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大美古城 小康平遙

平遙縣位於山西省中部, 太原盆地西南部, 晉中市西南部, 太嶽山之北, 太行山、呂梁山兩襟中央。 東接祁縣, 西鄰汾陽市, 南靠沁源縣, 北連文水縣, 西南與介休市接壤, 東南與武鄉縣、沁縣毗鄰。 全縣南北長約40公里, 東西寬約30公里, 面積1260平方公里。 現轄5鎮9鄉、273個行政村(403個自然村)、3個街道、16個居民委員會, 總人口52萬。 縣委縣政府駐古陶鎮。

平遙縣區位優勢明顯。 境內南同蒲鐵路、大西高鐵、邢汾高速、大運高速、汾屯公路、108國道、東夏線穿境而過, 交通十分便利。

大西高鐵平遙古城站

龜城文化悠遠綿長

古城牆

平遙, 又稱龜城——俯視平遙古城, 猶如一隻巨大的“神龜”。 明成化《山西通志》載:“平遙縣, 古陶地, 帝堯初封于陶, 即此。 ”平遙古城所在地, 當屬古陶地。

北魏始光元年(424), 因避太武帝(拓跋燾)名諱, 位於文水縣西南的平陶縣(漢置, 屬太原郡)改稱平遙縣。 作為縣治所在地的平陶城隨之改為平遙城。 後因西羌入侵, 平遙縣建置從文水縣西南徙至汾河以東京陵縣境, 廢京陵縣入平遙縣, 平遙城亦遷建現址。 清乾隆、嘉慶年間, 平遙城商販雲集, 批發、運輸、中轉發達, 城內幾條大街店鋪林立, 南北貨物進出不斷, 為晉中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有“拉不完、填不滿的平遙城”之說。 道光三年(1823), 中國第一家票號——日昇昌在古城西大街成立, 此後, 票號增至20多家, 平遙古城成為全國金融中心。 平遙商人在創造巨額財富的同時, 在城內大興土木, 一座座豪宅大院在古城內落成, 市樓、城牆、廟宇等公共建築設施得到捐資修葺,
平遙古城空前繁榮。

1979年, 平遙縣委、縣革委準備拆除城牆進行舊城改造, 中國著名古建保護專家柴澤俊面見省主要領導要求留下平遙古城, 省、地、縣採納其意見。 同年, 國家文物局開始投資修葺平遙城牆。 1986年, 平遙古城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1988年, 平遙城牆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聯合國人類居住中心專家分別于1990年、1992年考察平遙古城, 稱古城是“世界珍寶”“真正的、獨一無二的珍寶”。 1997年12月3日, 平遙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包括以古城牆為界向外延伸30米絕對保護範圍之內的整個老城區、距縣城西南6公里處的雙林寺以及距縣城東北12公里處的鎮國寺3個部分。 3個部分統稱為平遙古城。 名錄評價“平遙古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 平遙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徵, 而且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平遙古城沿襲明清時期建築風格、歷史風韻, 是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一座縣級古城池。

農林牧業均衡發展

平遙縣是山西省農業大縣、晉中市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區。目前,全縣基本形成糧食、蔬菜、水果、養殖四大特色產業。糧食平均種植面積穩定在50萬畝以上。水果面積、產量和綜合管理水準位居全省前十。蔬菜年均種植面積穩定在10萬畝以上。平遙養殖業發達,被評為全省健康規模養殖強縣、優勢畜產品示範基地縣。

全縣擁有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80餘家,其中,平遙牛肉集團、龍海公司躋身國家級龍頭企業行列,9家企業跨入省級龍頭企業梯次。

全縣共有林地(林業用地)73萬畝。其中,有林地31萬畝,疏林地3萬畝,灌木林地11萬畝。林木蓄積量15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6.41%。全縣乾果經濟林13.6萬畝,豐年產量達850萬公斤。

孟山自然林

新興工業強勢崛起

近年來,平遙縣按照“煤炭保增長、焦化擴產能、鑄造促轉型、橡膠提層級、食品延鏈條、輕紡樹品牌、醫藥成支柱、材料創未來、能源打基礎”的發展思路,以工業新區、南政及中都裝備製造工業區、朱坑新能源及新材料工業區、段村重化工工業區、南政農副產品加工區等五大園區建設為載體,以大項目為抓手,以煤化、峰岩兩大循環園區為示範,基本形成煤焦、焦化、橡膠、鑄造、農副產品加工、輕紡產業等6大傳統產業和生物醫藥、新材料和新能源等3大新興產業協調發展的“6+3”工業產業體系。

