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店鋪租金“上漲”租戶拒絕支付,看大學生“仲裁員”如何裁決

模擬仲裁庭在江大上演。 見習記者 肖月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10月24日訊甲乙雙方簽訂了三年的商鋪租賃合同, 約定租金隨當地房租的正常漲幅參改收繳,

但乙方在租期第三年拒絕支付“漲幅”部分, 孰是孰非?10月24日, 由武漢仲裁委員會和長江日報聯合舉辦的“武漢模擬仲裁庭”第三場活動走進江漢大學。

現場, 申請人、被申請人、仲裁員等10人均由江漢大學法學院的學生客串扮演, 約150名大學生旁聽了這場精彩的模擬仲裁。 大學生表示, 從這次模擬仲裁庭中學到很多實踐知識。

本次模擬仲裁庭選取了一個真實的民事糾紛案例, 王某有一面積為130平方米的商鋪樓, 出租給何某, 合同約定租期為三年, 第一年租金為2萬元, 第二年、第三年租金隨當地房租的正常漲幅參改收繳, 但最高不宜超過上一年度租金的30%。 若承租人未按合同及時支付租金, 並拖欠租金超過兩個月,

出租人可以終止合同, 收回房屋。

何某第一年支付了租金2萬元, 第二年支付了租金2.6萬元, 而第三年僅支付了2萬元, 對於“漲幅”部分卻不願意支付。 申請人王某認為, 按照每年上漲30%的演算法, 被申請人何某第三年應該支付其3.38萬元, 因此還欠款1.38萬元。

庭上, 雙方據理力爭, 台下觀眾們被案情吸引。 爭議的關鍵點在於尚欠的租金的計算方式, 按照每年30%的漲幅計算是否合理。

首席仲裁員的扮演者, 江漢大學法學院大三學生傅利泰說, 在學院老師的指導下, 她和同學們籌備了近半個月, 把前兩期類比仲裁庭的視頻找出來反復研究, 並集中排練了三次, 他們從原來對仲裁流程一無所知到爛熟於心。 為了效果逼真, 申請人、被申請人、雙方代理律師、仲裁員等都儘量還原真實仲裁庭場景。

看到台下觀眾的認可, 他們感到很受鼓舞, 她希望今後能參加更多這樣的普法活動。

現場嘉賓、該校法學院法學系主任侯永蘭副教授表示, 如此大規模的模擬仲裁庭在該學院還是第一次, 武漢仲裁委這樣的普法工作值得點贊, 既推進了法制社會建設, 又讓法學專業大學生體驗了仲裁的嚴謹和公正, 堅定了法律信仰。

連續15年, 武漢仲裁委受案數全國第一

長江日報融媒體10月24日訊 24日, 記者從武漢仲裁委員會獲悉, 武漢仲裁委員會成立20年來, 共受理案件141069件, 案件標的額約1193.74億元人民幣。 連續15年受案數在全國251家仲裁機構中保持第一名。

武漢仲裁委員會負責人表示,

武漢提出5年留住百萬大學生, 武漢仲裁委員會從基礎做起, 走進高校、企業以案說法, 為更多大學生、企業職工進行普法教育, 為武漢培育更多法律精英。

同時, 仲裁庭的審理是不公開的, 但是許多有普法意義的案例編撰後可以向公眾宣傳。 武漢仲裁委員會將選取更多典型案例, 通過模擬仲裁法庭的形式走進高校、走進企業、走進社區, 讓更多企業和市民熟悉這種爭議解決方式, 利用法律武器保障自身權益。

【編輯:祝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