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武漢獎200萬,廣州補500萬……多地拆完豬場後設法搶豬源!

今年8月份, 環境保護部通報了2017年上半年《水污染防治行動計畫》重點任務進展情況, 資料顯示, 全國累計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4.9萬個, 面積63.6萬平方公里, 累計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社區)21.3萬個。

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稱, 今年生豬價格在弱週期中走出了一波淡季逆勢上漲的行情, 這與當下在全國掀起的環保禁養風暴不無關聯。 如浙江等禁養大省, 因禁養減少的生豬數量占到全省飼養量的50%。

“當前江浙地區的豬場環保拆遷已經進行差不多了, 目前監察趨勢已蔓延至養殖規模更加集中的華北地區, 這將對生豬養殖產能帶來更大影響。 ”馮永輝稱, 據不完全統計, 目前全國已因環保禁養拆遷豬場20多萬家, 拆遷涉及產能總量超過3000萬頭, 占全國總產能的約5%左右, 已足以影響豬價行情。

更為嚴重的後果是, 生豬供給的減少已經影響到一些省市的豬肉供給, 湖北、廣東、浙江等省市一邊大力推進環保禁養的進程, 另一方面則出臺相應政策保障豬肉供給, 開啟了一場政府名義的“搶豬源”行動。

湖北武漢每新增10000頭獎補200萬元

隨著畜禽退養出三環, 2016年武漢年出欄500頭以上生豬規模場585個, 與2015年同期相比減少14.6%,

生豬出欄288.46萬頭、存欄164.32萬頭, 同比減少5.12%、20.25%。

對此, 武漢市農委10月13日宣佈, 為緩解豬肉價格居高不下問題, 市政府出臺《關於推進生豬產業綠色發展的意見》, 從明確生豬產業發展目標、穩定生豬生產有效供給等5個方面。

其中重點包括, 對升級改造的生豬養殖場進行重獎:每新增10000頭獎補200萬元;對新建年出欄50000頭以上規模的生豬養殖場, 每10000頭由市財政給予一次性獎補300萬元;對在武漢周邊300公里以內範圍合作共建的年出欄50000頭以上規模的生豬養殖場, 每10000頭獎補100萬元;創建種養迴圈生態示範園, 按照種植基地面積, 每1000畝獎補150萬元。

廣東廣州把豬賣給廣州, 最高補貼500萬!

去年8月份, 《廣州日報》報導, 為了保證生豬供給, 廣州市農業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廣州市定點供穗生豬養殖基地建設管理辦法》(簡稱《辦法》), 《辦法》將對定點直接進入屠宰場的生豬每頭補貼15元, 進一步加大對外地生豬的引進力度。

養豬定點基地要求:申請定點基地, 如果是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 年出欄生豬規模要有20萬頭以上,

其他經營主體年出欄生豬規模2萬頭以上。 申請單位要對供穗生豬有數量承諾, 年供穗生豬1萬頭以上。 根據《辦法》, 廣州鼓勵市內外生豬養殖經營主體申報定點基地, 同時也鼓勵廣州市內畜牧企業在市外建設供穗生豬養殖基地, 養殖生豬供應廣州。

同時, 廣州市對定點基地繼續實施供穗生豬財政獎勵補貼政策。 以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統計的定點供穗生豬數量為依據, 對直接進入屠宰場的生豬按每頭15元的標準給予獎勵補貼。 每年每個定點基地所獲獎勵補貼總額不超過500萬元, 所需資金列入本年度市本級財政預算安排。

浙江在省外建500萬頭基地保供給

據浙江省畜牧獸醫局畜牧處處長黃立誠介紹, 截至去年底,浙江保留的8170家存欄5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全部完成污染整治和達標驗收,另外39個生豬散養戶重點縣(市、區)也都出臺了“一縣一策”整治方案。

為保障供應量,一方面,浙江增強省內自給能力,建設一批“美麗牧場”,今年11個縣有望實現生豬養殖增量;另一方面,浙江加快外養規劃佈局和政府對接,計畫在外省建設500萬頭養殖基地。

截至去年底,浙江保留的8170家存欄5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全部完成污染整治和達標驗收,另外39個生豬散養戶重點縣(市、區)也都出臺了“一縣一策”整治方案。

為保障供應量,一方面,浙江增強省內自給能力,建設一批“美麗牧場”,今年11個縣有望實現生豬養殖增量;另一方面,浙江加快外養規劃佈局和政府對接,計畫在外省建設500萬頭養殖基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