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解讀十九大|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玉珠回答記者提問,還有這些十九大報告務必牢記!

10月20日下午三點, 十九大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二樓新聞發佈廳舉行第三場集體採訪, 邀請文化、藝術領域代表談文化發展開創新局面。 文化部黨組成員, 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玉珠回答記者提問。

代表們集體亮相

劉玉珠:

各位媒體界的朋友們, 大家好。 我叫劉玉珠, 是一名文物工作者, 服務于國家文物局。 我覺得作為一個職業來講, 文物工作這個職業是世界上最崇高的職業。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只有文物工作者為了今天而對話昨天, 同時又為了明天而珍藏今天。 簡單地說, 就是讓人類記住過去、現在和未來, 文物工作者正是這樣的人。 謝謝大家。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請問劉玉珠代表,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請問您如何理解總書記這句話?國家文物局怎樣把保護利用和傳承落到實處?

劉玉珠:

謝謝您的提問。 關於這個問題, 我也是在學習和思考的過程中。 總書記在報告中對文物工作提出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總書記對我國的文物工作一直高度重視。 5年來, 習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就有40多次, 蒞臨文博單位考察指導也有30多次, 包括出席和見證重要文物活動十多次。

總書記在報告當中提出關於加強文物的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這個問題對文物工作者首先有一個學深悟透的問題, 因為文物保護和利用從理論上講也是對立統一的矛盾問題。 之所以要保護, 是因為文物的不可再生性, 它的文化藝術價值、科學價值和歷史價值對人類文明的進步有很重要的意義。

文物保護涉及到文物安全, 它是文物工作者的底線, 也就是紅線。 所以保護自始至終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問題, 也是全國文物戰線的一項主要任務。

利用這個問題, 社會和業內還是有不同認識的。 因為作為文物工作者, 更強調保護, 但是社會層面可能強調更多的是利用。 因為工作的性質不同, 所處的角度不同, 我覺得有這些看法是合理的, 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如何在文物保護和利用當中, 就是在保護好的前提下, 充分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為我們國家的文明進步服務, 這是作為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要高度關心和研究的問題。 我們現在不僅是在法規上、政策上, 還有相關措施上, 都是在保護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

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關於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 文化遺產的面比文物的面還要大, 國際通稱的文化遺產, 包括了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關於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 社會認可度要比文物保護利用的認可度更高一些。 保護前面已經說了。 文物只有在保護好的前提下才可能被利用, 才可能傳承。 但是傳承就不一樣了, 所以文物是保護利用, 對文化遺產是保護和傳承。 所有的文化遺產都應該受到保護, 因為它是我們先人在當時勞動生產生活過程的反映, 也是供我們後人瞭解前人的視窗。 但是要傳承, 比較有價值的東西才能傳承, 這裡面的價值包括要符合這個時代的價值觀,

包括文物的科學、歷史和藝術方面的價值, 還有就是經濟和社會價值, 還有就是供專家學者研究方面的價值, 只有這樣的才應該是傳承的。

在學習和研究過程中, 下一步國家文物局將會在全系統深入學習總書記的報告, 特別是第七部分, 就是關於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不僅提到了文化遺產的問題, 而且對整個文化工作, 五千年文明的傳承都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所以這次總書記的報告, 還有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 我們都要學深悟透, 關鍵是要學好、領會好, 在我們的工作中, 包括法規制度、措施上體現出行政部門對總書記要求的貫徹落實。 謝謝。

解放日報記者:

這些年我們非常注重文化走出去, 在“一帶一路”倡議不斷升溫、穩步推進的背景下,各位認為文化能在中間發揮多大的推動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方式提升走出去的傳播效果和到達率以及接受度,從而真正講好中國故事?

