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川長虹整機線唯一女班長 人稱唐媽專挑難度大新品下手

人物介紹

唐世會, 女, 漢族, 1970年11月出生, 四川綿陽人, 2007年9月入黨,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多媒體綿陽製造分部整機J線班長。 2012年榮獲四川省機電冶煤系統“優秀班組長”稱號,

2015年4月被評為“四川省勞動模範”。

上螺釘、插電線、搬電視……這樣的形象, 人們首先想到的電視機廠的男工人。 而在四川長虹電子集團有限公司, 卻有一位女班長, 26年來始終堅守在生產一線, 她從一位普通員工, 自學成才逐步成長為整機線唯一的女班長, 她像一顆堅韌的“螺絲釘”, 不僅用過硬的技術和負責的工作態度贏得了同事尊重, 更用女性特有的耐心和愛心溫暖著她所帶領的班組。

她, 就是黨的十九大代表、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多媒體綿陽製造分部整機J線班長、四川省機電冶煤系統“優秀班組長”、四川省勞動模範——唐世會。 自1991年入職長虹以來, 她刻苦鑽研、勇挑重擔, 將看似平凡的基層時光,

演繹成不平凡的歲月。

自學成才

成為製造部唯一女班長

爽朗的笑聲、花兒一樣的笑容……日前, 成都商報記者在長虹多媒體綿陽製造分部總調J線的工作場地, 見到身著工裝的唐世會, 瞬間就被她所感染, 頓時覺得嘈雜的生產線安靜了許多。

“作為女人, 我想證明並不比男人差;作為班長, 要服眾必須要有過硬的技術。 ”作為長虹多媒體綿陽製造分部的唯一一名女班長, 唐世會的工作任務跟其他男班長並無區別, 不論是落實產量還是疏通生產瓶頸, 她都鉚足了勁。

實際上, 這股不服輸的精神, 在唐世會剛進公司時成了她堅持下來的原因。 1991年剛進入長虹時, 唐世會在電視機廠CD線從事外掛程式工種, 工作雖然輕鬆, 但她卻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出差錯, 總是能夠及時安全地完成任務。 6年後, 突出的工作業績和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讓她脫穎而出, 成為機芯班班長。

2008年9月16日, 唐世會被調到多媒體綿陽製造分部總調J線任班長, 成為唯一的一名女班長。 整機班負責組裝、調試和包裝,

工作更加複雜和重要, 更有挑戰性。 那麼, 同樣是班長, 為何會調任唐世會呢?

唐世會介紹, 機芯班要負責電視主機板的製造, 而一旁的整機班在調試時能夠清晰瞭解到主機板是否合格。 為了保證產品品質, 唐世會總是會到旁邊的整機班詢問, 久而久之就對各個程式產生了興趣。 於是, 唐世會在做好本職工作之後, 總拿著整機班的圖紙自學, 遇到不懂的問題一一諮詢, 很快就對整機班的各個工作程式了然於心, 這份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工作的進取心被許多人看在眼裡。

提升產量

輕傷不下火線每天多產400台

“成為整機班唯一的一個女班長, 我生怕會承擔不下來, 只有盡全力做到最好。 ”唐世會介紹, 當時組裝的整機最重的有一百多斤, 調試的程式也複雜得多, 為瞭解清楚每個工種的情況, 常常晚上加班到11點多, 那幾個月她的手臂一直酸疼著, 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

在生產線旁邊, 唐世會有一個小小的辦公桌, 不過, 桌邊的椅子只有開會時才有人坐, 平時她不是在巡線,就是上線操作。實際上,作為班長,只要檢查好每個崗位的安全、落實好產量、解決好困難就可以,但唐世會總會忍不住去親自操作。“作為班長要起到帶頭作用嘛,看到我都在做,他們就更努力了。”唐世會說,自己不想當一個“只說不做”的班長,而是“共同進退”的家人。

2009年,長虹打響“龍騰戰役”,提出要加速發展、二次創業。在這重大關頭,唐世會暗自給班組定下目標——要爭創先進拿頭名。

定了就幹,幹就幹好。唐世會一次次召集班組成員,針對如何改進工位設置、提高生產效率,碰撞思想,互相研討,群策群力,合力攻關。在她的帶領下,一項項技術改進與生產革新湧現,而她仍與班組成員們一起加班加點抬整機、打螺釘……嬌小的身影在幾十米的線體上不停地來回穿梭,一整天下來,渾身酸痛、腰都直不起來,但她從不叫苦,在員工面前永遠精神抖擻、充滿激情。

在這期間,唐世會下樓梯時崴了腳,當時就腫了起來,無法正常走路,她沒有提出休息,整整一個月拄著拐杖巡線。唐世會的幹勁激起了班組成員的激情。就這樣,班組的日產量從1600台提升到2000台,在“龍騰戰役”中榮獲製造系統一等獎9次、二等獎4次、三等獎2次。

