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智慧解密騰訊內部機制:為什麼要給員工發100個月月薪的年終獎?

細分市場 獨享藍海

胡潤百富榜

就在不久前, 2017年的胡潤百富榜正式發佈, 讓人意外的是, 這會弄個“全球最大年會”, 那會建個“達摩院”的馬雲反而輸給了安安靜靜、一言不發的馬化騰,

而讓馬化騰資產暴漲的最大原因正是打造了社會級現象遊戲《王者榮耀》。 這款遊戲的用戶數量超過了2億, 60億的年營收超過了3079家A股公司的總和, 僅這款遊戲的表現就讓騰訊今年的股價足足上漲了60%。

引擎之心

劉軍老師

為什麼市面上那麼多手機遊戲, 只有《王者榮耀》才有這樣的影響力?劉軍老師說過:“老闆做戰略的核心在於定位。 ”定位好壞決定了產品的成就高低, 為什麼《王者榮耀》要增加社交的功能?因為《王者榮耀》一開始定位是MOBA(多人線上戰術競技)類手機遊戲,

但當時市面上同類產品太多了, 所以一直表現平平。 而當騰訊將他自身“社交”的優點結合到其中的時候, 就變成了一種微創新, 這種微創新也使得《王者榮耀》成為社交MOBA類手遊這個細分市場的開拓者, 獨享了開闢藍海的豐厚回報。

名利雙收 人才歸心

很多人都認為這款遊戲的誕生是騰訊繼QQ和微信之後第三款影響了社會, 影響了世界的產品, 這從某種程度上肯定了《王者榮耀》的成功, 但其實在這背後除了運氣和平臺帶來的加成之外, 更多的是項目組的努力。

有努力, 有業績, 自然也就有回報, 馬化騰從不虧待這樣的有功之臣。 去年盛傳一個消息:《王者榮耀》團隊在2016年的年終獎人均為140萬元, 最低分紅60萬元,

核心員工甚至分到了290萬元。 而“《王者榮耀》之父”姚曉光, 2016年的績效獎勵甚至高達2億元。 這並非馬化騰第一次這樣獎勵員工了, 早在2014年, 騰訊《英雄聯盟》團隊也被傳出發放了高達60個月薪水的年終獎的傳言, 平常月薪是2萬的員工, 年終獎可以拿到136萬。

網友評論

而不久前, 脈脈上就傳出了《王者榮耀》項目組今年的年終獎是120個月的月薪, 儘管很快就被官方以“時候未到”的理由澄清了, 但還是有不少人認為這次的傳言就算是真的也不奇怪。 因為早在今年6月中旬就有消息稱, 王者榮耀團隊領到82個月工資的年終獎。 甚至在同一個月裡, 香港有媒體報導姚曉光用9800萬港幣在香港買下了一棟2064平方英尺(約193平方米)的豪宅, 一時成為業界內八卦的對象。

為什麼製作《王者榮耀》的天美L1工作室不自己獨立而選擇為騰訊工作呢?為什麼像姚曉光那樣的人才甘心留在騰訊呢?

劉軍老師

答案顯而易見,員工到公司上班無非為了“名”和“利”,騰訊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通過設計了非常完整的員工等級制度滿足了員工在“名”方面的需求,員工可以選擇專業路線或者管理路線提升自己的級別,並且每年都有兩次考核的機會。而在“利”方面,騰訊則是提供了在業界中非常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同時還有各種其他獎勵,除了上面提到的年終獎之外,還有“名品堂”獎項,獲獎的團隊除了在年會上會進行表彰之外還會獲得1億元人民幣的獎勵。

建立機制 激發活力

馬化騰曾經在香港大學舉辦了一場創業演講,演講中講述了一段秘密:微信在誕生之前,在騰訊內部有三個團隊在同時在做這個項目,主要競爭者為張小龍的e-mail團隊和手機QQ團隊。這幾個團隊都在同時研發基於手機的通訊軟體,每個團隊的設計理念和實現方式都不一樣,最後微信受到了更多用戶的青睞,所以張小龍成為了最大的功臣。

