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氣分病症的臨床治療「356期」

今日練習

李某, 男, 36歲。 患慢性痢疾多年, 屢治不愈。

症見:大便下痢, 有紅白粘液, 裡急後重, 每日3~4次, 伴腹滿, 疼痛拒按。 脈弦有力, 舌質絳,

苔黃。

處方:__湯。

服藥後下利日漸輕緩。

答案下期公佈

上期答案: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

注:答案非唯一, 僅供參考

上一期:太陰脾寒肝膽鬱熱案【355期】

上期原醫案

董某, 女, 49歲。

周身皮膚腫脹, 隨按隨起而無凹陷。 腹部脹滿尤為明顯。 更有奇者, 肚臍周圍出現如栗子大小包塊十餘個, 按之軟, 隨按而沒, 抬手叉起。 腹部皮膚發涼, 間或噯氣上逆, 面色黧黑不澤。 脈沉無力, 舌苔白。

該證病名為“氣分”, 屬寒邪內搏氣機所致。

桂枝9克, 生薑15克, 大棗10枚, 炙甘草6克, 麻黃6克, 細辛4.5克, 附子9克, 川椒3克。

服三劑後腹中氣動有聲, 矢氣甚頻, 膚脹隨之消減, 臍周之包亦消。

但腹中脹滿尚未盡愈, 改方用李東垣寒脹中滿分消湯三劑而愈。 (劉渡舟醫案)

學習經典

《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師曰:寸口脈遲而澀, 遲則為寒, 澀為血不足。 趺陽脈微而遲, 微則為氣, 遲則為寒。 寒氣不足, 則手足逆冷, 手足逆冷, 則營衛不利, 營衛不利, 則腹滿脅鳴相逐;氣轉膀胱, 榮衛俱勞;陽氣不通, 即身冷, 陰氣不通即骨疼;陽前通則惡寒, 陰前通則痹不仁, 陰陽相得, 其氣乃行, 大氣一轉, 其氣乃散, 實則失氣, 虛則遺溺, 名曰氣分。

氣分, 心下堅, 大如盤, 邊如旋杯, 水飲所作, 桂枝去芍加麻辛附子湯主之。

各家論述

《金匱要略論注》:藥既用桂、甘、薑、棗以和其上, 而複用麻黃、附子、細辛少陰的劑以治其下, 庶上下交通而病癒, 所謂大氣一轉, 其氣乃散也。

《古今名醫方論》引柯琴:用附子、姜、桂以生陽之氣, 麻黃、細辛以發陽之汗,

甘草、大棗以培胃脘之陽, 使心下之水飲外達於皮毛, 必如蟲行皮中, 而堅大如盤者始散。

——END——

推薦閱讀

如何治療中醫學中的苔膩不渴、上熱中虛?【244期】

陰虛濕熱、小便不利如何調理【246期】

溢飲的臨床治療【247期】

驚恐失語、飲食不進、精神呆滯一副就解決【245期】

消渴病的症狀與治療方法秘笈【243期】

✎版權申明: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版權, 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郵箱:tougao@yichengyoudao.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