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千車萬人遊永州”走進九嶷山:遊舜帝陵訪紫霞岩

遊客從中門走進祭祀大殿

堯天舜日廣場上矗立的九根龍鳳柱

紫霞岩的洞口

紫岩洞中景觀

紅網永州站4月3日訊(分站記者 成文傑)4月1日, “千車萬人遊永州”首發團來到湖南寧遠九嶷山風景區遊舜帝陵、訪紫霞岩, 感悟永州文化之旅。

古時的陵墓大多是風水寶地,

而寧遠九嶷山風景區正是舜帝陵墓所在地, 舜帝又是何許人也?他是上古時期的部落聯盟首領, 姓姚, 名重華, 號有虞氏, 史稱虞舜, 是上古時期的三皇五帝之一, 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道德始祖。

走進舜帝陵, 首先看到的便是堯天舜日廣場上矗立的九根龍鳳柱。 柱高9.5米, 由永州市的9個縣區所捐贈。 這九根柱是圖騰柱。 由於舜帝是東夷部族, 祖先是太昊、少昊, 崇拜鳥, 圖騰為鳳凰。 堯帝是華夏族, 主要圖騰是龍, 堯帝把兩個女兒嫁給舜, 說明已經部族聯姻, 龍鳳結合, 因此舜家族中也有了以龍為圖騰的部落, 因此也表明東夷與華夏通過婚媾強化和盟, 加速夷、夏的合二而一。

“九嶷山上白雲飛, 帝子乘風下翠微。 ”這是1961年毛主席為了回贈同窗好友樂天宇和周世釗及革命戰友李達而題。

古代的“九”字是最大的數, 含有眾多、無止盡的意思, 方圓200裡都可以稱之為九嶷山。 所以九嶷山並不是指一座山, 而是一個泛指的地名。 站在入口的廣場上, 抬頭仰望只能看見九峰中的三座山峰:右前方的舜源峰、左邊的娥皇峰和背後的女英峰, 娥皇、女英、舜帝的化身在這裡長相依永相伴。

由北往南, 遊客們依次走過金水橋、神道、祭祀廣場、祭祀大殿, 穿過午門便來到拜殿、正殿。 據說大殿的“舜帝陵”三個字, 是從2000多年前的漢代墓碑上拓印下來的。 大殿只有在舉行祭祀活動時才開中門。 走進拜殿, 所有的遊客整理好儀容儀錶靜靜站立, 按秩序依次上臺祭拜。 遊客心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油然而生。

“以前只是在課本裡面學到, 今天來到現場感覺很不一樣, 親身領悟舜德文化, 要更好的保護和傳承。 ”鄧輝50多歲, 是地道的桂林遊客, 喜歡游名山大川。 此次偶然難得的機會來到永州, 感受了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之旅, 所到之處忍不住按下快門, 記錄文化勝景。 “大概一共拍了一千多張照片, 不在乎品質高低, 只當作一種紀念, 以後可以經常翻出來看看。 ”“千車萬人遊永州”活動讓他切身感悟到永州文化的魅力。

桂林的岩洞多奇, 然而當桂林遊客走進甯遠九嶷山紫霞岩, 也不由得嘖嘖稱奇。 紫霞岩的洞口山崖上有被譽為“植物中的大熊貓”的“報春苣苔”, 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多年生草本, 地球瀕危植物,曾失蹤一百多年,十年前在這裡被重新發現。最初發現時,報春苣苔的數量也只有24株,但已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野生報春苣苔群落。因季節原因,沒有看到蛇蟻和岩燕。

紫霞岩內洞中有洞,並有幾條地下河,當年徐霞客在這裡“走了三裡地”。主洞比較寬敞,岩溶沉積地貌發育良好,有石梯田、鐘乳石、石筍、石芽、石柱等,也有許多象形的景觀,徐霞客稱為“石先生”“石學生”“教學堂”“觀音座”等。洞穴深處還有“石柱參差高下,白如羊脂”的雪洞、“洞轉風多”的風洞和“洞中產石,圓如彈丸”的楊梅洞。

五彩的燈打在溶洞內,還有水幕影院,如幻的景致,這是當年徐霞客看不到的。一場水幕電影讓遊客大贊,紫霞岩內用水幕電影的形式演繹舜帝斬殺惡龍的故事,不僅讓大家瞭解到舜帝的生平,觀了景光,又漲了文化知識。“將歷史文化與現代科技融合,迸發出新的藝術人文之美。”桂林遊客武先生忍不住感歎。

洞中有很多古人留下的字跡,其中有一行“歎為觀止”正好抒發了桂林遊客對於永州的感慨,大家表示這一趟永州文化之旅飽了眼福,收穫良多。

地球瀕危植物,曾失蹤一百多年,十年前在這裡被重新發現。最初發現時,報春苣苔的數量也只有24株,但已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野生報春苣苔群落。因季節原因,沒有看到蛇蟻和岩燕。

紫霞岩內洞中有洞,並有幾條地下河,當年徐霞客在這裡“走了三裡地”。主洞比較寬敞,岩溶沉積地貌發育良好,有石梯田、鐘乳石、石筍、石芽、石柱等,也有許多象形的景觀,徐霞客稱為“石先生”“石學生”“教學堂”“觀音座”等。洞穴深處還有“石柱參差高下,白如羊脂”的雪洞、“洞轉風多”的風洞和“洞中產石,圓如彈丸”的楊梅洞。

五彩的燈打在溶洞內,還有水幕影院,如幻的景致,這是當年徐霞客看不到的。一場水幕電影讓遊客大贊,紫霞岩內用水幕電影的形式演繹舜帝斬殺惡龍的故事,不僅讓大家瞭解到舜帝的生平,觀了景光,又漲了文化知識。“將歷史文化與現代科技融合,迸發出新的藝術人文之美。”桂林遊客武先生忍不住感歎。

洞中有很多古人留下的字跡,其中有一行“歎為觀止”正好抒發了桂林遊客對於永州的感慨,大家表示這一趟永州文化之旅飽了眼福,收穫良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