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周然委員:期待中醫藥唱響中國醫藥創新最強音

十九大報告從通篇來看, 不僅重申了中西醫並重方針, 而且指明了中醫藥發展道路, 這條道路就是在傳承基礎上的創新發展之路。

科技創新是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競爭的制高點。 在這場角逐中, 我們很慶倖中國不再落後, 更慶倖的是中醫藥沒有缺席。 美國媒體最近有一篇報導, 認為我國正走向全球科技舞臺中心。 在此進程中, 最出人意料的是屠呦呦以青蒿素研究向世界展示了中醫藥創新力量。

回望過去一百年, 從近代醫學界對中西醫匯通-中醫科學化的探索, 到新中國政府對中西醫結合-中醫現代化的推進,

都是想為中醫藥發展注入創新活水。 青蒿素研究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但這只是一波微瀾, 掀不起中醫藥創新巨浪。 源頭不掘, 何來滾滾活水?在我看來, 只有從中醫理論創新上進行突破, 才能開掘出中醫藥創新的源頭活水。

中醫學經過幾千年的創新發展, 為我們解釋生命現象和解決醫學問題提供了一個理論體系。 但在中西文明衝突、傳統文化轉型中, 中醫理論遭到強烈抨擊, 陷入百年沉寂。 在這一百年裡, 現代科學憑藉理論上的重大突破, 加速更新對生命現象的解釋能力, 據此尋求對醫學問題的解決方案, 一路高歌猛進。 乘著當前中醫藥事業振興發展的大好時機, 我們應在批判地繼承中醫理論體系的基礎上,

辯證地綜合現代科學技術, 加快推進中醫理論的新開展。 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 我們能用中醫理論的大突破掀起中醫藥創新的大浪潮, 用中醫藥唱響中國醫藥創新最強音。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山西省科協主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