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這款被B站禁播的恐怖遊戲 居然是一款撿垃圾沙箱遊戲

在《生化危機》系列往爽快感的道路上一往無前的時候, 《惡靈附身》的出現, 為這款跑偏的老牌恐怖遊戲系列好好上了一課, 老生化玩家找回了失落已久的感覺, 熱淚盈眶地說“《惡靈附身》才是《生化危機》的正統續作”。 這話沒毛病, 三上真司是“生化危機之父”, 也是“惡靈附身之父”, 即便分屬兩個不同的系列, 我們仍能看到兩者之間絲絲縷縷的聯結。 也許正是《惡靈附身》的橫空出世, 促成了《生化危機7》的向恐怖感的回歸。 (本次評測基於PS4版)

當我們期待《惡靈附身2》再次戰慄我們的靈魂, 這部續作卻更像是《最後生還者》和其他遊戲的雜糅體, 呈現出迥異的氣質, 這樣的改變到底是好是壞呢?

一個參加《中國好聲音》落選的怨魂

從日式恐怖到美式恐怖

“窺視內心

黑暗將我扭曲

而我卻無能為力

世界停止旋轉

只是不停顛倒、顛倒……

黑夜勒緊我的脖頸

在神經網路中

窒息到無法喊叫”

這是《惡靈附身》一代的主題曲, 作為彩蛋, 它也出現在二代的點唱機中。

歌詞很好地概括了遊戲的神髓:在惶惑中、在恍惚中、在驚恐中, 虛幻的場景無情而又無序地切換變化, 也許只是一個回頭的功夫就物換景移, 喘息未定的驚魂又將面臨新一波的驚悚戰慄,

心情如過山車般驚喜夾雜著絕望。

二代的故事同樣大多發生在大腦構築的世界中, 場景的翻覆變換在整個流程中依然屢見不鮮, 提醒著老玩家:《惡靈附身2》的確傳承了前代的衣缽。

我承認, 這段著實噁心到我了……

故事的劇情向前延續,

熟悉的場景閃回復現, 甚至那個每敲一下就可以敲出一罐什麼東西的自動販賣機還在, 可《惡靈附身2》仍然變了味道。 所有的改變似乎都在有意無意中削弱了恐怖的氛圍, 雖然追逐、躲藏和突發的驚嚇仍然無處不在, 可是那種被扼住喉嚨的窒息感已蕩然無存。 這就像看慣了日系恐怖片後再看美式恐怖片, 還是會被嚇到, 可是已經覺得沒那麼高明、也沒那麼值得回味了。

這也並不奇怪。 《惡靈附身2》的事實導演是個西洋人——John Johanas雖然參與過一代遊戲的視覺效果設計、擔綱了一代DLC的導演, 卻難以複製東洋人三上的鬼才氣質。 在《惡靈附身2》的宣傳中, 製作組有意地拿三上做背書, 在Steam的頁面上也赫然寫著“《The Evil Within 2》是遊戲製作人三上真司的最新恐怖生存遊戲巨作”,

多少能說明一些問題。

在牆上莫名其妙出現亂塗亂畫是這個系列愛用的手段之一

世界怎麼變美好了?

當你抱著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信念, 毅然決然準備投入到這場昏暗的天地, 來一場折磨的夢魘, 2代的開頭卻以一個亮色的開場把你對遊戲的觀感期待擊得粉碎。 這是完全不同於一代的視覺效果,它更像是一部好萊塢大片,色彩靚麗,可以盡可能地討好更多人,卻不似一代時候的cult片效果,粗礪,昏暗,很詭異卻也很帶感。

《惡靈附身2》複現了一些倍感親切的經典場景,比如護士小姐姐的服務台、升級用的刑椅、打“寶箱頭”的場景等,我們可以最直接地進行兩代之間的比較。視界更清晰了,世界也更美好了,但是很奇怪的是,我還是會不住地懷念曾經更混沌也更險惡的體驗。

老娘美嗎?!唇蜜試色試對了嗎?!

