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南方人的北漂指南,4條經驗值長見識

有一次在廣州打車, 司機怎麼也找不到我的位置。 於是打開地圖, 對著電話一頓指路:

“你先往北走, 遇到第一個十字路口再往西!看到一間銀行, 我就在門口!”

電話那邊的司機好一陣子沒說話, 司機操著一口濃濃的廣普答道:

“你是北方人嗎?能不能用左右指路, 東南西北我聽不懂。 ”

忍不住拿著電話歪嘴笑了起來。 作為一個從北方讀書回來的南方妹子, 平日裡總是有些“跑偏”的小細節, 讓對方立刻拋出疑問:“你是北方人嗎?”

在北方四年, 面臨了無數南北差異, 接受了各種生活習慣的洗禮。

以下這篇北漂指南,

作為四年以來在北方生活的心得, 真正的北漂黨們一定有共鳴。

北漂指南第一條:習慣浴室洗澡的生活

在北方生活的第一天, 教我做人的是學校澡堂。

來上學之前就聽說了, 學校宿舍裡是沒有單獨的廁所和浴室的, 洗澡要步行到宿舍旁的另外一棟樓,

和全校女生共沐浴。

從宿舍出發, 左手提著一個小塑膠籃子, 裡面裝著洗髮水沐浴露;

右手摟著一個臉盆, 裡面裝著衣服毛巾校園卡;

一路腳踏人字拖, 走上了人生中第一次澡堂之路。

儘管已經做了許多心理準備, 打開澡堂之門的第一眼還是被震驚了:

在一排排的衣櫃中間, 是各種正在脫衣服/正在穿衣服/脫光了衣服的小姐姐。

更衣過後, 大家坦誠相待地拿著澡籃走進浴室;

浴室裡只有光禿禿的一整面牆, 牆上一排排淋浴噴頭, 沒有隔間沒有浴簾。

淡定的我接受了眾目睽睽之下的沐浴。

期間隔壁因為澡堂人流太多, 三個同學站在我旁邊等著我的花灑, 而我在他們的注視下完成了自我嚴格清洗。

後來, 來自東北的閨蜜邀請我一起去水療。

在我的一臉震驚的注視下, 我看著她趴在水床上, 被從頭到尾正反兩面搓了一次澡。

她洗完, 從水床上走下來, 問我:“你要試試嗎?”

“我我我我我真的不用了!!”

我一邊搖頭一邊後退, 羞澀地低下了頭。

北漂指南第二條:接受生活細節的摩擦

剛剛去到北方時, 我還是一個隻知道前後左右、毫無方向感的人。

有一次要去公教樓上課, 分不清哪一棟才是目的地, 舍友告訴我:“灰色那棟樓的西邊就是了。 ”

“西……西邊?!”

我的表情完美詮釋了“一臉懵逼”這四個字, 腦海裡只有“前後左右”的我, 根本不知道東南西北在哪。

後來的我以學校南北門作為座標, 建立起了自己專屬的“方向系統”。

“方向感”可以適應, 南方胃就不那麼容易培養了。

北方菜不同南方的清淡, 以各種濃厚的味道轟炸南方人的舌尖:乾燥的麵食、勁辣的火鍋;重油重鹽的菜品、極甜的羹湯。

當我看到淋滿醬油的豆腐腦時, 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雙眼;就連開在北方的粵菜館, 油和鹽都仿佛不要錢。

吃飯的時候,

看到旁邊的同學把菜夾到南方拿來呈碗的碟子裡吃;差點喊出聲:“這個不是拿來放殘羹的嗎???”

後來回到南方, 又早就習慣了把菜放到盤子裡吃, 餘光瞄到旁邊的朋友一如我當初那樣震驚的眼神。

從來都不敢大言不慚自己“會喝酒”。

北方同學的酒量不能以南方的標準來衡量的:在一次聚會上, 親眼見證了以箱為單位的酒量, 酒過三巡, 酒瓶堆成了小山。

北方的習慣, 潛移默化地改造了我的南方腦。

北漂指南第三條:初雪是北方給的禮物

冬季的某一天在暖氣房的被窩裡醒來,看到外面白茫茫的一片。

爬起來擦了擦窗上的水汽,愣了半天,不敢置信地發現原來是下雪了。

立刻蹦起來跑到舍友窗前搖醒她:“快起床!!看!!下雪了!!!”

舍友惺忪著雙眼地看著我,嘟囔:“不就是下個雪嗎……大驚小怪的……”

忍不住內心的激動,抓起手機發了一條朋友圈:哇!!第一次看見下雪!!好像在童話世界裡啊!!

沒過多久,北方的同學評論道:“下雪天的南方人比雪好玩多了……”

要出門的時候疑惑了好一陣,下雪到底需不需要打傘?