“只要自己覺得能堅持,就沒必要因為一個人耽誤整個班組的產量進度。”唐世會說,產量提不起來,就無法保證市場一線,當時急得她半夜偷偷躲在被窩裡哭。很多時候,她天天晚上加班研究存在的問題,白天和班組成員一起打螺釘、貼標牌、插線,忙得幾乎不著家。

確保品質

建立“三招半”的品質管制制度

每次有新品上線,唐世會總是主動承擔,將難度較大的產品攬到自己所在的班組。CHiQ電視剛研發成功時,一系列新品上線,她和班組成員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

首先是面框掉漆嚴重,導致外觀品質很難控制,他們邊篩選邊上線;接著又因為拖尾現象要對屏上T-CON板進行升級,為了不影響生產進度,她和幾名調試工在老化線下鑽來鑽去,一忙就是好幾天。接著又出現新的問題,調試通電後發現黑屏,不一會兒修理線就堵得滿滿的。唐世會果斷吩咐大夥用屏周轉箱先將故障機放在一邊……就是這樣,解決一個問題又發現一個問題,但她硬是堅持了下來,成功完成新品試製任務,為後續順利量產打下基礎。

曾經,班組員工也有抱怨,為什麼難度大的新品總交給他們?唐世會細心地做團隊成員的思想工作。她總說:“沒有不合格的員工,只有不努力的班長。”

智慧化生產製造在大大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帶來的是對產品品質控制的更高要求。唐世會經常告誡班組成員,“守住了品質就是守住了企業的生命線”。

面對產品品質這一“生命線”,除了嚴格執行公司的各項品質管制制度外,唐世會還自己摸索經驗、總結各類問題,制定品質控制措施,在班組內部建立了“特有”的品質管制制度“三招半”:第一招在自檢中發現問題;第二招在互檢中總結經驗;第三招在專檢中找准差距;還有半招最不能忽視,那就是品質通知的及時準確消化——對於任何品質通知,她要求自己、組長及相關崗位人員必須一起學習,直到完全理解為止。

一家親

她被團隊稱為“唐媽”

家,是每個人最大的牽掛。唐世會在班組中倡行團隊“一家親”,用親情去感染、影響、帶動基層班組每一個人,她自己則被班組員工親切稱為“唐媽”。

為了增強班組凝聚力,同時也為了讓班組內部人員關係更加融洽,唐世會經常組織各種集體活動,在活動中發現每個人的優點。

員工朱朝翠平時話不多,性格偏內向,分部組織的“三八”婦女節卡拉OK比賽,唐世會鼓勵她去參與,結果朱朝翠戰勝自己,獲得二等獎。從那以後,小朱臉上的笑容多了起來。

員工田榮勇老家在貴州,家境貧寒,老婆待產想回家卻因路費犯了愁,得知情況後,唐世會主動幫他辦理了請假手續,並帶頭發動班組員工捐款,幫田榮勇湊齊了路費。

“員工就是家裡人,不讓大家帶著情緒幹活是我的責任。”唐世會笑著說,她熟知每位班組員工的工作生活情況,時常與他們談心交流,關心幫助他們,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

“她就是個急性子,如果做錯了事情,會很嚴厲地批評你,轉過頭又會仔仔細細地給你講錯在哪裡。”在生產線上,班組成員趙勤勤介紹,平時工作中大家都有些怕唐世會,一旦出錯她就著急,連忙過來進行疏通,但實際上卻對每個人瞭若指掌,會私下裡和大家溝通,悄悄幫大家解決很多問題,“如果有人身體不舒服來不了,她還會親自上線抵工位,打電話噓寒問暖,真的就跟家人一樣。”

因為工作成績出色,唐世會所在班組經常拿獎,但是,不管獎金是多少,唐世會都會組織整個班組近百名員工,要麼到農家樂聚餐,要麼到KTV唱歌放鬆心情,獎金不夠時,大家一起湊。

冉清華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 湯小均

編輯 潘莉

平時她不是在巡線,就是上線操作。實際上,作為班長,只要檢查好每個崗位的安全、落實好產量、解決好困難就可以,但唐世會總會忍不住去親自操作。“作為班長要起到帶頭作用嘛,看到我都在做,他們就更努力了。”唐世會說,自己不想當一個“只說不做”的班長,而是“共同進退”的家人。

