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365黨網故事匯」董必武誠懇相待黨外人士

董老與黨外民主人士的交往很多, 他很注意禮節, 不卑不亢, 主動熱情, 團結教育。 他經常對身邊的同志說, “我們是共產黨, 在民主黨派面前不能妄自尊大。

“還是董老說得對”

董老與民主人士交往, 不搞表面上客客氣氣的一套, 遇到問題, 對事不對人, 認真討論, 甚至爭論, 他善於接受別人的意見, 又不遷就唯諾。 有一次, 董老與沈鈞儒爭論, 言語直率, 但誠懇純樸, 沈老最後說, 還是董老說得對。

董老處處民主, 對人總是很尊重, 總是想到讓黨外人士, 發揮積極性, 讓他們心情舒暢, 顯露才華。 有一次, 他讓秘書把一個工作報告送給黨外負責同志審閱,

特意交代, 有的人年紀大了, 工作也忙, 寫書面意見不方便的話, 要一一登門拜見, 聽取意見。 意見回饋回來了, 董老特別高興, 對工作人員說:“修改意見我仔細看過兩次, 絕大多數都可採用。 ”張奚若只改了一個字, 董老說, 這不是一字之師嗎?

董老在工作中從來不搞“一言堂”。 有一次, 政法委員會機關搬家, 董老也要秘書們分別向黨外領導同志徵詢意見, 是否可行?就連很具體的政法學會何時開會好, 也要囑咐工作人員一一徵詢黨外行政領導的意見。

宴請黨外人士:家常菜加“保健菜”

董必武廣交黨外朋友, 問寒問溫, 對他們的工作和生活關心備至。 但董老請客, 也從來不搞疊床架屋的菜肴,

禮數到了, 情義到了, 即可。

1955年, 謝和賡、王瑩從美國回到祖國, 一路上波折重重, 暫時先在北京招待所入住。 董必武在百忙中抽出時間來接見他們, 專門“宴請”, 也只是在平常的飯菜中添加了三個被他稱之為“保健菜”的普通蔬菜。 見他們沒有穿大衣, 便關切地詢問:“冷不冷?衣服夠不夠禦寒?在招待所中的生活怎麼樣?是否適應北京的天氣?”還說:“現在你們已經回到自己的家中了, 生活上有什麼需要的, 盡可以向組織報告。 ”董老還鼓勵王瑩搞好創作, 特別是把在美國的遭遇抓緊寫下來, 以免時間久了, “冷了氣”。

上世紀60年代, 王瑩寫出了長篇小說《寶姑》, 並著手創作《兩種美國人》, 有人有意見, 認為王瑩應該寫工農兵, 應該去深入生活,

董老知道後, 有針對性地發表意見說, 王瑩目前身體有病, 不能到基層體驗生活, 深入生活, 怎麼能期望一下子就寫出工農兵題材的東西?應該實事求是, 先把已有的兩三種初稿和英文譯文的《寶姑》和已有生活經驗的《兩種美國人》完成以後, 等健康情況允許再到基層深入生活, 有了生活積累之後再計畫寫工農兵題材的作品, 否則, 就只能坐著等待、冥思苦想去寫新的工農兵題材的東西, 而放棄已有把握、已有素材、已有生活積累、已有藝術實踐、熟悉了、認識了的東西, 不去完成它, 這不免是一種空想的、守株待兔的、坐失良機的愚笨辦法。

在董老鼓勵關懷下, 王瑩消除了顧慮, 按照原定計劃寫書稿, 到“文革”前夕, 王瑩終於將兩部書稿寫成了,

王瑩為此專門寫了一封信給董老的夫人何連芝, 表達對董老的感激之情, 信的末尾是兩句詩:思源“兩書”念董老, 無限深情永難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