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深度思考:讓孩子學會敬畏死亡,才會有更好的成長

近期有條新聞, 刷爆了朋友圈。

成都一中學發生了一件很讓人吃驚的事情, 一場集體“葬禮”在七中萬達學校的體育館裡舉行, 54名初一學生身邊放著自己寫下的墓誌銘, 他們靜靜地躺在地板上, 戴著眼罩躺倒, 現場放著哀樂, 體驗著“死亡”地滋味。 實際上這是學校德育大課堂的一項, 整個課程的設置長達1個半小時, 有20分鐘的“死亡”體驗。

這些課堂, 有必要嗎?我想說的是:有必要, 很有必要!

老師介紹說這項活動是為了讓同學們“對死亡有思考, 才能更好的認知生命的價值。

同時, 從長遠的角※度而言, 學生通過課程體驗, 引發學生對生命的思考和關注等, 同時學會敬畏並珍惜生命”。

現在的小孩對生命的敬畏性如何呢?

2017年9月19日, 河北省保定市蠡縣, 一12歲小孩因被學校開除而上吊自殺。

2016年2月25日晚, 武漢市一15歲學霸女孩跳樓身亡, 從18樓家中跳下當場殞命。 據瞭解, 女孩成績一直很好, 疑因去年期末考試不理想, 離目標差幾分想不開, 產生極端行為自殺。

2016年1月17日下午15時30分左右, 山西省晉城市龍鳳苑社區(經濟適用房)7號樓3單元1403室, 一10歲男孩兒跳樓自殺, 自殺原因系其寫作業被母親訓斥後, 在半夜稿紙上寫遺書後跳樓,

目前該男孩兒因搶救無效死亡。

2016年1月26日上午, 江蘇省連雲港東海中央花園社區內, 一16歲學生跳樓身亡。 據圍觀者講訴:孩子跳樓原因疑似是因為學習上的壓力太大, 導致一時想不開, 有了輕生的念頭。

2016年1月23日早上7點左右, 家住成都錦江區蓮桂西路168號一社區的13歲女孩婷婷(化名)被發現墜亡在社區2樓平臺, 疑似自己從16樓家中跳下。 而今天, 正好是婷婷所在學校報到的日子, 有婷婷家屬懷疑, 是學校學業壓力過大。

2016年1月12日下午3時許, 濟南市曆下區西蔣峪和苑社區某居民樓, 一名八歲小女孩從8樓家中跳樓身亡, 疑似因學習不好被批評而一時想不開。

觸目驚心的自殺事件, 每一曝光都讓人們悲慟不已。 一個個年紀輕輕的生命,

本該享受快樂的童年時光, 卻選擇了走向不歸路。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 每個年紀都有對死亡不同的定義, 不同的思考。 也許你十五歲還在無所畏懼, 天不怕地不怕, 但當你到了25歲經歷過周圍好多人的生老病死, 你就會發現, 原來死亡是這麼脆弱, 不堪一擊。

你都要開始尊重生命了, 難道不要讓孩子早點學會敬畏生命嗎?

有這麼一個故事:

教孩子寫的第一個字, 就是“死”字。

五歲的孩子也忽然問我:媽媽, 你什麼時候死?

我說:等媽媽老到不能動了, 就會死的。

孩子又問:那死了, 你去哪兒呢?

我說:去天堂。

孩子又問:天堂在哪兒呢?

我答道:天堂是一個很遙遠的地方。

孩子又問:那裡很美嗎?

我說:是的, 天堂非常美, 而且沒有憂傷。

結果孩子說道:那我也要去, 看看天堂有多美!

相信有不少人是這樣教育孩子的吧, 為了消除孩子對死亡的恐懼, 過分的去美化“天堂”, 竟然讓自己的孩子產生了對“死亡”的嚮往, 這談得上敬畏嗎?如果孩子因此而漠視生命的可貴, 父母估計就是罪魁禍首了吧。

如何讓孩子更好的敬畏生命呢?

一,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很重要

其實在家庭中,關於生與死的話題,是不需要對孩子們刻意隱藏的的。死亡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毫無準備。讓孩子瞭解生命的由來與歸屬,才能解答孩子對死亡的困惑,疏導負面的情緒,幫助他們形成對疾病、衰老和死亡的正確認知。孩子的提問,一定不要逃避或者拒絕。十幾歲的年紀本來就是對任何事物充滿著未知的時候,你的刻意回避會更加勾起孩子的興趣,增強他們對死亡的神秘感。其實家長不用太恐懼,實事求是的告訴孩子,培養生命可貴的意識。

學校死亡教育在中國還沒有實施過,美國死亡教育已經很普遍了。學校會組織孩子們來到為絕症患者提供臨終服務的場所,對即將離世者表示深深的尊重。他們將鮮花瓣撒在臨終者的床上,並勇敢地握住處於彌留之際的老人或病人的手,向他們送上祝福的話,在愛心滿溢中,微笑著目送他們告別人世。人人都擁有生命,生命的一次性和獨立性告訴我們生命是至高無上的!