2009年,長虹打響“龍騰戰役”,提出要加速發展、二次創業。在這重大關頭,唐世會暗自給班組定下目標——要爭創先進拿頭名。

定了就幹,幹就幹好。唐世會一次次召集班組成員,針對如何改進工位設置、提高生產效率,碰撞思想,互相研討,群策群力,合力攻關。在她的帶領下,一項項技術改進與生產革新湧現,而她仍與班組成員們一起加班加點抬整機、打螺釘……嬌小的身影在幾十米的線體上不停地來回穿梭,一整天下來,渾身酸痛、腰都直不起來,但她從不叫苦,在員工面前永遠精神抖擻、充滿激情。

在這期間,唐世會下樓梯時崴了腳,當時就腫了起來,無法正常走路,她沒有提出休息,整整一個月拄著拐杖巡線。唐世會的幹勁激起了班組成員的激情。就這樣,班組的日產量從1600台提升到2000台,在“龍騰戰役”中榮獲製造系統一等獎9次、二等獎4次、三等獎2次。

“只要自己覺得能堅持,就沒必要因為一個人耽誤整個班組的產量進度。”唐世會說,產量提不起來,就無法保證市場一線,當時急得她半夜偷偷躲在被窩裡哭。很多時候,她天天晚上加班研究存在的問題,白天和班組成員一起打螺釘、貼標牌、插線,忙得幾乎不著家。

確保品質

建立“三招半”的品質管制制度

每次有新品上線,唐世會總是主動承擔,將難度較大的產品攬到自己所在的班組。CHiQ電視剛研發成功時,一系列新品上線,她和班組成員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

首先是面框掉漆嚴重,導致外觀品質很難控制,他們邊篩選邊上線;接著又因為拖尾現象要對屏上T-CON板進行升級,為了不影響生產進度,她和幾名調試工在老化線下鑽來鑽去,一忙就是好幾天。接著又出現新的問題,調試通電後發現黑屏,不一會兒修理線就堵得滿滿的。唐世會果斷吩咐大夥用屏周轉箱先將故障機放在一邊……就是這樣,解決一個問題又發現一個問題,但她硬是堅持了下來,成功完成新品試製任務,為後續順利量產打下基礎。

曾經,班組員工也有抱怨,為什麼難度大的新品總交給他們?唐世會細心地做團隊成員的思想工作。她總說:“沒有不合格的員工,只有不努力的班長。”

智慧化生產製造在大大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帶來的是對產品品質控制的更高要求。唐世會經常告誡班組成員,“守住了品質就是守住了企業的生命線”。

面對產品品質這一“生命線”,除了嚴格執行公司的各項品質管制制度外,唐世會還自己摸索經驗、總結各類問題,制定品質控制措施,在班組內部建立了“特有”的品質管制制度“三招半”:第一招在自檢中發現問題;第二招在互檢中總結經驗;第三招在專檢中找准差距;還有半招最不能忽視,那就是品質通知的及時準確消化——對於任何品質通知,她要求自己、組長及相關崗位人員必須一起學習,直到完全理解為止。

一家親

她被團隊稱為“唐媽”

家,是每個人最大的牽掛。唐世會在班組中倡行團隊“一家親”,用親情去感染、影響、帶動基層班組每一個人,她自己則被班組員工親切稱為“唐媽”。

為了增強班組凝聚力,同時也為了讓班組內部人員關係更加融洽,唐世會經常組織各種集體活動,在活動中發現每個人的優點。

員工朱朝翠平時話不多,性格偏內向,分部組織的“三八”婦女節卡拉OK比賽,唐世會鼓勵她去參與,結果朱朝翠戰勝自己,獲得二等獎。從那以後,小朱臉上的笑容多了起來。

員工田榮勇老家在貴州,家境貧寒,老婆待產想回家卻因路費犯了愁,得知情況後,唐世會主動幫他辦理了請假手續,並帶頭發動班組員工捐款,幫田榮勇湊齊了路費。

“員工就是家裡人,不讓大家帶著情緒幹活是我的責任。”唐世會笑著說,她熟知每位班組員工的工作生活情況,時常與他們談心交流,關心幫助他們,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

“她就是個急性子,如果做錯了事情,會很嚴厲地批評你,轉過頭又會仔仔細細地給你講錯在哪裡。”在生產線上,班組成員趙勤勤介紹,平時工作中大家都有些怕唐世會,一旦出錯她就著急,連忙過來進行疏通,但實際上卻對每個人瞭若指掌,會私下裡和大家溝通,悄悄幫大家解決很多問題,“如果有人身體不舒服來不了,她還會親自上線抵工位,打電話噓寒問暖,真的就跟家人一樣。”

因為工作成績出色,唐世會所在班組經常拿獎,但是,不管獎金是多少,唐世會都會組織整個班組近百名員工,要麼到農家樂聚餐,要麼到KTV唱歌放鬆心情,獎金不夠時,大家一起湊。

冉清華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 湯小均

編輯 潘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