目前,全縣電機殼年產達到40萬噸,占全國電機殼市場份額的60%,成為全國最大的電機配件生產基地;再生橡膠產業園是“中國再生橡膠生產基地”和“中國再生橡膠生產示範基地”。

中科鴻基生物科技公司

古城旅遊再現新姿

平遙縣境內文物古跡眾多,人文、自然景觀豐富,有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登記備案的不可移動文物有1075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達143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全縣文物數量之多、品位之高,在全國縣級城市實屬罕見。

遊客接待中心

近年來,平遙縣緊緊圍繞省市旅遊發展決策部署,以打造晉商文化旅遊中心、山西旅遊集散中心“兩個中心”為重點,夯基礎、保重點、嚴整治,旅遊產業始終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全縣基本形成了以22處旅遊景點、6條特色產業街區、200餘家旅遊特色商鋪、2個大中型文化娛樂項目等為主的旅遊產業體系。在古城旅遊蓬勃發展的帶動下,全縣鄉村旅遊扎實起步,基本形成了以“一城兩寺”(平遙古城、雙林寺、鎮國寺)、“一山兩水”(孟山、尹回水庫、南良溫泉)、“六園八村”(平遙生態植物園、新營盛豐生態園、大汪生態農場、孟山森林農莊、南政生態園、大唐芙蓉生態園6個生態園和六河、橫坡、郝開、梁村、遐角、南良莊、彭坡頭、南嶺底8個重點村)為基本框架,城鄉統籌、優勢互補的大旅遊發展格局。

雙林寺

位於平遙縣西南6公里橋頭村,原名中都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寺廟坐北朝南,廟群占地面積約為15000平方米,內分東西兩大部分。西部為廟院,沿中軸線坐落著三進院落,由10座殿堂組成。前院為釋迦殿、羅漢殿、武聖殿、土地殿、閻羅殿和天王殿;中院為大雄寶殿和兩廂的千佛殿、菩薩殿;後院為娘娘殿和貞義祠。東部為禪院、經房等。雙林寺彩塑保存非常完整。現存彩塑2052尊,完好的1566尊。這些彩塑人物造型生動,神態逼真,相互之間互有呼應,具有濃重的生活趣味,有莊重嚴肅但並不脫離生活之感。

鎮國寺

位於平遙縣城東北15公里的郝洞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為平遙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原名京城寺,明朝嘉靖年間改名為鎮國寺,沿用至今。寺分前後兩個院落,總面積為10892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前院建山門天王殿和左右鐘、鼓二樓,正中為大殿三間,亦稱萬佛殿,後院東為觀音殿,西為地藏殿,各五間,中建三佛殿。鎮國寺全寺建築沒有一根釘子,所有結構都是木頭與木頭相互卯榫而成,為中國古代建築中的一大瑰寶。

近年來,平遙古城獲得多項榮譽,先後被評為國家AAAAA景區、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縣、全國首批優價旅遊目的地、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等,平遙古城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得到全面提升。

依託古城的世界文化遺產優勢,平遙縣還打造了一系列國際有影響、全國有地位的文化品牌。其中,連續舉辦17屆的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先後獲得“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十大節慶活動”“中國節慶50強”等殊榮,成為國際知名的攝影盛會。“平遙中國年”活動榮獲2012年度“中國十佳節慶活動”和“中國會展業年度大獎”,成為國家文明辦“我們的節日——春節”的重要主題。還成功推出《又見平遙》大型室內情境體驗劇,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繼平遙古城後,平遙的又一大文化品牌。

《又見平遙》情境體驗劇

文教事業齊頭進步

平遙古城集建築與禮制文化、票號文化、民居文化、飲食文化、宗教民俗文化于一體,文化積澱厚重,文化藝術傳統氛圍濃厚,各種民俗文化品牌和文化產品異彩紛呈,文化活動多彩繁榮。

目前,已搜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相關線索1400餘條,公佈縣級非遺名錄87項,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冠雲平遙牛肉傳統製作工藝、平遙紗閣戲人、平遙道虎壁王氏中醫婦科4個項目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平遙弦子書等12個項目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推光漆器

代表性傳承人評定方面,已有3人入選國家級傳承人,18人入選省級傳承人。薛生金大師工作室被命名為省級大師工作室,薛氏漆藝有限公司被命名為省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唐都推光漆文化產業創意園被命名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平遙永隆漆藝成為中國馳名商標,恒隆泰漆藝作品被文化部、外交部確定為國禮。平遙(春節、元宵節)被確定為“民族傳統節日保護示範地”。2016年1月,國家工藝美術協會授予平遙“中國推光漆器之都”,唐都和文濤坊分別獲得“中國推光漆博物館”“中國古兵器藝術博物館”的殊榮。