劉玉珠:

我個人認為“一帶一路”是偉大的倡議,它是惠及沿線各國乃至於世界的,而不是單單為了中國自身利益。這個倡議當中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民心相通,民心相通主要要靠文化,要靠交流,各國歷史、宗教、文化、社會制度不同,相互之間的瞭解和溝通是特別重要的,而文化正好是人與人心靈的溝通,相互的交流。對別國的文化瞭解才能產生尊重,有了尊重才能有學習和借鑒的作用。而在這方面,特別是從文物的角度、文化遺產的角度來講,這方面的作用應該是先行的。

自從“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後,我們和沿線多個國家開展了15個境外聯合考古專案,對5個沿線國家進行了文物修復方面的援助,而且這些援助的資金額都是上億元的,這主要就是為了保護別國文化,加強不同國家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比如說我們在柬埔寨開展了文物修復,在尼泊爾、緬甸等開展了震後文物修復援助,同時我們國家文物局每年組織上百場國際間的展覽合作與交流。通過對各國歷史的瞭解、文化的瞭解,才能產生學習和尊重,才能消除一些誤會,在這方面文物、文化遺產的作用尤為重要。

包括剛剛土耳其記者提出的,我們和土耳其不僅有國家間的文物保護,包括打擊盜掘、盜竊和文物走私方面的協議,同時我們在學術研究、文物保護、展覽交流乃至考古方面都有多項合作,而這不僅是土耳其文化和中國文化的交流,而且使不同文明、不同國家文化相互瞭解、相互交流,這樣才能達到彼此尊重,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使民心相通。

中國國際電視臺記者:

請問劉玉珠代表,您在文化部長期工作,並且曾負責文化部的文化市場工作,而且還代表中國參加了WTO的談判。我的問題是關於外資進入中國文化領域的,在今年《電影產業促進法》中,中國第一次允許外資有條件地進入中國的影視產業,另外,在近期國務院發佈的關於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中,其中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和演出經紀兩項都屬於文化領域。請問這樣的兩個措施是否預示著文化領域對外資的准入條件將會進一步放寬?是什麼樣的信號?外資進入中國會給中國的文化產業帶來怎樣的影響?您如何看待這樣的變化?謝謝。

劉玉珠:

謝謝你的提問,你的提問讓我很難準確地回答。第一,我現在是全心全意地學習研究和從事文物工作,對於你剛剛所說的這兩個檔的精神還沒有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研究,所以回答起來不一定算是有的放矢。第二,我回答這個問題好像有點“超範圍經營”之嫌,但是既然提出來了我還是想說說我的看法。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隨著中國和國際交往合作日益深入,特別是總書記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文化的交流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文化的交流一方面是政府間的,或者是我們通俗所說的官方之間的交流會日益頻繁,但我覺得更重要的還是要靠市場、靠產品和服務的交流,只有這樣的交流更加可持續,而且能夠更加深入。大家看到,現在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很快,文化市場的活躍程度超出我們想像。

關於國際合作這方面,我覺得自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中國的改革開放,在文化領域的交流所帶來的變化是多方面的,包括思想觀念、視野、市場,這方面我覺得是屬於互利的。我們通過開放瞭解了世界,世界也通過開放瞭解了中國。

在文化領域,我所瞭解的文化部所管轄的這個領域,已經全面地向世界開放,沒有說哪一個領域對國內開放,另外一個領域對國際開放,都是一個完全開放的領域。

你剛剛說到的國務院的這兩個檔,實際上不僅僅是信號,也是我們整個文化建設面向世界的延續。這次習總書記在報告中關於對文化,特別是向世界開放,不論是胸懷還是氣魄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中國和世界合作的力度、廣度和深度也將是空前的,文化領域也不例外。文化領域的開放所帶來的短期上立見成效的可能並不明顯,但是它對我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好,對於各國文化的交流合作、民心相通也好都是有積極意義的。而且開放的結果使大家彼此更加熟悉、更加瞭解,誤會就會減少,合作發展的機會就會更大。謝謝。

王小節代表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的時候,劉玉珠作出了補充。

劉玉珠:

