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考語文課堂|有關語言修辭的題型

有關語言修辭的題型

描繪類

提問方式: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或:文章的某個句子說成另一個句子好不好?為什麼?

答題模式:不行。 因為該詞生動具體(形象、準確)地寫出了+對象+效果, 換了後就變成+不好的效果。 或:不行, 因為該詞比另一詞的感情更強烈(或該詞比另一詞更切合物件的性格特徵)。

答題示例:山間林密, 泉隱其中, 有時, 泉水在林木疏朗處閃過亮亮的一泓, 再向前尋, 已不可得。 那半含半露、欲近故遠的嬌態, 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時, 常常繞我膝下的愛女。 每見我伸手欲攬其近前, 她必遠遠地跑開, 仰起笑臉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顧, 她卻又悄悄跑近, 偎我腰間。 好一個調皮的孩子!(節選自謝大光《鼎湖山聽泉》)

問:“好一個調皮的孩子”, 為什麼不說成“真是可愛的孩子”?

答:因為“好一個”比“真是”感情更強烈, “調皮”比“可愛”更切合愛女的性格特徵。

結構類

提問方式:某兩個或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答題模式:不能。 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由淺入深、由表入裡、由現象到本質)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係(3)這些詞是遞進關係, 環環相扣, 表達了……

答題示例:“記住:想佔便宜的人, 往往占不到便宜!”父親指著碗裡的荷包蛋告誡兒子……“記住, 想佔便宜的人, 可能要吃虧!”父親指著蛋教訓兒子說……“不想佔便宜的人, 生活也不會讓他吃虧!”父親意味深長的對兒子說。 (節選自《荷包蛋》)

問:文中的“告誡”“教訓”“意味深長”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答:不能。 因為文中這三個詞語是遞進關係, 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關愛之情。

修辭類

提問方式: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這樣寫在表達上有什麼好處?

答題模式:確認修辭手法+修辭本身的作用+結合句子語境

1. 比喻、擬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物件+特性。

2. 排比:有氣勢, 加強語氣, 一氣呵成;層層鋪開, 逐步擴大, 對點明主旨起強化作用等;強調了+物件+特性

3. 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4. 設問:引起讀者對+物件+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 反問:強調, 加強語氣等;

6. 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答題示例:兩千多年前的這個關於知音的傳說, 已經深深地珍藏在無數華夏子孫的心坎裡, 有時發出細微的聲響, 讓人們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時卻又像颶風似地咆哮, 催促人們趕快付諸行動。 神往和渴求充滿了崇高友誼的知音, 是一種多麼純潔而神聖的情操。 (節選自2002年全國卷《話說知音》)

問:怎樣理解這一段中“有時發出細微的聲響, 讓人們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時卻又像颶風似地咆哮, 催促人們趕快付諸行動”的表達作用?

答:此處運用了比喻、比擬的修辭手法, 形象生動地表達了知音的傳說帶給人們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