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文創產業體現深港融合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 每年7月的香港書展都是深圳市民赴港的高峰期, 各路名家薈萃, 成為深港兩地市民的“文化嘉年華”。 效仿香港文創產業, 深圳的文創活動也風生水起。 讀書月、文博會等成為了深圳的文創產業名片。

資料顯示, 文化創意產業多年來始終是香港經濟的重要一環, 聘用超過21萬人, 佔總就業人口5.7%, 其生產總增值已超過1000億港元, 約佔本地生產總值5%。 香港的文創產業發展十分多元化, 在多個領域建立了優勢, 包括電影、會議展覽、各式設計以及藝術品交易等。 作為香港創意產業旗艦, 電影業多年以來培育了不少業界人才,

並贏取多項國際大獎, 出口亦位列國際前沿, 每年3月舉行的“香港國際影視展”更獲電影業者選為全球電影業三大盛事, 與康城影展的電影交易市場以及美國聖莫尼卡美洲電影交易會鼎立。

設計方面, 香港中西文化交融, 設計人才既具國際視野, 亦熟悉內地市場, 當中以產品、室內、時裝以及數碼和圖像設計等領域的發展最為蓬勃。 每年的“設計營商周”彙聚各地業界設計大師及商界精英, 交流創作及管理經驗並探討合作商機, 是全球設計界一項盛事。

香港的文創產業優勢最早輻射到了深圳, 也是最能夠體現深港融合的領域。 記者採訪深圳“設計之都”推廣辦公室瞭解到, 在設計界,

深港兩地早已不能分開。 改革開放後就有大批香港設計師北上內地, 其設計理念和風格深深影響了深圳及內地設計師。 經過多年發展, 深圳設計師又有大批南下香港學習深造, 留在香港發展。 如今, 深港兩地的設計公司中, 多數都有來自兩地的設計師。 在設計界, 兩地合作多於競爭。

深圳文創產業近年來也得到迅速發展。 2016年產業增加值達1949.70億元(人民幣, 下同), 增長11%, 佔全市GDP10%。 作為“中國文化第一展”, 第十二屆文博會實質性成交2032億元, 比上屆增長23.42%;出口交易金額176億元, 同比增長7.35%, 均創下新紀錄。 深圳文交所圍繞文化金融服務拓展市場化業務, 創新開展文化四板和參與籌備建立國家級藝術品鑒定中心等, 累計完成各項業務交易17000單,

涉及交易標的總額1190億元, 實現利潤突破1000萬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