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大碶林頭方村有位老人在村裡知名度很高 只因十多年做了一件事

在北侖區大碶街道林頭方村生活了64年的老人王善飛, 在村裡有很高的知名度, 只因她一直無償負責著村池塘的保潔工作, 而且一做就是十多年。

面對鄰居的感激和街道的酬謝, 她說:“這哪裡能叫做好事呢?本來就是我應該做的啊……”

自製網兜打撈池面漂浮物

十餘年來堅持為池塘換水

林頭方村有兩個相鄰的方形池塘, 絕大部分時間都能保持清澈的模樣。 這一切, 全靠王善飛十餘年如一日的義務保潔工作。

“一年中近一半的時間裡, 池面會被青苔鋪滿, 同時還有各種漂浮物。 夏天的時候青苔長得最快, 有時候一天就要撈兩次, 沒有一兩個小時是撈不完的。 ”王善飛一邊講, 一邊展示她自製的網兜——一根幾米長的粗竹竿, 竿頭套上一個結實的紗網兜, 簡單又實用。

把青苔撈完, 王善飛的工作還只完成了一半。 接著, 她會把池塘的水閘打開, 等髒水全部排出去了,

再去把閥門關上, 等地下水慢慢蓄起來, 這樣第二天大家都有乾淨的水可以用了。

從去年開始, 村裡專門雇人打撈池塘裡的青苔及漂浮物, 這讓王善飛的工作量大大減輕, 但是開閘關閘、定時換水的任務還是由她自願承擔著。 “年紀大了記性不好, 事情一多, 偶爾會忘記去關閘。 半夜裡突然想起來, 就會馬上起床去把閘關好, 我才會安心睡覺。 ”王善飛已經記不清自己的義務保潔工作具體開始於哪一年了, 但對她而言, 每天到池塘邊走走, 順手做做清理, 早已成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我從還在家裡做姑娘的時候起, 就用這個池塘裡的水了。 後來村裡人越來越多, 這個池子越挖越大、越挖越深, 但是我對這片池子的感情從來沒有變過。

”王善飛說道。

遇到過意外也曾遭人誤解

義務保潔之心始終堅定如初

這麼多年的保潔工作幹下來, 王善飛也不是沒有遇到過意外。 三年前, 王善飛用自製的網兜打撈著池面上的漂浮物, 因為重心不穩, 整個人撲進了池塘裡。 幸好當時水位不深, 她依靠自己的力量, 扒著池塘邊沿艱難地爬上了岸……

王善飛的義務保潔之路有時還會碰到別的小插曲。 “比如村裡雇來的保潔人員, 剛開始對我有意見, 說她已經把漂浮物都打撈掉了, 為什麼我還隔兩天就去開閘換水, 是不是覺得她做得還不夠好……”面對這樣的質疑, 王善飛總是耐心地向對方解釋, 直到把誤會都說開。

偶爾被人誤解畢竟只是極少數情況,

更多的時候, 王善飛收到的還是來自街坊四鄰的感謝。 她的善心義舉, 被大碶街道看在眼裡, 街道工作人員希望把池塘保潔工作正式交給她, 並向她支付一定的費用, 然而王善飛婉拒了這一提議。

“我從前這麼做, 以後也會一直這麼做下去, 但是如果要給錢的話, 心裡反而感到不舒服了。 ”王善飛說, 自己本身就是個閒不住的人。 每天去池塘邊轉轉, 看看水質如何, 就當活動活動身體, 再加上跟兩個池塘有幾十年的感情在, 給它們做保潔工作就成了個人愛好。 “老伴是共產黨員, 作為黨員家庭, 比別人多幹點, 能為村裡做點事兒, 那都是應盡的職責。 ”王善飛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