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補償標準出爐:農田被徵收,能拿多少補償?村民們瞭解嗎?

點擊右上方紅色字體, 關注:農愛邦, 瞭解農村熱點資訊!

據瞭解近年來, 我國各地農村地區為了搞新農村建設, 修路也可以說是修的熱火朝天, 不少農田都紛紛為要修的公路大讓其道。 那麼既然因修路而佔用部分耕地在所難免, 對於因修路而喪失土地的農民來說可以獲得多少占地補償?

第一, 要明確土地補償款的組成成分, 它是由土地補償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青苗費以及安置補助費構成。

第二, 土地補償費, 是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產值的6到10倍。

第三, 青苗補償標準分兩類, 一類是針對剛剛播種的農作物, 按季產值的三分之一補償工本費;一類是對於成長期的農作物, 最高按一季度產值補償。

第四, 安置費用根據人頭來算的, 每個人的補助標準是該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產值的4到6倍。

第五, 土地附著物補償費是指關於土地的配套設施, 以及建築物, 按照標準給予拆遷和遷移補償費用。

那麼對於征地補償款該如何分配?主要有以那下三種模式?

第一種:按照“誰的耕地被占、補償就給誰”的原則, 一次性發放補償款。

第二種:按照當地工業占地的標準(800/畝/年)補償給占地的農戶, 直到第二輪承包期結束, 以後再看情況發放;

第三種:利用這筆補償款, 改造荒溝平整土地, 流轉出去開發成現代生態農業觀光園和生態養殖基地。

備註:不同模式的選擇, 就在於眼前利益、長遠利益之間的取捨, 不過目前是停留在以尊重小組成員意見為准的階段,

多採取第一種模式。 以上是農愛邦查找的一些有關對於征地補償, 你們的看法是怎麼樣的呢?瞭解更多相關資訊, 請關注:農愛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