限於跨平臺的掣肘,一代作品的畫面表現非常普通,但是氣氛渲染很到位。沒有需要兼顧的老主機當拖油瓶,二代作品的畫質總算跟上了次世代的步伐。不過畫面稍顯油膩、動作也略顯僵硬,稍仔細觀察就能看到狗牙,主角的劉海像是被過多的髮膠封印,僵硬地掛在額頭。畫面比起一代的確有了飛躍式的進步,但比起同時期作品例如頑皮狗的神海,差距還是相當明顯(當然,這款遊戲並不是以追求畫質為己任的),在PS4乃至PS4 Pro中,偶有卡頓存在,雖然出現的情況不是很多,但足以說明遊戲的優化並不十分到位。

相機怪是二代中設計比較有趣的新怪之一

地圖也變得更廣闊了

有不少人說遊戲的一代是純線性玩法,到了二代加入了沙箱玩法。此話也不儘然。在一代中,那個怪物氾濫的村落,就已經是個迷你的箱庭了。在二代裡,合歡鎮等地區的地圖大了一些,駐留時間長了一些,也添加了少許支線劇情,但這樣的擴展是非常有限的,從總的方向說,《惡靈附身2》仍然是一本道遊戲。

這也許是《惡靈附身2》最惹眼的改變,也是最讓人可以聯想到其他遊戲的改變——線性地圖與半開放性地圖相結合讓人想起了《神秘海域4》,工作臺和零件讓人想起了《最後生還者》,暗殺時富有衝擊感的特寫畫面讓人想起了《最後生還者》,挨家挨戶搜刮零件就像是向B社自家的《輻射4》致敬……

《量子破碎》?……

所幸沙箱地圖仍然面積有限,因此在武器、資源和敵人的排布方面,可以看到製作組下足了心思,不會在跑圖中覺得無聊,更不會有“沉迷撿垃圾無心救女兒”的情況出現。但是在開闊的地圖中躲避和襲擊敵人,沒了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逼仄環境,也就沒有了令人窒息的壓抑感,以及無處可逃的絕望感。尤其是在白天的地圖中跑路,沒有悽惶也不怕受傷,每一步都踏得那樣堅定,心中充滿了陽光……

第九章開始,更多陰暗和封閉的環境,讓曾經的感覺一下子湧上心頭

故事講得更清楚了

講故事並不是三上擅長可能也不是他關心的,《惡靈附身1》重在刺激心臟,一個故事講得雲山霧罩,但是當最後主角逃出生天,離開病院,玩家長籲一口氣,內心是滿足的。

而二代不想再這樣不明就裡下去,他要把這個故事講圓講全,同時為下一步做好故事鋪墊,於是我們遇到的是播片多、參與度寥寥的開頭和結尾。

可能是播片中視覺張力最強的一幕

要讓一代已經被嚇尿的塞叔重返虎穴,沒有強有力的理由是無法說通的。於是劇本撰寫者綁架了他的妻子與女兒,用親情逼迫我們可憐的、腎虛的警探再度回歸。二代的劇本作家不是三上而是另有其人,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整個劇情忽然變得如此明白曉暢,當玩家對於自己身處於何種情況心中有了點(嗶)數以後,恕我直言,那種不明就裡的恐懼感也被沖淡了。

調諧電波是遊戲中經常出現的新玩法,剛開始指示過少,整了半天才弄明白

結語

在夜幕的掩護下小心翼翼,在回廊盡頭飄來的異響中戰慄,一根火柴燒掉一群敵人,一顆麥林幹掉一個boss,伴隨著迷魂的古典音樂,存檔獲得片刻喘息……曾經的《惡靈附身》成為無數抖M之魂的念念不忘。有一代的珠玉在前,我們不禁給予續作更高的期望。可是2代《惡靈附身2》的回歸讓這一小撮變態分子(包括我)失望了,它並沒有把我們想要的繼續發揚,而是選擇了更主流、更穩妥、更容易被接受的方式演進,方方面面都符合標準,無懈可擊,可是魅力反而因此削弱了幾分。

曾經的預告片讓人們充滿期待

戀愛中最讓人尷尬的事情是:你變了,而我沒變。《惡靈附身2》讓我們重新遇到了這樣的尷尬:你很好,可是,我好像沒有那麼愛你了。

這是完全不同於一代的視覺效果,它更像是一部好萊塢大片,色彩靚麗,可以盡可能地討好更多人,卻不似一代時候的cult片效果,粗礪,昏暗,很詭異卻也很帶感。

《惡靈附身2》複現了一些倍感親切的經典場景,比如護士小姐姐的服務台、升級用的刑椅、打“寶箱頭”的場景等,我們可以最直接地進行兩代之間的比較。視界更清晰了,世界也更美好了,但是很奇怪的是,我還是會不住地懷念曾經更混沌也更險惡的體驗。

老娘美嗎?!唇蜜試色試對了嗎?!

