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于山歷史風貌區要凸顯古城格局 再現“三山兩塔一條街”

福州新聞網4月3日訊未來, 福州市民熟悉的于山還要大變樣!《福州市於山歷史風貌區保護規劃(修編)》獲得市政府批復, 昨日市城鄉規劃局正式對外公佈相關內容。

規劃範圍:

總面積40.6公頃

於山歷史風貌區是福州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歷史資源和重要組成部分。 此次規劃範圍為:東至五一路, 南至古田路, 西至八一七路—聖廟路—法海路, 北至津泰路, 規劃總面積40.6公頃。

其中, 於山歷史風貌區紫線為:西至新權路、法海路, 北至鼇峰坊, 東至五一路, 南至古田路。

核心保護區範圍為:東至市防空辦、市人大, 南至古田路, 西至新權路, 北至協和醫院紅磚樓、高士其故居, 總面積約12.68公頃。

建設控制區範圍為:核心保護區範圍以外於山山體延伸的區域, 東至五一路, 西至八一七路, 北至聖廟路、法海路、鼇峰坊, 南至古田路, 面積20.35公頃。

環境協調區範圍為:北至津泰路, 東至瓊東河、五一路,

南至東西河, 西至廣達路、八一七路, 並與建設控制區範圍銜接, 總面積36.68公頃。

總體目標:

顯山露塔

展現特色景觀

按照規劃, 將以“顯山露塔”、充分展現於山歷史風貌區的特色景觀, 形成能提升福州城市形象和文化內涵的城市綠心為總體目標。

重在再現古城格局:充分考慮于山、白塔的重要地位, 再現于山—白塔、烏山—烏塔、屏山和八一七路傳統中軸線所組成的福州古城“三山兩塔一條街”的格局。

保護歷史遺存:保護和修繕現存的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建築、歷史建築、摩崖題刻和古樹名木等。

改善區域環境:保護天然石景、亭臺樓閣、古樹名木和摩崖題刻等, 保護原有山體地形地勢以及植被環境。

展現文化內涵:採取措施保護和展現特有的宗教、民俗、自然、歷史等文化內涵。

提升整體品位:綜合整治環境, 營造多元化公共空間, 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及旅遊配套服務設施。

規劃佈局:

一山、兩軸、兩帶、四區

據悉, 規劃形成“一山、兩軸、兩帶、四區”的功能結構體系與框架。

一山:即于山, 以于山和白塔為主體的風貌區核心保護區。 規劃通過對該區範圍內所有歷史景點的整合和恢復, 再現于山景觀風貌和歷史文化內涵。

兩軸:八一七路商業更新發展軸、五一路現代商業商務軸。

兩帶:沿古田路於山風貌展示帶、沿鼇峰坊歷史文化展示帶。

四區:協和醫療服務區、鼇峰坊文化教育區、秀冶裡生活綜合功能區、先施商業服務區。

此外, 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風貌區的核心保護範圍、風貌保護道路沿線的規劃建築高度應嚴格控制。

建築高度按照0米、原高保護、9米、12米、18米、24米、50米、80米進行控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