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雨天船游京杭大運河

到杭州的第一天, 陰天早就安排好去游京杭大運河的計畫了, 因為當天是9月30號還是上班工作日, 而杭州的要作日每天都有水山巴士通行大運河, 票價只收才3元, 而節假日就會停運水上巴士, 改只通遊船, 而同樣的線路節假日要收80元的船票, 本著窮遊能省則省的原則, 所以我們9月30號早早就來到濮家站等水上巴士的到達, 準備坐去京杭大運河終點站拱宸橋, 然後游小河直街。 水上巴士站坐水山巴士1號線(濮家站—拱宸橋)其中有幾個網站可停靠上岸, 艮山門、武林門、信義坊、拱宸橋, 游程一個小時,

可是原本的陰天, 卻在上船不久後就開始下雨, 而且越下越大, 真是貴人出門招風雨的勢頭, 不過對於我們這些樂觀人士來說, 下雨就更有煙雨江南的感覺了。 現在介紹一下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運河。 北起北京(涿郡), 南到杭州(余杭), 經北京、天津兩市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 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全長約1794公里, 開鑿到現在已有785年的歷史。 京杭大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 它和萬里長城並稱為我國古代的兩項偉大工程, 聞名於全世界。

拱宸橋, 東連麗水路、台州路, 西接橋弄街, 連小河路, 是杭城古橋中最高最長的石拱橋。 拱宸橋東西橫跨大運河, 是京杭大運河到杭州的終點標誌。

始建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 清光緒十一年(1888年)重建, 中間幾經興廢。 該橋全長92米, 橋身用條石錯縫砌築, 上貫穿長鎖石, 橋面呈柔和弧形, 為三孔薄墩石拱橋, 縱聯分節並列砌築。 橋形巍峨高大, 氣魄雄偉, 是杭州城區最大的一座石拱橋, 同時也是拱宸橋地區的標誌性建築物拱宸橋對於杭州的意義卻不一般。 很久以前, 返鄉的杭州人在看到這座古橋後, 總會不

由自主地坦然和興奮起來。 這座橋, 便是古運河杭州終點的標誌了。 遠走他鄉的遊子見到故鄉熟悉的小橋迎面而來時, 總是會生出許多的欣慰和感慨。

如今, 古橋在幾經修整後依然是行人往往來來。 走上高陡的橋面, 望運河長去, 拱宸橋就如同一個維繫點,

它將整條騰龍系於杭州這片土地, 裡面是家、是根, 外面則是一片闖蕩的世界。 現拱宸橋邊有扇, 刀, 傘博物館與運河博物館。

小河直街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杭州市北部, 地處京杭大運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河交匯處。 東臨小河, 西臨和睦路, 南臨小河路, 北臨長征橋路。 小河直街歷史文化街區以小河直街為中心, 沿運河、小河分佈的民居和航運設施整體風貌和空間特徵仍基本保存, 具有一定的規模, 在杭州市歷史文化街區中應屬於整體傳統風貌較為完整的街區之一。 街區真實地反映了清末、民國初年運河沿線下層人民的生活環境, 保留著一定數量的歷史建築, 其建築特色、街巷風貌、運河航運遺跡仍然保留著獨特的風貌。

小河直街的歷史可追溯到南宋時期, 當時小河地區因運河而興, 成為重要的貨物水陸轉運地。 到清朝, 小河地區已十分繁華, 孵坊、酒肆、米店、倉庫林立。 現在, 這裡的建築是民國時期改建而成的, 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民居特色, 現在很多民宿都開到這裡。

杭州小河直街, 位於拱墅區, 麗水路對面小巷中, 76路公車在長征橋邊, 是一個不太聞名的街巷, 至今依然保持著古色古香的歷史色彩, 鬧中取靜, 閒散自由的好去處, 相信很多人在這裡會讀到自己期盼純潔的夢想, 也有人會感到什麼也不為, 只為來走走, 散散心而已。 這條小河直通京杭大運河, 這裡很安靜, 靜得你仿佛穿越到另一個世界, 滿目不是繁華而是簡簡單單,

而是夢中渴求的閒適……

津ICP備05004140號-10 ICP證 津B2-20110106 天津信一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津ICP備05004140號-10 ICP證 津B2-20110106 天津信一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