在路上要分辨南方人還是北方人很簡單的,南方人一般都把下雪當下雨,不打傘不出門。

對於北漂的的南方人來說,雪天真的就是一場盛宴。

初雪的那一天,特意蹺課去了市區的景區,在刺骨寒冷飄著雪的天氣裡,感慨著:“下著雪的古街道,美得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朋友圈裡在北京上學的同學,紛紛蹺課去了故宮;聽說還有老師百年不點一次名,專點下雪天的南方同學。

下雪天的操場,總是莫名其妙就集合了一群激動的南方人,在積雪的荒草坪上激動地打一晚上雪仗。

認識的不認識的,都因為一場雪不約而同地打在了一起,正是雪天給的禮物。

四年前,也就是高三填報志願前夕,我拿著填好的表格詢問老師的意見。

老師看了看我的志願表,抬頭盯著我說:“去北方讀書?挺適合你的啊,你這麼彪。”

我摸著腦袋嘿嘿嘿嘿地笑。

高三畢業那一年,同班80%的同學都選擇了在省內繼續學業。

父母那時候也勸過我:“沒必要跑那麼遠吧。省內離家近能照顧得到;去到省外,人脈和資源都鞭長莫及了,你出什麼事家裡人也幫不上忙……”

之所以會被形容“彪”,是因為離開這個區域,就真的離開了所有以往的庇護,你真的是一個人了。

不管是北漂求學還是工作,都需要有獨自面對的勇氣。

北漂指南最後一條:即使什麼都帶不走,但以後的生活會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你,你真的存在過。

北漂是一場一個人的牌局,牌友未知,規則未知,牌面很陌生;甚至就連退場,也帶不走任何輸贏。

回想起在北方的經歷,就像一個平行世界裡過了四年。

離開了之後,在那裡遇見過的人和事物就像隔了一層紗,那麼不真實。

直到有一次和朋友聊天,他突然說了一句:

“你講話真的很有北方口音啊。”

才忍不住笑了出來:

“嗨,是嗎,我自己都沒發現。”

北漂指南第三條:初雪是北方給的禮物

冬季的某一天在暖氣房的被窩裡醒來,看到外面白茫茫的一片。

爬起來擦了擦窗上的水汽,愣了半天,不敢置信地發現原來是下雪了。

立刻蹦起來跑到舍友窗前搖醒她:“快起床!!看!!下雪了!!!”

舍友惺忪著雙眼地看著我,嘟囔:“不就是下個雪嗎……大驚小怪的……”

忍不住內心的激動,抓起手機發了一條朋友圈:哇!!第一次看見下雪!!好像在童話世界裡啊!!

沒過多久,北方的同學評論道:“下雪天的南方人比雪好玩多了……”

要出門的時候疑惑了好一陣,下雪到底需不需要打傘?

在路上要分辨南方人還是北方人很簡單的,南方人一般都把下雪當下雨,不打傘不出門。

對於北漂的的南方人來說,雪天真的就是一場盛宴。

初雪的那一天,特意蹺課去了市區的景區,在刺骨寒冷飄著雪的天氣裡,感慨著:“下著雪的古街道,美得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朋友圈裡在北京上學的同學,紛紛蹺課去了故宮;聽說還有老師百年不點一次名,專點下雪天的南方同學。

下雪天的操場,總是莫名其妙就集合了一群激動的南方人,在積雪的荒草坪上激動地打一晚上雪仗。

認識的不認識的,都因為一場雪不約而同地打在了一起,正是雪天給的禮物。

四年前,也就是高三填報志願前夕,我拿著填好的表格詢問老師的意見。

老師看了看我的志願表,抬頭盯著我說:“去北方讀書?挺適合你的啊,你這麼彪。”

我摸著腦袋嘿嘿嘿嘿地笑。

高三畢業那一年,同班80%的同學都選擇了在省內繼續學業。

父母那時候也勸過我:“沒必要跑那麼遠吧。省內離家近能照顧得到;去到省外,人脈和資源都鞭長莫及了,你出什麼事家裡人也幫不上忙……”

之所以會被形容“彪”,是因為離開這個區域,就真的離開了所有以往的庇護,你真的是一個人了。

不管是北漂求學還是工作,都需要有獨自面對的勇氣。

北漂指南最後一條:即使什麼都帶不走,但以後的生活會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你,你真的存在過。

北漂是一場一個人的牌局,牌友未知,規則未知,牌面很陌生;甚至就連退場,也帶不走任何輸贏。

回想起在北方的經歷,就像一個平行世界裡過了四年。

離開了之後,在那裡遇見過的人和事物就像隔了一層紗,那麼不真實。

直到有一次和朋友聊天,他突然說了一句:

“你講話真的很有北方口音啊。”

才忍不住笑了出來:

“嗨,是嗎,我自己都沒發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