我想接著說兩句,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央視記者跟隨長城保護員拍攝,我要對記者表示感謝,同時我還要感謝長城的保護員,對他們為文物保護的付出表示敬意。全國有大量的同志為了文物的安全、文物的完好在默默無聞的付出,這些同志都是我們應該表示敬意的人。謝謝。

中評社記者:

我想請問劉玉珠代表,今年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的時候,香港歷史博物館展出210組故宮博物院珍藏的文物,受到香港市民的熱捧,今年6月底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和故宮博物院簽署相關合作協定,我想請問您如何看待雙方的合作前景,以及如何以更加創新的方式讓港澳臺同胞以及海外華人華僑更好地瞭解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謝謝。

劉玉珠: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專案我也有幸參與,包括活動和策劃。我也注意到媒體的報導,這個活動在香港還是很成功的,受到香港廣大市民的歡迎。國家文物局一直比較重視香港和內地在文物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今後,故宮和更多的博物館會和香港有這種交流和展覽活動,國家文物局一直持積極支持的態度。今年11月份,我們在香港也將有一個比較大型的文物交流和展覽活動。

通過文物的交流,特別是像故宮這類國際知名度這麼高的博物館,它的藏品在香港展出,一方面對豐富香港市民的文化生活有很大的意義。同時,更重要的是通過文物的展覽展示,讓香港市民瞭解燦爛的中華文明,瞭解祖國文化遺產,增加對祖國的認同感,我覺得特別有意義。國家文物局將來還會繼續加強和支持這方面的工作,使文物界的交流與合作能夠更加廣泛和深入。謝謝。

荷蘭人民報記者:

請問,最近在荷蘭法庭開了一個案子,關於福建古老的“肉身菩薩”,福建村民自己去荷蘭打官司,為了讓這個“肉身菩薩”文物回到中國。這個案子您肯定知道,希望您給我們介紹一下。

劉玉珠:

謝謝您的提問。國際間關於防止文物的盜竊、走私和盜掘是有國際公約的。中國和荷蘭是公約成員國。我們兩國都有責任和義務來保護文物不受非法侵犯。關於這個事情已經拖了很長時間,主要是因為民間文物在荷蘭被其所謂的“所有人”所持有,要進行市場交易。福建村民發現了這個問題,跟他們丟失的

十九大報告裡的這些話

務必牢記!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十九大報告,不僅為黨和國家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標,其中的許多表述也是公務員們今後做好工作的重要遵循。十九大報告裡的這些話,值得每一位公務員牢記!

01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02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03行百里者半九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

04任何貪圖享受、消極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為都是錯誤的。

05更加自覺地維護人民利益,堅決反對一切損害人民利益、脫離群眾的行為。

06各級領導幹部要增強民主意識,發揚民主作風,接受人民監督,當好人民公僕。

07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

08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09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10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11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

12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

13不能因現實複雜而放棄夢想,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

14打鐵必須自身硬。

15人民群眾反對什麼、痛恨什麼,我們就要堅決防範和糾正什麼。

16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堅決防止和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堅決防止和反對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堅決反對搞兩面派、做兩面人。

17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事業為上、公道正派,把好幹部標準落到實處。

18大力發現儲備年輕幹部,注重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的地方培養鍛煉年輕幹部,源源不斷選拔使用經過實踐考驗的優秀年輕幹部。

19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

20強化不敢腐的震懾,紮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通過不懈努力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21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22增強狠抓落實本領,堅持說實話、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把雷厲風行和久久為功有機結合起來,勇於攻堅克難,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

23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

24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end-

轉自人民日報、國家文物局

避暑,就選青島這9個天然空調丨傳說中的“青島三寶”

上帝眼中的青島丨為什麼青島被稱“東方瑞士”

青島“90”後新地標你認識麼丨私藏高顏值甜品店敲好吃

在“一帶一路”倡議不斷升溫、穩步推進的背景下,各位認為文化能在中間發揮多大的推動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方式提升走出去的傳播效果和到達率以及接受度,從而真正講好中國故事?

