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聲音|“鄉村振興”將讓“湘村”迎來巨變——我省市州基層幹部群眾熱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習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讓農業大省湖南備受鼓舞。 連日來, 湖南基層幹部群眾展開熱議,

一致認為:黨中央一直以來十分重視“三農”工作,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 充分體現了黨中央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了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將會讓農村迎來巨變。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講到了農民心坎上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講到了農民的心坎上, 我們要早做計畫, 抓緊行動。 ”10月21日清晨, 冷水江市禾青鎮黨委書記劉頌聰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 帶著值班幹部來到爐竹村走訪, 傳達會議精神、謀劃村級建設。

爐竹村位於資水沿岸, 曾是冷水江出名的“窮山窩”。 黨的十八大以來, 依託新農村建設, 村裡修通了6米寬的通村公路, 建了文化廣場、村級組織活動中心, 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和自來水管道, 還辦起了占地418畝的澤巨集農業基地,

發展旅遊觀光和生態種植業, 50余位元農民成了基地的“上班族”。 村黨支部書記劉雲中遇見記者興奮地打開話匣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得好, 將為村裡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 不能坐等政策當懶漢。 ”

“報告中提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 這樣的好政策使農民高興, 讓大家吃了定心丸, 將有利於促進鄉村的振興。 ”這兩天, 十九大報告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容, 在藍山縣舜源街道引起了強烈反響, 雷家嶺村支書雷統優無比興奮地向記者暢談感想。

雷家嶺村的雷興開是貧困戶。 2015年, 村裡生態農業種養專業合作社與他簽訂20年土地流轉合同, 他以前荒蕪的3畝水田立刻“變”出了現錢,

合作社每年給他分紅1200元, 並以每年5%幅度遞增。 夫婦倆到合作社務工, 一個月掙6000余元, 富起來的雷興開逢人就誇黨的政策好。 雷興開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後, 我們農村一定會更美, 農民的生活會更富裕。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大家加油幹

“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為我們農村描繪了一幅宏偉藍圖”“振興鄉村, 離不開產業支撐, 要進一步發展好村裡的休閒旅遊業”“全村脫貧後要加快追趕富裕村, 這需要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幹”……10月21日, 省級貧困村郴州市蘇仙區飛天山鎮兩江口村組織黨員幹部認真學習党的十九大報告精神, 大家討論最多的, 是如何進一步把村裡振興起來。

“十九大之後,

在利好政策助推之下, 中國的農村又將會迎來一次歷史性變化。 ”郴州市農委主任李建軍表示,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貴在落實、重在行動, 郴州市今年圍繞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出臺了專門的實施意見, 重點要建設十大農業產業集群、十大農業產業帶、十大農業優勢產業、十大農產品知名品牌等“九個十”工程。

“振興鄉村, 對桂東縣來說, 首先是要打贏脫貧攻堅戰。 ”桂東縣委書記譚建上說, 為實現今年全面脫貧的目標, 桂東縣立足當地“養生天堂、避暑勝地”優勢, 發展全域旅遊, 對全縣102個村的旅遊資源進行科學整合, 按照“一村一景”規劃12個村為一類旅遊扶貧示範村、35個村為二類旅遊扶貧村、55個村為旅遊扶貧服務村;投入100億元建設100個生態旅遊專案,

這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了堅實基礎。

衡陽市珠暉區堰頭村村委會主任鄧洪濤介紹, 近3年來, 村裡大力實施“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梨花產業村”“生態旅遊村”三大工程, 這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謀而合。 現在, 許多農民搞起了鄉村旅遊, 建民宿、辦農家樂, 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相信, 十九大之後, 農村創業環境將比以往更加優越, 我們這批‘農二代’也應該順勢作為, 為振興鄉村出一份力。 ”鄧洪濤充滿信心地告訴記者。

寧鄉縣歷經鋪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副書記、主任張慧明認為, 歷經鋪街道緊靠長沙城區, 有5個村、4個社區, 是甯鄉對接長沙的橋頭堡, 應抓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契機, 先行一步大膽地闖。 “我們已開始積極謀劃,要在總結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上,加大改革舉措,尋求鄉村建設上的再突破,為長沙乃至全省探索經驗。”

永興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曹玉春認為,振興鄉村需要從鄉村人才隊伍振興上下功夫。該縣建立了幹部綜合研判資訊資料庫,通過常態化採集、精細化分析、合理化運用等方式,精准“識別”幹部,把優秀人才向基層傾斜,並強化基層黨組織和農村實用型人才建設。“我們今後要加大這方面工作力度,為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貢獻力量。”曹玉春說。

來源 | 湖南日報

編輯 | 歐陽伶亞

“我們已開始積極謀劃,要在總結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上,加大改革舉措,尋求鄉村建設上的再突破,為長沙乃至全省探索經驗。”

永興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曹玉春認為,振興鄉村需要從鄉村人才隊伍振興上下功夫。該縣建立了幹部綜合研判資訊資料庫,通過常態化採集、精細化分析、合理化運用等方式,精准“識別”幹部,把優秀人才向基層傾斜,並強化基層黨組織和農村實用型人才建設。“我們今後要加大這方面工作力度,為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貢獻力量。”曹玉春說。

來源 | 湖南日報

編輯 | 歐陽伶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