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特寫:“給每人一個機會,給攝影一個機會”

新華社米蘭3月13日電 特寫:“給每人一個機會, 給攝影一個機會”

新華社記者 金宇

在義大利北部佈雷西亞市一座17世紀的巴羅克建築裡, 莫里尼女士拾級而上, 來到二層簡易搭建的黑色與白色背景布前, 舉起手機拍攝了兩張自拍照, 隨後通過電子郵件發了出去。

據策展人基耶薩介紹, 許多像莫里尼女士這樣的參與者把照片發到指定郵箱, 他會將這些照片拼在一起, 拼出英文單詞“人”(People), 組成一張18平米的照片, 印製、展出。

3月6日至9月3日, 首屆佈雷西亞攝影節舉行, 主題為“人”, 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在佈雷西亞博物館和義大利攝影中心的多個主展覽、城市中15個畫廊的影展、攝影師講座及關於攝影的紀錄片放映等。

這是一個人人攝影的時代。 攝影節藝術總監迪柯拉托說, 之所以把首屆攝影節的主題定為“人”, 是因為隨著新技術的發展, 每個人都可以用手機拍照, 隨後上傳至社交媒體, 本屆攝影節想給“每人一個機會, 也給攝影一個機會”。

“給攝影一個機會”是留給普通觀眾的展區。 迪柯拉托說, 策展人給所有希望展出作品的人一面背景板, 請他們自己列印照片, 親自到現場拼貼、布展。

攝影專業大學生科斯塔是一位參與者。 他的作品以彩色列印, 每張用小夾子固定, 像晾曬衣服一樣掛在一根繩子上。 這是他的第一個攝影項目“碎片”,

自拍生活瞬間。 科斯塔在手寫說明裡介紹:“我認為攝影不只是‘決定性瞬間’, 還是那些抓住觀眾情緒、引起共鳴的生活片段。 ”

另一方面, 攝影節定睛于反映人類生存狀態的經典圖片。 迪柯拉托說, 因為以“人”為主題, 本屆攝影節通過4個不同展覽向新聞攝影致敬。

其中, 展覽“馬格南首次”首度亮相義大利, 帶來83幅馬格南攝影師親自印製的黑白照片, 是1955至1956年馬格南處女展“時光面孔”參展照片。 這些照片曾被封存近半個世紀。 2006年, 有人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的一個地下室發現了一隻積滿灰塵的大木箱, 打開, 照片完好展現在眼前。

“這樣完整的呈現絕無僅有, ”迪柯拉托指著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一組報導圖片說。 1948年, 法國紀實攝影師布列松接到拍攝甘地的任務,

卻遭遇甘地被刺, 因此留下了甘地去世前數小時及去世後葬禮的珍貴照片。

在旁邊的一個展廳, 以拍攝《阿富汗少女》為中國人知曉的美國攝影師史蒂夫·麥凱瑞首次揭幕最新展覽“閱讀”, 70幅照片呈現攝影師在世界各地拍攝的人們的讀書瞬間。

馬格南圖片社1947年在法國巴黎成立, 初期成員包括許多後來成為攝影大師的記者。 布列松是創立者之一。

高中生索菲亞、托馬索和安娜瑪麗亞在展廳徘徊, 仔細觀看, 不時交頭接耳。 “就像油畫一樣, ”托馬索指著一幅拍攝於印度的照片說。 畫面上, 廢舊桌椅堆滿教室, 5位兒童坐在地板上, 把身前的書包當課桌, 書本攤開放在上面, 微弱的陽光透過窗子,

照在孩子們的書本和臉上。

雖然平時用手機拍照, 但3個年輕人都想擁有單反相機, 拍攝“油畫”一樣的照片。 索菲亞認為, 單反相機拍的照片洗出來更精細。 她喜歡洗照片, 尤其那些珍貴並有趣的瞬間, “這樣就可以常拿出來看, 不會遺忘在硬碟裡”。

“有必要讓‘iPhone一代’瞭解攝影的歷史, ”迪柯拉托表示, 本屆攝影節還設有多個特別項目, 介紹並讓觀眾體驗攝影發明早期的“顯影術”, “雖然人人可以擁有智慧手機, 可以拍照片, 但攝影不止於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