劉玉珠:

我個人認為“一帶一路”是偉大的倡議,它是惠及沿線各國乃至於世界的,而不是單單為了中國自身利益。這個倡議當中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民心相通,民心相通主要要靠文化,要靠交流,各國歷史、宗教、文化、社會制度不同,相互之間的瞭解和溝通是特別重要的,而文化正好是人與人心靈的溝通,相互的交流。對別國的文化瞭解才能產生尊重,有了尊重才能有學習和借鑒的作用。而在這方面,特別是從文物的角度、文化遺產的角度來講,這方面的作用應該是先行的。

自從“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後,我們和沿線多個國家開展了15個境外聯合考古專案,對5個沿線國家進行了文物修復方面的援助,而且這些援助的資金額都是上億元的,這主要就是為了保護別國文化,加強不同國家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比如說我們在柬埔寨開展了文物修復,在尼泊爾、緬甸等開展了震後文物修復援助,同時我們國家文物局每年組織上百場國際間的展覽合作與交流。通過對各國歷史的瞭解、文化的瞭解,才能產生學習和尊重,才能消除一些誤會,在這方面文物、文化遺產的作用尤為重要。

包括剛剛土耳其記者提出的,我們和土耳其不僅有國家間的文物保護,包括打擊盜掘、盜竊和文物走私方面的協議,同時我們在學術研究、文物保護、展覽交流乃至考古方面都有多項合作,而這不僅是土耳其文化和中國文化的交流,而且使不同文明、不同國家文化相互瞭解、相互交流,這樣才能達到彼此尊重,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使民心相通。

中國國際電視臺記者:

請問劉玉珠代表,您在文化部長期工作,並且曾負責文化部的文化市場工作,而且還代表中國參加了WTO的談判。我的問題是關於外資進入中國文化領域的,在今年《電影產業促進法》中,中國第一次允許外資有條件地進入中國的影視產業,另外,在近期國務院發佈的關於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中,其中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和演出經紀兩項都屬於文化領域。請問這樣的兩個措施是否預示著文化領域對外資的准入條件將會進一步放寬?是什麼樣的信號?外資進入中國會給中國的文化產業帶來怎樣的影響?您如何看待這樣的變化?謝謝。

劉玉珠:

謝謝你的提問,你的提問讓我很難準確地回答。第一,我現在是全心全意地學習研究和從事文物工作,對於你剛剛所說的這兩個檔的精神還沒有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研究,所以回答起來不一定算是有的放矢。第二,我回答這個問題好像有點“超範圍經營”之嫌,但是既然提出來了我還是想說說我的看法。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隨著中國和國際交往合作日益深入,特別是總書記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文化的交流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文化的交流一方面是政府間的,或者是我們通俗所說的官方之間的交流會日益頻繁,但我覺得更重要的還是要靠市場、靠產品和服務的交流,只有這樣的交流更加可持續,而且能夠更加深入。大家看到,現在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很快,文化市場的活躍程度超出我們想像。

關於國際合作這方面,我覺得自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中國的改革開放,在文化領域的交流所帶來的變化是多方面的,包括思想觀念、視野、市場,這方面我覺得是屬於互利的。我們通過開放瞭解了世界,世界也通過開放瞭解了中國。

在文化領域,我所瞭解的文化部所管轄的這個領域,已經全面地向世界開放,沒有說哪一個領域對國內開放,另外一個領域對國際開放,都是一個完全開放的領域。

你剛剛說到的國務院的這兩個檔,實際上不僅僅是信號,也是我們整個文化建設面向世界的延續。這次習總書記在報告中關於對文化,特別是向世界開放,不論是胸懷還是氣魄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中國和世界合作的力度、廣度和深度也將是空前的,文化領域也不例外。文化領域的開放所帶來的短期上立見成效的可能並不明顯,但是它對我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好,對於各國文化的交流合作、民心相通也好都是有積極意義的。而且開放的結果使大家彼此更加熟悉、更加瞭解,誤會就會減少,合作發展的機會就會更大。謝謝。

