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身語意”創造著我們的現實

不管你詛咒別人, 還是慈愛別人的時候, 意念越強烈越好, 三個月後, 認為, 大概不到一個月, 你也許就會見到令你吃驚的結果:這也叫“隨口功”!所謂功夫就是意念的高低強弱!念力越強,

功效越大!這也是念佛的效應原理!

不過, 念力的反作用威力是很大的, 故此也是很可怕的!惡念的作用力, 最終會反彈到自己或家人的身上, 善念的作用力, 也最終會給你帶來不可思議的好運奇跡!就看你怎麼來運用自己的意念了!對一般人來說, 意念是行為的種子, 行為是種子的結果!而對於修行者來說, 意念就是行為, 可以導致不用行為來完成的結果!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第一部分:種子的生長規律

首先我們從一個自然現象談起, 那就是“種瓜得瓜, 種豆得豆”, 邏輯反推一下, 就是“種瓜得不了豆”或者“種豆得不了瓜”, 這是農作物生長的普遍規律, 那麼, 這個規律對農作物有效之外, 對人是否同樣有效呢?雖然這是一個有些匪夷所思的問題, 但答案卻是相當令人深思的, 我們也許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看出端倪:

1、看看自己是不是經常都會處在一個非常友善的環境中?如果是的話, 那是因為你以前不管在任何時候,

對周圍的一切人都十分的友善, 也就是說, 你曾經種下了大量的“友善”的種子, 所以, 當你有需要時, 就會感受到“友善”的果實;反之, 如果你經常都會遇到一些傲慢或猜疑心很重的人, 那就要看看自己, 是不是以前經常對別人傲慢或猜疑, 種下了的“傲慢”或“猜疑”的種子?

2、如果當你有困難的時候, 總會有人幫你, 那也許是因為你以前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 你幫助了別人, 種下了“幫助”的種子。 反之, 如果你身邊總是缺少“貴人”相助, 那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經常在別人有需要的時候, 出手相助?

3、自己手頭緊時, 想借些錢, 或者自己的企業想貸些款, 如果很順利就能實現, 那是因為以前別人找自己借錢時, 自己相當的慷慨,

反之, 就是自己太吝嗇。 所以, 如果自己借不到錢, 要好好的看看過去, 自己可曾經常借錢給別人。

4、先看看自己, 什麼東西擁有得最多, 比如關愛、某方面的知識, 等等, 也許你會發現, 那正是你曾經付出得最多的, 再看看自己, 什麼東西擁有得最少, 通常那是你最想得到, 但又付出得最少的。

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很多, 那不是普通意義的禮尚往來, 而是種子成熟的結果, 如果以上的這些事例在你的身上都沒有發生過, 我們還可以通過下面的一些事例, 來主動地驗證這個所謂的“種子生長規律”:

1、如果你在晚上開車時遇到對面有來車, 那麼無論對方是否開大燈, 你都不要開大燈, 不久後( 一般不超過三個月), 你會發現開大燈射你的人越來越少;如果有人想從你的前面加塞,

你總是樂意讓別人, 那麼不久後, 你有急事想超過前面時, 也會有車讓你;

2、自己坐電梯時, 如果經常按住電梯等後面的人, 不久後(一般不超過三個月), 你就會發現, 經常會有人按著電梯等你;

3、經常地幫你的同事做點事、盡可能滿足同事、朋友的合理要求和願望........等等, 要不了多久(一般不超過三個月), 這些有可能都會回到你身上來的;

4、對一切人都非常尊重, 尤其是社會地位較低的那些人, 比如:保安、清潔工、送餐的、收送快遞的........, 不久後(一般不超過三個月), 你就能明顯的感受到, 你在很多場合會比以前得到更多的尊重;

5、如果你上有老下有小, 從現在開始, 你願意對你的父母極其孝順和尊重, 不出三個月,你就會看到你的孩子,對你態度會有非常明顯的轉變;

當然,如果你把上述的一切,全部反過來做,同樣的結果也都會回到你身上來!而且回來的時間,通常也不會超過三個月。

類似的例子還會有很多很多,它們都是種子成熟的結果,在這裡,需要說明一點:這個“種子生長規律”,並不是一一對應的,比如說,你幫助過的人,可能永遠也幫不上你,而幫助過你的人,可能你也永遠幫不上他;推而廣之,你借過錢的人,通常不會借錢給你,如此等等。但是你對他人做出的正面或者負面的行為,總是會從你意料不到的地方返回到自己身上,而且,通常是加倍的回來!

或許,當讀到這裡的時候,你可能想實踐一下上述的方法,這當然是筆者所希望的;或許,再進一步,你決定:等你實踐了上述的方法,發現確實有效後,再接著將本文讀下去,否則就將本文扔進垃圾桶!說實話,這更是筆者所期盼的。

實踐了三個月之後........

假設你已經經過了實踐,或者,至少對這個所謂的“種子生長規律”不反感,那麼我們就開始以問答的形式,對這個規律進行較為深入的探討。

一、既然是種子,那麼它是種在哪裡的?

答:種子當然是種在土裡或者田裡,對人而言,種子就是種在自己的心中。比如,你幫助了某個人,那種子不是種在那個被幫助者的身上,而是種在了你的心中。所以,當這個種子成熟的時候,幫助自己的,常常不一定是自己曾經幫助過的那個人,而往往是另一個出乎預料的人。

二、農作物的種子,是種在土裡,然後有陽光、雨露,經過一段時間,就會得到果實,那麼在這個所謂的“種子生長規律”裡,陽光、雨露又是什麼?

