子長大以後,要如何做到不回避去處理和父母之間痛苦的關係呢?

孩子在長大,我們在變老

曾經我也深諳精神分析的美,但慢慢地我也發現了問題:精神醫學的理論模式幾乎全集中在個人的動力方向,並不能用來解決我們生活中面對的很多問題,尤其是婚姻和家庭中的人際關係。

比如說,當夫妻中有一個人生病時,如果曝光於媒體,很容易引發輿論歪曲的看法,這種看法的根源在於夫妻倆對“這是誰的問題“的不同定義。

一邊的人說:只有她才能照顧好她自己

另一邊的人說:我也需要給自己留一點空間

最後局面變成:我們不得不承認,基本上我們的生活並不相同。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該怎麼解決呢?有必要儘量縮小夫妻關係的扭曲,讓健康的那一方持續感覺彼此是平等的,並且都要瞭解彼此的能力底線。

所以在出現因疾病產生的家庭矛盾時,我們不要總去想凡是總有答案,那樣的話我們會喪失堅持下去的信心,也會懶得去關心什麼事情是我的另一半、我的孩子、我的家人願意或者應該分享的。

是你自己決定了生活的好壞

“每當身處朋友和同事的老公/老婆堆當中,我就對自己的情感世界感到尷尬與難堪,更別提做一個稱職的持家者。”很多男性或女性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用這樣的藉口來解釋自己的壞脾氣,來逃避自己男性/女性角色的為難之處。

其實我認為,這不過是自己在跟自己較勁或比賽。尤其是自己覺得對家庭貢獻更大的那一方,很容易把自己的成就感視為與別人的競爭,抱著完美主義的標準過著本就不需要完美的生活。

在“好日子”的時候,他抱著要補償“壞日子”的心情,但往往因為過了頭而讓“壞日子”變得更多。她在年輕的時候就是一邊讀書一邊要照顧自己,後來又是邊工作邊照顧孩子,因此很不習慣處在休息的狀態,她覺得一旦休息下來就很不安。

在“隱藏秘密”這方面,父親或母親中總有一個人或兩個人都會偏袒自己的孩子:為了保護彼此而不向自己的父母透露情況,報喜不報憂。加上刻意與父母保持距離,父母只能靠我們說的來瞭解一小部分生活情況。很多次父母會善意的提醒或好奇地詢問,但我們在聽到這樣的話時卻會產生反感和抵觸情緒。

當他提高不願意聽到孩子的任何壞消息時,或者在孩子的事情上反應過度時,他常常會杞人憂天,將事情往最壞的地方去想,把家裡的氣氛總是莫名其妙帶到惡劣邊緣。

我自己的家庭也曾經在角色轉變上不知如何處理。對於我來說,“媽媽”這個角色好像一直是“堅強”的代名詞,要處理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這種堅持有朝一日終將會導致我爆發出怨氣。

如果想要打破這樣的僵局,家庭中所有人都必須放棄一切都是在自己掌控中的這種想法,而是要明白試圖掌控往往會導致另一方的無力感。

成人的傷要從童年解

家庭決策介入法:

在每個家庭必須做出重大決策時,將父母親的角色分為決策和執行。賦予決策權的一方去獲取各方意見、獲取當事人(往往是孩子)的意見;另一方按照當事人的狀態來決定什麼時候付諸行動。並且,要在大家同意以後齊心協力。

通常情況下,夫妻(父母雙方)中有一位情緒比較容易激動,另一位比較平靜的,就能比較好處理。

涉及到疾病的時候,醫護人員也必須納入家庭的一員。並且,每個人都要學著尊重彼此、尊重自己家庭的主權。這個時候要考慮的是小家,多餘的成員不要被牽涉進來。

“單一問題”方法:

如果整個過程下來只能解決一個問題,你們的問題會是什麼?

——家庭成員對疾病或問題成因的看法,決定他們面對的接受態度。

當家庭裡有人想要控制、克服或與之為鄰的時候,不妨多給一些空間,試著幫這個人分析情緒反應。

有些事情很瑣碎,我已經無法處理。其實都是一些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說不定其他人能做。——當你覺得自己無法面對或不能夠很好地面對時,不要一個人扛著

家庭中如果有一個喜歡當權威的人,這個人往往內心深處都不容易信任別人。一旦這樣的人被查出患有什麼生理疾病,隨即而來的可能更兇猛的是心理疾病。

面對軀體化症狀的人,也許需要從TA的工作或家居生活的表現,而不是從病況徵兆來判斷,因為很多這樣的病人其實很早以前開始就病了。

我們需要對這樣的人做一個四步法:

回憶自己人生中快樂的事情

處理記憶力等方面的困擾

給予正面的評價和積極的認可

處理家庭關係,追溯兩代或三代人

往期回顧

我的父親母親

PS

思成媽媽的話

關注”媽媽好老師“功能表列已做原創內容的分類匯總,方便大家閱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