王小節代表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的時候,劉玉珠作出了補充。

劉玉珠:

我想接著說兩句,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央視記者跟隨長城保護員拍攝,我要對記者表示感謝,同時我還要感謝長城的保護員,對他們為文物保護的付出表示敬意。全國有大量的同志為了文物的安全、文物的完好在默默無聞的付出,這些同志都是我們應該表示敬意的人。謝謝。

中評社記者:

我想請問劉玉珠代表,今年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的時候,香港歷史博物館展出210組故宮博物院珍藏的文物,受到香港市民的熱捧,今年6月底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和故宮博物院簽署相關合作協定,我想請問您如何看待雙方的合作前景,以及如何以更加創新的方式讓港澳臺同胞以及海外華人華僑更好地瞭解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謝謝。

劉玉珠: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專案我也有幸參與,包括活動和策劃。我也注意到媒體的報導,這個活動在香港還是很成功的,受到香港廣大市民的歡迎。國家文物局一直比較重視香港和內地在文物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今後,故宮和更多的博物館會和香港有這種交流和展覽活動,國家文物局一直持積極支持的態度。今年11月份,我們在香港也將有一個比較大型的文物交流和展覽活動。

通過文物的交流,特別是像故宮這類國際知名度這麼高的博物館,它的藏品在香港展出,一方面對豐富香港市民的文化生活有很大的意義。同時,更重要的是通過文物的展覽展示,讓香港市民瞭解燦爛的中華文明,瞭解祖國文化遺產,增加對祖國的認同感,我覺得特別有意義。國家文物局將來還會繼續加強和支持這方面的工作,使文物界的交流與合作能夠更加廣泛和深入。謝謝。

荷蘭人民報記者:

請問,最近在荷蘭法庭開了一個案子,關於福建古老的“肉身菩薩”,福建村民自己去荷蘭打官司,為了讓這個“肉身菩薩”文物回到中國。這個案子您肯定知道,希望您給我們介紹一下。

劉玉珠:

謝謝您的提問。國際間關於防止文物的盜竊、走私和盜掘是有國際公約的。中國和荷蘭是公約成員國。我們兩國都有責任和義務來保護文物不受非法侵犯。關於這個事情已經拖了很長時間,主要是因為民間文物在荷蘭被其所謂的“所有人”所持有,要進行市場交易。福建村民發現了這個問題,跟他們丟失的

十九大報告裡的這些話

務必牢記!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十九大報告,不僅為黨和國家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標,其中的許多表述也是公務員們今後做好工作的重要遵循。十九大報告裡的這些話,值得每一位公務員牢記!

01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02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03行百里者半九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

04任何貪圖享受、消極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為都是錯誤的。

05更加自覺地維護人民利益,堅決反對一切損害人民利益、脫離群眾的行為。

06各級領導幹部要增強民主意識,發揚民主作風,接受人民監督,當好人民公僕。

07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

08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09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10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11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

12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

13不能因現實複雜而放棄夢想,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

14打鐵必須自身硬。

15人民群眾反對什麼、痛恨什麼,我們就要堅決防範和糾正什麼。

16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堅決防止和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堅決防止和反對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堅決反對搞兩面派、做兩面人。

17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事業為上、公道正派,把好幹部標準落到實處。

18大力發現儲備年輕幹部,注重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的地方培養鍛煉年輕幹部,源源不斷選拔使用經過實踐考驗的優秀年輕幹部。

19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

20強化不敢腐的震懾,紮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通過不懈努力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21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22增強狠抓落實本領,堅持說實話、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把雷厲風行和久久為功有機結合起來,勇於攻堅克難,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

23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

24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end-

轉自人民日報、國家文物局

避暑,就選青島這9個天然空調丨傳說中的“青島三寶”

上帝眼中的青島丨為什麼青島被稱“東方瑞士”

青島“90”後新地標你認識麼丨私藏高顏值甜品店敲好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