薛金生畫貓

近年來,平遙縣累計投資600余萬元全部完成14個鄉鎮文化站的新改擴建任務,實現了文化站建設的全覆蓋,陸續免費開放。農家書屋建設工程全部完成,實現了農家書屋全覆蓋。累計投入682.5萬元(其中縣配套資金81.9萬元),為273個行政村分別配發了價值2萬元的圖書1500冊。全縣從事文化領域的經營戶達到了上百家。目前,平遙縣共有文學、書法、美術、攝影、音樂、舞蹈等各類社會團體協會30個,會員近4000余人。其中,國家級會員12人,省級會員74人,累計獲得國家級各類藝術大賽獎項108個,在全省乃至全國範圍內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

改革開放以來,平遙縣大力實施科教興縣和人才強縣戰略,把科教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促進了科教事業長足發展。特別是近幾年,縣委縣政府創新科教發展思路,大幅加大投入,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育發展水準逐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增強,為平遙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人才與智力基礎。目前,全縣高新技術企業和民營科技企業認定17戶,企業有效發明專利達11項,省級以上科技項目達到4項。2015年,平遙縣被認定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和全國農村職業和成人教育示範縣。

編輯:曉貳

是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一座縣級古城池。

農林牧業均衡發展

平遙縣是山西省農業大縣、晉中市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區。目前,全縣基本形成糧食、蔬菜、水果、養殖四大特色產業。糧食平均種植面積穩定在50萬畝以上。水果面積、產量和綜合管理水準位居全省前十。蔬菜年均種植面積穩定在10萬畝以上。平遙養殖業發達,被評為全省健康規模養殖強縣、優勢畜產品示範基地縣。

全縣擁有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80餘家,其中,平遙牛肉集團、龍海公司躋身國家級龍頭企業行列,9家企業跨入省級龍頭企業梯次。

全縣共有林地(林業用地)73萬畝。其中,有林地31萬畝,疏林地3萬畝,灌木林地11萬畝。林木蓄積量15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6.41%。全縣乾果經濟林13.6萬畝,豐年產量達850萬公斤。

孟山自然林

新興工業強勢崛起

近年來,平遙縣按照“煤炭保增長、焦化擴產能、鑄造促轉型、橡膠提層級、食品延鏈條、輕紡樹品牌、醫藥成支柱、材料創未來、能源打基礎”的發展思路,以工業新區、南政及中都裝備製造工業區、朱坑新能源及新材料工業區、段村重化工工業區、南政農副產品加工區等五大園區建設為載體,以大項目為抓手,以煤化、峰岩兩大循環園區為示範,基本形成煤焦、焦化、橡膠、鑄造、農副產品加工、輕紡產業等6大傳統產業和生物醫藥、新材料和新能源等3大新興產業協調發展的“6+3”工業產業體系。

目前,全縣電機殼年產達到40萬噸,占全國電機殼市場份額的60%,成為全國最大的電機配件生產基地;再生橡膠產業園是“中國再生橡膠生產基地”和“中國再生橡膠生產示範基地”。

中科鴻基生物科技公司

古城旅遊再現新姿

平遙縣境內文物古跡眾多,人文、自然景觀豐富,有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登記備案的不可移動文物有1075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達143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全縣文物數量之多、品位之高,在全國縣級城市實屬罕見。

遊客接待中心

近年來,平遙縣緊緊圍繞省市旅遊發展決策部署,以打造晉商文化旅遊中心、山西旅遊集散中心“兩個中心”為重點,夯基礎、保重點、嚴整治,旅遊產業始終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全縣基本形成了以22處旅遊景點、6條特色產業街區、200餘家旅遊特色商鋪、2個大中型文化娛樂項目等為主的旅遊產業體系。在古城旅遊蓬勃發展的帶動下,全縣鄉村旅遊扎實起步,基本形成了以“一城兩寺”(平遙古城、雙林寺、鎮國寺)、“一山兩水”(孟山、尹回水庫、南良溫泉)、“六園八村”(平遙生態植物園、新營盛豐生態園、大汪生態農場、孟山森林農莊、南政生態園、大唐芙蓉生態園6個生態園和六河、橫坡、郝開、梁村、遐角、南良莊、彭坡頭、南嶺底8個重點村)為基本框架,城鄉統籌、優勢互補的大旅遊發展格局。

