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共十九大為經濟全球化開出“新藥方”

【聚焦十九大】(十九大觀察)中共十九大為經濟全球化開出“新藥方”

中新社北京10月22日電 題:中共十九大為經濟全球化開出“新藥方”

中新社記者 李曉喻

在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暗流湧動之際, 十九大報告為經濟全球化開出“新藥方”。

“醒腦”:自我封閉不可行

經濟全球化當前仍在遭受衝擊, 成為困擾世界經濟的一大挑戰。 據世貿組織統計, 僅2017年上半年全球範圍內就發生了309項貿易保護措施。

“每年貿易保護措施和貿易糾紛數量的增長, 都在提示逆全球化的存在, 且勢頭依然強勁。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東豔說。

十九大報告稱, 各國相互聯繫和依存日益加深, “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 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

這個論斷客觀清醒。 如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副主任何偉文所言, 作為客觀規律, 經濟全球化大勢不會改變。 有鑑於此, 把國內經濟復蘇遇到的問題簡單歸咎於全球化, 欲通過保護主義減輕本該自身進行調整的壓力, 實質上是不負責任之舉。

“定心”:中國開放大門會越開越大

在逆全球化潛滋暗長之際, 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會怎麼做一直備受關注。

在指出逆全球化不可取的同時, 中共十九大給世界開出“定心丸”: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

只會越開越大。

十九大報告除重申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外, 還將“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寫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方略, 並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部分中將其細化為一系列具體部署, 包括實行高水準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 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 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等。

“這些措施是中國在擴大開放上的明顯進步。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副院長李鋼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

作為導航中國未來發展方向的綱領性檔, 十九大報告作出這些表態, 意味著中國力挺經濟全球化不是停留在廓清迷思上, 而是要付諸行動;擴大開放不是權宜之計,

而是長遠戰略。

在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看來, 在其他國家設置貿易壁壘之際, 中國要創造一個更好、更開放的政策環境, 讓投資者和交易夥伴“用腳投票”, 使“近者悅, 遠者來”。

作為全球最大貨物貿易國, 中國持續擴大開放, 做好“小環境”, 將成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穩定器, 也將為改善經濟全球化“大氣候”助力。

“化瘀”:推動新經濟全球化

有觀點認為, 不少國家和民眾反對的不是經濟全球化本身, 而是利益分配不均, 拉大貧富差距的全球化。 創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新全球化, 才是使經濟全球化擺脫信任危機的治本之策。

十九大報告已將“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寫入報告。

這表明, 中國將為確保全球化福祉分配更加公平, 解決好全球化伴生的種種問題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輝耀表示, 中共十九大為世界發展發掘了新動力。 “新一輪全球化已經開啟, 中國將引領全球化的正確方向。 ”(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