張小龍

這一點正是馬化騰的經營智慧:很多公司做產品的時候往往會直接定義產品的屬性,比如黑色或者白色,但是他發現,互聯網產品的定義是由使用者投票決定的。所以在一開始,騰訊不會定義產品是黑還是白,而是有一個灰度的週期。在這個灰度週期裡,讓用戶的口碑決定它是生是死,是白還是黑。所以也就有了三個團隊分開製作一個專案的情況,不同專案組製作的產品肯定有很大的不同,通過將這三個產品投放到內部進行測試,由內部員工來評判決定最後的勝者。

馬化騰

騰訊並沒有認為這種做法是浪費資源,因為沒有競爭就意味著創新的死亡。而且即使最後有的團隊在競爭中失敗,但它依然是激發成功者靈感的源泉。微信在贏得內部的勝利後,其他幾個相似項目的優點也被吸收到當中,從而讓微信變得更強大,更優秀。

經營智慧 升級思維

像騰訊那樣的高新企業都需要有機制來刺激內部不讓內部僵化,何況是那些已經存在了40年50年的企業?劉軍老師說過:“沒有傳統企業,只有傳統的思維。”企業的好壞與管理者的思維息息相關,時代在變,潮流在變,管理者的思維卻一成不變,這樣只會導致企業被時代淘汰,被潮流拋棄。

劉軍老師

劉軍老師

答案顯而易見,員工到公司上班無非為了“名”和“利”,騰訊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通過設計了非常完整的員工等級制度滿足了員工在“名”方面的需求,員工可以選擇專業路線或者管理路線提升自己的級別,並且每年都有兩次考核的機會。而在“利”方面,騰訊則是提供了在業界中非常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同時還有各種其他獎勵,除了上面提到的年終獎之外,還有“名品堂”獎項,獲獎的團隊除了在年會上會進行表彰之外還會獲得1億元人民幣的獎勵。

建立機制 激發活力

馬化騰曾經在香港大學舉辦了一場創業演講,演講中講述了一段秘密:微信在誕生之前,在騰訊內部有三個團隊在同時在做這個項目,主要競爭者為張小龍的e-mail團隊和手機QQ團隊。這幾個團隊都在同時研發基於手機的通訊軟體,每個團隊的設計理念和實現方式都不一樣,最後微信受到了更多用戶的青睞,所以張小龍成為了最大的功臣。

張小龍

這一點正是馬化騰的經營智慧:很多公司做產品的時候往往會直接定義產品的屬性,比如黑色或者白色,但是他發現,互聯網產品的定義是由使用者投票決定的。所以在一開始,騰訊不會定義產品是黑還是白,而是有一個灰度的週期。在這個灰度週期裡,讓用戶的口碑決定它是生是死,是白還是黑。所以也就有了三個團隊分開製作一個專案的情況,不同專案組製作的產品肯定有很大的不同,通過將這三個產品投放到內部進行測試,由內部員工來評判決定最後的勝者。

馬化騰

騰訊並沒有認為這種做法是浪費資源,因為沒有競爭就意味著創新的死亡。而且即使最後有的團隊在競爭中失敗,但它依然是激發成功者靈感的源泉。微信在贏得內部的勝利後,其他幾個相似項目的優點也被吸收到當中,從而讓微信變得更強大,更優秀。

經營智慧 升級思維

像騰訊那樣的高新企業都需要有機制來刺激內部不讓內部僵化,何況是那些已經存在了40年50年的企業?劉軍老師說過:“沒有傳統企業,只有傳統的思維。”企業的好壞與管理者的思維息息相關,時代在變,潮流在變,管理者的思維卻一成不變,這樣只會導致企業被時代淘汰,被潮流拋棄。

劉軍老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