雙林寺

位於平遙縣西南6公里橋頭村,原名中都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寺廟坐北朝南,廟群占地面積約為15000平方米,內分東西兩大部分。西部為廟院,沿中軸線坐落著三進院落,由10座殿堂組成。前院為釋迦殿、羅漢殿、武聖殿、土地殿、閻羅殿和天王殿;中院為大雄寶殿和兩廂的千佛殿、菩薩殿;後院為娘娘殿和貞義祠。東部為禪院、經房等。雙林寺彩塑保存非常完整。現存彩塑2052尊,完好的1566尊。這些彩塑人物造型生動,神態逼真,相互之間互有呼應,具有濃重的生活趣味,有莊重嚴肅但並不脫離生活之感。

鎮國寺

位於平遙縣城東北15公里的郝洞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為平遙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原名京城寺,明朝嘉靖年間改名為鎮國寺,沿用至今。寺分前後兩個院落,總面積為10892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前院建山門天王殿和左右鐘、鼓二樓,正中為大殿三間,亦稱萬佛殿,後院東為觀音殿,西為地藏殿,各五間,中建三佛殿。鎮國寺全寺建築沒有一根釘子,所有結構都是木頭與木頭相互卯榫而成,為中國古代建築中的一大瑰寶。

近年來,平遙古城獲得多項榮譽,先後被評為國家AAAAA景區、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縣、全國首批優價旅遊目的地、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等,平遙古城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得到全面提升。

依託古城的世界文化遺產優勢,平遙縣還打造了一系列國際有影響、全國有地位的文化品牌。其中,連續舉辦17屆的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先後獲得“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十大節慶活動”“中國節慶50強”等殊榮,成為國際知名的攝影盛會。“平遙中國年”活動榮獲2012年度“中國十佳節慶活動”和“中國會展業年度大獎”,成為國家文明辦“我們的節日——春節”的重要主題。還成功推出《又見平遙》大型室內情境體驗劇,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繼平遙古城後,平遙的又一大文化品牌。

《又見平遙》情境體驗劇

文教事業齊頭進步

平遙古城集建築與禮制文化、票號文化、民居文化、飲食文化、宗教民俗文化于一體,文化積澱厚重,文化藝術傳統氛圍濃厚,各種民俗文化品牌和文化產品異彩紛呈,文化活動多彩繁榮。

目前,已搜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相關線索1400餘條,公佈縣級非遺名錄87項,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冠雲平遙牛肉傳統製作工藝、平遙紗閣戲人、平遙道虎壁王氏中醫婦科4個項目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平遙弦子書等12個項目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推光漆器

代表性傳承人評定方面,已有3人入選國家級傳承人,18人入選省級傳承人。薛生金大師工作室被命名為省級大師工作室,薛氏漆藝有限公司被命名為省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唐都推光漆文化產業創意園被命名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平遙永隆漆藝成為中國馳名商標,恒隆泰漆藝作品被文化部、外交部確定為國禮。平遙(春節、元宵節)被確定為“民族傳統節日保護示範地”。2016年1月,國家工藝美術協會授予平遙“中國推光漆器之都”,唐都和文濤坊分別獲得“中國推光漆博物館”“中國古兵器藝術博物館”的殊榮。

薛金生畫貓

近年來,平遙縣累計投資600余萬元全部完成14個鄉鎮文化站的新改擴建任務,實現了文化站建設的全覆蓋,陸續免費開放。農家書屋建設工程全部完成,實現了農家書屋全覆蓋。累計投入682.5萬元(其中縣配套資金81.9萬元),為273個行政村分別配發了價值2萬元的圖書1500冊。全縣從事文化領域的經營戶達到了上百家。目前,平遙縣共有文學、書法、美術、攝影、音樂、舞蹈等各類社會團體協會30個,會員近4000余人。其中,國家級會員12人,省級會員74人,累計獲得國家級各類藝術大賽獎項108個,在全省乃至全國範圍內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

改革開放以來,平遙縣大力實施科教興縣和人才強縣戰略,把科教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促進了科教事業長足發展。特別是近幾年,縣委縣政府創新科教發展思路,大幅加大投入,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育發展水準逐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增強,為平遙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人才與智力基礎。目前,全縣高新技術企業和民營科技企業認定17戶,企業有效發明專利達11項,省級以上科技項目達到4項。2015年,平遙縣被認定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和全國農村職業和成人教育示範縣。

編輯:曉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