這樣的教育很重要,要讓孩子有這樣的意識:我們首先必須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應該珍惜別人的生命!但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珍惜生命,發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享受生命的快樂和幸福。甚至有許多人不懂得生命的真諦,不僅不享受生命,反而常常製造戕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悲劇。事實證明,只有正視死亡,尊重死亡,才能更好的理解生命,從而尊重生命,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道理其實很簡單,但是如何進行死亡教育,培養正確的生命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需要更多的技巧和耐心,需要我們每一位元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智慧。

二,別給孩子太大壓力了。

這是江蘇南通一12歲女孩墜樓身亡留下的遺書。據瞭解,女孩兒父母平時對孩子的學業要求嚴格,還不太工整的字體寫出這樣的話:“我恨你們,把我的作業都撕了吧。”

現在望子成龍的心情在某些家長面前顯得太急躁了,恨不得將自己年輕時候未完成的夢想,都要去交給自己的孩子去實現,近乎苛刻的家庭教育,近乎完美的生活要求,小小的年紀都背負著難以承受的壓力。而且,繁重的課後作業加上只是為了考試而學習的書本,嚴重影響了孩子們的天性,那裡還有發展自己的興趣可言。

家長們都應以此為戒,孩子的學習成績與未來發展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是一味的強調成績的重要性,逼迫孩子不停地學習,只會讓孩子的身心遭受傷害。長久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愛,孩子就容易產生放棄生命的想法。

泰戈爾說: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當孩子們明白,出生到死亡是每個人必然要經歷的過程,誰也不可能長生不老;TA才有可能明白:生死是個嚴肅的事情,只可順應,不可遊戲。

人總要長大,孩子懂得了死,也就明白了生。死都不怕,生又何懼!

有一天孩子遇到了挫折,也許還好沒放棄,也許會努力到無能為力,也許會獨自神傷……

然,好好照看自己的生命,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如何讓孩子更好的敬畏生命呢?

一,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很重要

其實在家庭中,關於生與死的話題,是不需要對孩子們刻意隱藏的的。死亡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毫無準備。讓孩子瞭解生命的由來與歸屬,才能解答孩子對死亡的困惑,疏導負面的情緒,幫助他們形成對疾病、衰老和死亡的正確認知。孩子的提問,一定不要逃避或者拒絕。十幾歲的年紀本來就是對任何事物充滿著未知的時候,你的刻意回避會更加勾起孩子的興趣,增強他們對死亡的神秘感。其實家長不用太恐懼,實事求是的告訴孩子,培養生命可貴的意識。

學校死亡教育在中國還沒有實施過,美國死亡教育已經很普遍了。學校會組織孩子們來到為絕症患者提供臨終服務的場所,對即將離世者表示深深的尊重。他們將鮮花瓣撒在臨終者的床上,並勇敢地握住處於彌留之際的老人或病人的手,向他們送上祝福的話,在愛心滿溢中,微笑著目送他們告別人世。人人都擁有生命,生命的一次性和獨立性告訴我們生命是至高無上的!

這樣的教育很重要,要讓孩子有這樣的意識:我們首先必須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應該珍惜別人的生命!但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珍惜生命,發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享受生命的快樂和幸福。甚至有許多人不懂得生命的真諦,不僅不享受生命,反而常常製造戕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悲劇。事實證明,只有正視死亡,尊重死亡,才能更好的理解生命,從而尊重生命,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道理其實很簡單,但是如何進行死亡教育,培養正確的生命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需要更多的技巧和耐心,需要我們每一位元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智慧。

二,別給孩子太大壓力了。

這是江蘇南通一12歲女孩墜樓身亡留下的遺書。據瞭解,女孩兒父母平時對孩子的學業要求嚴格,還不太工整的字體寫出這樣的話:“我恨你們,把我的作業都撕了吧。”

現在望子成龍的心情在某些家長面前顯得太急躁了,恨不得將自己年輕時候未完成的夢想,都要去交給自己的孩子去實現,近乎苛刻的家庭教育,近乎完美的生活要求,小小的年紀都背負著難以承受的壓力。而且,繁重的課後作業加上只是為了考試而學習的書本,嚴重影響了孩子們的天性,那裡還有發展自己的興趣可言。

家長們都應以此為戒,孩子的學習成績與未來發展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是一味的強調成績的重要性,逼迫孩子不停地學習,只會讓孩子的身心遭受傷害。長久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愛,孩子就容易產生放棄生命的想法。

泰戈爾說: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當孩子們明白,出生到死亡是每個人必然要經歷的過程,誰也不可能長生不老;TA才有可能明白:生死是個嚴肅的事情,只可順應,不可遊戲。

人總要長大,孩子懂得了死,也就明白了生。死都不怕,生又何懼!

有一天孩子遇到了挫折,也許還好沒放棄,也許會努力到無能為力,也許會獨自神傷……

然,好好照看自己的生命,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