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國被鄰國在中間橫插一刀,南北兩岸分離,因為落後不願兼併

我第一次聽說和瞭解塞內加爾的時候, 是在我高二學習世界地理的時候。 那個時候我只知道是中國附近的國家, 後來才知道了世界還有那麼大的版圖, 還有那麼多的國家。 當時對這一切都很好奇, 很新鮮。

塞內加爾

前兩天我注意到了塞內加爾這個國家, 我發現這個國家的地圖很有趣, 它被甘比亞攔腰斬斷, 國家分成南北兩部分, 更有趣的是南北並沒有斷開, 使得內賽爾南北不能相顧。 塞內加爾它位於非洲西部凸出部位的最西端, 北接茅利塔尼亞, 東鄰馬里, 南接幾內亞和幾內亞比索, 西臨佛德角群島。 海岸線蜿蜒綿長。 由於它特殊的地理位置, 影響了它歷史的發展。

塞內加爾

在14世紀, 歐洲開始商業革命, 新航路開闢後來進入殖民時代, 葡萄牙來到甘比亞河流域, 在這裡建立據點。 18世紀英法相繼佔領非洲這裡廣袤的土地, 雙方為爭奪甘比亞河流域大打出手, 不過英國人最後勝利, 佔領塞內加爾。 法國就佔領了他周邊的地區, 這也就為甘比亞橫穿塞內加爾留下了重要的歷史因素。 是甘比亞河中下游沿岸, 該地區最肥沃的一塊土地。

塞內加爾

1965年甘比亞從英國獨立之後, 東西長約320公里, 地形狹長, 橫穿塞內加爾中部。 1960年塞內加爾獨立, 就這樣成了兩個國家。

甘比亞

甘比亞面積1.07萬平方公里, 不足塞內加爾的1/18, 卻讓塞內加爾南北不能相顧, 其實有的時候也奇怪, 甘比亞那麼小的國家, 塞內加爾為什麼不把它兼併了呢, 我查資料顯示, 他們的經濟有很大的差別, 塞內加爾具備一定的工業基礎, 第三產業發展較平衡。 農業以種植花生、棉花、小米、高粱、玉米、木薯等為主。 漁業、花生、磷酸鹽出口以及旅遊業是塞四大傳統創匯產業塞政府推行新農業和工業政策, 減少國家干預, 逐步實行國營企業私有化,

鼓勵企業間自由競爭;強調優先發展農業, 爭取糧食自給;重視對生產項目的投資, 提高工業生產水準, 增強出口創匯能力;設立自由工業區, 以引進外資和技術。 然而甘比亞的經濟總體不如塞內加爾, 人民生活水準也不如塞內加爾, 試想一下, 一個比你貧窮的人你帶上她只會拖你的後腿, 國家更是這樣了所以塞內加爾選擇各過各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