限於跨平臺的掣肘,一代作品的畫面表現非常普通,但是氣氛渲染很到位。沒有需要兼顧的老主機當拖油瓶,二代作品的畫質總算跟上了次世代的步伐。不過畫面稍顯油膩、動作也略顯僵硬,稍仔細觀察就能看到狗牙,主角的劉海像是被過多的髮膠封印,僵硬地掛在額頭。畫面比起一代的確有了飛躍式的進步,但比起同時期作品例如頑皮狗的神海,差距還是相當明顯(當然,這款遊戲並不是以追求畫質為己任的),在PS4乃至PS4 Pro中,偶有卡頓存在,雖然出現的情況不是很多,但足以說明遊戲的優化並不十分到位。

相機怪是二代中設計比較有趣的新怪之一

地圖也變得更廣闊了

有不少人說遊戲的一代是純線性玩法,到了二代加入了沙箱玩法。此話也不儘然。在一代中,那個怪物氾濫的村落,就已經是個迷你的箱庭了。在二代裡,合歡鎮等地區的地圖大了一些,駐留時間長了一些,也添加了少許支線劇情,但這樣的擴展是非常有限的,從總的方向說,《惡靈附身2》仍然是一本道遊戲。

這也許是《惡靈附身2》最惹眼的改變,也是最讓人可以聯想到其他遊戲的改變——線性地圖與半開放性地圖相結合讓人想起了《神秘海域4》,工作臺和零件讓人想起了《最後生還者》,暗殺時富有衝擊感的特寫畫面讓人想起了《最後生還者》,挨家挨戶搜刮零件就像是向B社自家的《輻射4》致敬……

《量子破碎》?……

所幸沙箱地圖仍然面積有限,因此在武器、資源和敵人的排布方面,可以看到製作組下足了心思,不會在跑圖中覺得無聊,更不會有“沉迷撿垃圾無心救女兒”的情況出現。但是在開闊的地圖中躲避和襲擊敵人,沒了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逼仄環境,也就沒有了令人窒息的壓抑感,以及無處可逃的絕望感。尤其是在白天的地圖中跑路,沒有悽惶也不怕受傷,每一步都踏得那樣堅定,心中充滿了陽光……

第九章開始,更多陰暗和封閉的環境,讓曾經的感覺一下子湧上心頭

故事講得更清楚了

講故事並不是三上擅長可能也不是他關心的,《惡靈附身1》重在刺激心臟,一個故事講得雲山霧罩,但是當最後主角逃出生天,離開病院,玩家長籲一口氣,內心是滿足的。

而二代不想再這樣不明就裡下去,他要把這個故事講圓講全,同時為下一步做好故事鋪墊,於是我們遇到的是播片多、參與度寥寥的開頭和結尾。

可能是播片中視覺張力最強的一幕

要讓一代已經被嚇尿的塞叔重返虎穴,沒有強有力的理由是無法說通的。於是劇本撰寫者綁架了他的妻子與女兒,用親情逼迫我們可憐的、腎虛的警探再度回歸。二代的劇本作家不是三上而是另有其人,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整個劇情忽然變得如此明白曉暢,當玩家對於自己身處於何種情況心中有了點(嗶)數以後,恕我直言,那種不明就裡的恐懼感也被沖淡了。

調諧電波是遊戲中經常出現的新玩法,剛開始指示過少,整了半天才弄明白

結語

在夜幕的掩護下小心翼翼,在回廊盡頭飄來的異響中戰慄,一根火柴燒掉一群敵人,一顆麥林幹掉一個boss,伴隨著迷魂的古典音樂,存檔獲得片刻喘息……曾經的《惡靈附身》成為無數抖M之魂的念念不忘。有一代的珠玉在前,我們不禁給予續作更高的期望。可是2代《惡靈附身2》的回歸讓這一小撮變態分子(包括我)失望了,它並沒有把我們想要的繼續發揚,而是選擇了更主流、更穩妥、更容易被接受的方式演進,方方面面都符合標準,無懈可擊,可是魅力反而因此削弱了幾分。

曾經的預告片讓人們充滿期待

戀愛中最讓人尷尬的事情是:你變了,而我沒變。《惡靈附身2》讓我們重新遇到了這樣的尷尬:你很好,可是,我好像沒有那麼愛你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