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球最大資管公司向整個行業展示了未來:降低費率、擁抱量化

貝萊德向高昂的主動投資成本說聲再見, 請來量化人才打理產品。

這家掌管著5萬億美元資產的全球最大資管公司, 近日宣佈裁員40名主動型基金員工, 包括7名投資組合經理。 取而代之的是量化投資策略, 60億美元的資產未來將採用電腦與數學模型進行投資的量化投資策略。

此外, 貝萊德還將進一步降低主動投資產品的費率, 以增強其吸引力。 而這也正是整個華爾街的趨勢:隨著低廉的被動投資產品快速增長, 美國資管產品的費率整體呈下降趨勢。

人工成本太高了!

美國投資公司協會2015年的資料顯示,

管理10000美元的資產, 主動投資基金經理的平均收入為131美元, 而被動投資的成本就低得多, 一些產品甚至低至僅3美元。

客戶紛紛從主動投資遷往成本更低的被動投資, 大環境也不好, 2016年, 貝萊德遭遇了2009年來的首次年度收入下滑, 而其主動型基金管理規模縮水了200億美元。

“最簡單的提升主動投資競爭力的方法, 就是削減高額的費率, ”貝萊德稱, 將下調部分業務的傭金標準——貝萊德此次裁員重組計畫借鑒了Pimco的經驗, 2015年, Pimco砍掉數個股權基金, 負責選股業務的副首席投資官離職。

瑞信分析稱, 貝萊德裁員一舉事實上是向市場做出了讓步:

這種變化反映的是對人工選股跑贏大盤的信心不足。 同時, 還顯現出美國主動型基金的費率可能進一步調低,

以便與低成本的被動型基金有效競爭。

瑞信還指出:

貝萊德現在越發對五年前“明星選股”的決策信心不再。 2012年, 貝萊德替換了大約80%的投資部門員工, “請來了競爭對手中表現出色的股票經紀人”。

貝萊德“減費”的計畫或將導致其營業額下滑約3000萬美元, 而裁員工作還將額外帶來約2500萬美元的開銷。 然而為了應對被動基金的崛起, 貝萊德也只得硬著頭皮, 壯士斷腕。

高科技才是出路:量化突圍 資料制勝

降低主動投資成本的同時, 貝萊德也在將重心轉移至量化投資。 貝萊克CEO Larry Fink早已表示過對主動型基金表現的失望, 稱自己越來越多地關注資料驅動的“科學的”股票團隊。

3月底宣佈的裁員重組計畫涉及300億美元資產,

約占BlackRock主動型基金規模的11%, 而其中60億美元將被併入集團旗下的BlackRock Advantage基金, 該基金主要採用電腦與數學模型進行投資的量化投資策略。

去年9月, 貝萊德聘請Mark Wiseman來執掌股票團隊, 他合併了量化和選股團隊, 並將貝萊德的主動投資方向放在了技術驅動的量化投資上。

而資料也成為了貝萊德應對調整的“救星”——人們在應用程式上的流覽記錄, 購買的APP, 甚至是GPS的定位資料, 都有助於資管人員深入瞭解上市公司的表現, 進而判斷哪些公司將進一步獲利, 而哪些公司說不定哪天就會倒臺。

重組計畫中, 貝萊德提到將使用更多的資料, 整合全球收集的資料, 並將其與每一個主動投資團隊分享, “為量化和基本投資提供雙方都需要的資訊”。

量化投資團隊還計畫推出九個量化策略基金產品, 並逐漸淘汰一些傳統的選股基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