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寧願用自己掙的錢多買幾隻YSL口紅,也不願省錢付首付還貸款

想讓生活更豐富, 自己更成長, 就關注我們頭條號哦

作者 | 小菜

編輯 | 曉得麼

最近發現朋友圈裡轉得火的推送大都與錢有關。

一句“每天用六位元數的密碼, 保護兩位元數的存款”, 瞬間戳了很多人的心, 想起自己月末看見銀行短信時, 總盼望餘額後頭多個零, 特別傻氣。

另一篇標題為《畢業三月, 你存了多少錢》的文章, 一眼就打入了工作不久的畢業生心裡。 文章裡說的好像就是自己, 大學時每月只有一千五的生活費, 但仍有富餘, 如今每月6000的工資, 卻入不敷出。

的確, 幾千塊的工資想談“富餘”有點做夢,

畢竟與就業相伴而來的還有失控的房租、緊張的水電和一系列以前能省則省, 而今想省卻不能省的開銷。 6000塊, 嚼碎了用也不會多一塊。

前陣子看到一篇文章, 在香港最貧窮的深水埗住著上萬名外來勞工, 他們白天在城市裡奔波, 夜晚則回到自己的“棺材房”。 在逼仄的空間裡, 高不過半米, 長不過兩米, 四周用木板圍著, 只能站, 不能躺。 而這樣簡陋的住所, 每呎(約0.09平方米)租金最高可達300港元, 是香港租金最貴的地區。

我們不想還沒死就住上“棺材房”, 所以只能捨命工作。 可是在單位裡人微言輕, 上司叫去談個話都直哆嗦, 偶爾同事犯錯還莫名背鍋, 不知道升職加薪的好事什麼時候才會砸到自己頭上。 這樣看來, 想買個房子, 過上想要的生活, 唯一實在的路子可能就是省了。

於是我們開始算計著過日子。

八點上班, 那就七點起來做便當, 畢竟外賣又貴又難吃;回趟老家, 飛機票也不便宜, 還是坐火車, 又能看風景;口紅降價, 剁手的好機會, 但忍忍吧, 本來唇色就深;感冒了, 掛個號都不少錢,

還是靠著強大的自愈能力和喝水的迷之奇效拖兩個星期吧。

然而, 這樣細緻謹慎的省錢大計並沒有帶我們走向致富之路, 反而使我們陷進了一直省一直窮、甚至越省越窮的閉環, 因為總有那麼幾筆非出不可的大賬, 生病求醫, 補貼家用, 朋友生日, 一件件一樁樁, 都在打亂我們的省錢計畫, 讓即將靠近五位數的存活“啪”一下退回兩位數。 最後, 我們終於發現了, 錢, 是省不出來的。

詭異的是, 知道這個事實的我突然松了一口氣。

天知道, 在分分秒秒精打細算的日子裡, 我除了在做發財夢時感到一點點滿足, 更多時候, 我的神經屬於時刻緊張的狀態。 我會為超市多買一杯可樂心疼, 會因為過期忘用的購物券捶胸,

會為掃碼付款時那一聲“滴”揪心。

有人說了, 至於嗎, 錢不是一切。 對, 錢不是一切, 我也不至於會為錢捨棄原則, 但不知不覺, 我們就是成為了被錢牽動情緒的奴隸。 不僅如此, 錢還可惡地偷走了我們的幸福感, 那一份因為在麥當勞門口嘗了新出的櫻花味雪糕,

而電流湧遍全身, 覺得全天下都是好人的滿滿的幸福感。

所以, 在領悟到省錢無法變有錢之後, 我突然就輕鬆了。 就像小時候知道自己怎麼考也考不贏的大神, 其實是個IQ滿分的天才時, 我興高采烈跑去長隆玩了一天, 內心是從未有過的舒坦。 這份舒坦, 不是認輸, 只是突然害怕自己比到最後, 不知道為何而比, 省到最後, 不知為何而省。

我可以忍受一年所有工作日就吃公司樓下那家叉燒飯, 可是我怕我吃到最後只要見到大於20塊的菜品就開始猶豫。 我可以忍受週末為了不花錢把自己關在家裡, 拒絕所有社交, 可是我怕有一天大老遠跑來找我的朋友熱情似火, 而我一門心思想著怎麼把吃飯預算壓在100塊以內。

我可以忍受每年春運時買站票回家,只為了給父母包個更大的紅包,可我怕自己一輩子都去不到那些火車到不了的地方。

我可以忍受所有為了省錢而必須忍受的東西,但我怕自己最後失去了熱愛生活的能力。

我真的怕。

古人常說,“窮則思變”,但省並非變之道。如果不吃不喝五年總算“省”到了房子首付,可見到亮堂堂的天花板時,內心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如何開始為每月的還貸開啟省錢大計,而沒有一丁點興奮,我覺得悲哀。

我寧願用這五年的錢財吃吃喝喝,盡情享樂,在很想喝榛果拿鐵的時候走進星巴克,很想買衣服的時候去奧特萊斯逛逛,很想換口紅時掃多幾支YSL。

哪怕消費之後我的房子少了一塊磚,我也不想再一頭紮進這疲倦的省錢人生。

“我努力著我該努力的,也享受著我該享受的。”

如果還是窮,我不會怪誰,但不能讓生活剝奪我犒賞自己的權利。

黃執中在《奇葩說》裡說,

“一個國家最大的驕傲,就是它培養出一群嬌貴的人民。”

“嬌貴”二字真好,卻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短期內無法實現的狀態。但是,即使沒有嬌貴,至少也保留住一點自己的喜好,不要因為多花點錢而懊惱,不要因為多省點錢而放棄犒勞自己。

要知道,因喜歡而消費成功那一刻的雀躍,遠比省錢之後的小小得意,更應該值得珍惜。

我可以忍受每年春運時買站票回家,只為了給父母包個更大的紅包,可我怕自己一輩子都去不到那些火車到不了的地方。

我可以忍受所有為了省錢而必須忍受的東西,但我怕自己最後失去了熱愛生活的能力。

我真的怕。

古人常說,“窮則思變”,但省並非變之道。如果不吃不喝五年總算“省”到了房子首付,可見到亮堂堂的天花板時,內心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如何開始為每月的還貸開啟省錢大計,而沒有一丁點興奮,我覺得悲哀。

我寧願用這五年的錢財吃吃喝喝,盡情享樂,在很想喝榛果拿鐵的時候走進星巴克,很想買衣服的時候去奧特萊斯逛逛,很想換口紅時掃多幾支YSL。

哪怕消費之後我的房子少了一塊磚,我也不想再一頭紮進這疲倦的省錢人生。

“我努力著我該努力的,也享受著我該享受的。”

如果還是窮,我不會怪誰,但不能讓生活剝奪我犒賞自己的權利。

黃執中在《奇葩說》裡說,

“一個國家最大的驕傲,就是它培養出一群嬌貴的人民。”

“嬌貴”二字真好,卻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短期內無法實現的狀態。但是,即使沒有嬌貴,至少也保留住一點自己的喜好,不要因為多花點錢而懊惱,不要因為多省點錢而放棄犒勞自己。

要知道,因喜歡而消費成功那一刻的雀躍,遠比省錢之後的小小得意,更應該值得珍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