答:陽光、雨露是種子變成果實的必要條件,在“種子生長規律”裡,同樣也需要類似的必要條件,比如,你曾經種下了大量的幫助別人的種子,當你遇到困難時,就會有人伸出援手,在這裡,你所遇到的困難跟向你伸出援手的那個人,就是這個必要條件,換句話說,你曾經種下的種子,需要通過某件事或某個人,來變成果實,而那件事或那個人,就是種子生長的陽光、雨露,換言之就是種子生長的必要條件。

三、種下了好的種子,就能得到好的結果,是不是種下壞的種子,就肯定會得到壞的結果?

答:土地是不會去分別什麼是好種子,什麼是壞種子的,種下了櫻粟,肯定不會收穫玉米吧?同樣,在“種子生長規律”裡,也不會去分別好壞善惡的,因為這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基本原理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四、農作物的種子生長成果實,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這裡的“種子生長規律”,需要的時間是多少?還有,當種下一粒麥子,能收穫一大串麥穗,那種下一個幫人的種子,能收穫多大的幫助?

答: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下面列出幾條基本的;

1、取決於你當時種下種子的對象:供種子生長的土壤,越肥沃,出來的果實就越大。種種子也是一樣的,以種下財富種子為例,什麼樣的田最肥沃?有三塊田是最肥沃的。

A、恩田:最值得我們感恩的人,比如:父母;

B、敬田:最值得我們恭敬的人,比如:傳播智慧的老師;

C、悲田:那些遇到窮困,急難、危難,最值得我們同情,需要幫助的人,比如:四川地震人受難的同胞。

2、取決於你當時種下種子的行動力 :簡單來說,就是心動不如行動。如果想要種下正面的種子,現在,“現在”就是最佳的時候!

3、取決於你當時種下種子的動機,比如你幫助某個人時,如果懷著極其強烈的同情和悲憫之心,這個種子就相當的強大,被人幫助的果實就會以很快的速度加倍的回來;同樣,當你傷害某個人時,如果是懷著極其強烈的憎恨之心,甚至是帶著希望那個人從地球上消失的心,那麼,自己被人傷害的果實,同樣也會以很快的速度加倍的回來;

4、取決於你當時種下種子的次數,這點比較容易理解,如果你不停地幫助別人,那你通常都會不停地感受到別人的幫助,反之,如果你不停地通過各種方式來傷害任何人,那麼,你也會不停地感受到某種傷害;

5、取決於事後,你對這件事的自我評估。比如你救人一命,當時你對自己的行為十分欣慰,每當再次想起時,同樣還是十分的欣慰,而且遇到類似的情況,你還非常願意再次出手相助,這時你種下的種子,就會被你不停的放大和加強,當你落難時,就會有更快更強大的力量來幫助你;反之,亦然!

五、是不是我們現在感受到的所有的快樂或痛苦,都來源於我們以前所種下的種子,而現在所做的一切,又在種下新的種子?

答:是的。我們現在所感受到一切,都來源於我們以前的付出。如果時時都到感受到快樂,那是因為我們以前時時都在給予別人快樂,反過來,也一樣。所以,我們時時刻刻都要提醒自己,要盡最大的可能種下快樂的種子,而不要做相反的事。

第二部分:意識的力量

在上一章節裡,我們知道了我們的任何行為,都在種下不同的種子,而這些種子,經過一定的時間成熟之後,就會令我們感受到相應的果實。這一章節裡,我們將對“種子生長規律”進行較深層次的探討,那就是,不同的思維,也是就是不同的意識,是否所能產生某種形式的能量?或者說,意識是否也能種下種子?

日本量子物理學家江本勝博士,以水為載體,作了一系列的實驗,讓水聽音樂、讀文字、看圖片,和接受人的意識,並在零下5度的冷室中以高速攝影的方式,拍攝水在接受不同資訊之後,水結晶的照片。

得出的結論震驚世界:當水接受正面的資訊的時候,水結晶的照片非常的美麗,而當水接受負面的資訊的時候,水結晶的照片非常的醜陋,江本勝博士根據實驗的結果,寫出了一本全球暢銷的科普讀物--《水知道答案》,相信這些美麗或醜陋的水結晶的照片,會讓你有所感悟。而我們人體60~70%是由水構成的,不難想像,正面的或者負面的資訊,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在實驗室裡,用高速攝影機拍攝水結晶的照片,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下面提供一些大多數人都可以自己做的試驗:

我以前開車的時候,特別討厭計程車,因為他們會經常的突然刹車、變道、加塞、超車,等等,所以就經常地詛咒他們,巴不得他們倒楣,巴不得他們撞車,而一旦真的見到他們撞車時,就非常的興高采烈,還幸災樂禍地狂按喇叭,甚至還想伸出頭去大叫:你們也有今天!也就在那段時間,我的車經常莫明其妙地被撞,而且還被撞得挺離譜,後備箱的鎖都已經換了三把!我也是在那段時間,開始逐漸地意識到,拼命咒別人,可能最先倒楣的是自己!

於是,再看到那些計程車在行駛中做出不常規的動作時,就儘量的強迫自己對他們心生同情,人家起早貪黑的那麼辛苦也不容易,交的租又高,還要被層層剝削,根本就掙不了幾個錢,上有老下有小,要養家糊口……在真的見他們出了麻煩,就儘量真心地想,他不但好幾天掙不了錢,每天的租金,要繼續交不說,還得賠別人的錢;並儘量真心地希望他們遵守交通規則,安全駕駛……. 也就是從那時起到現在,我再也沒被人撞過,也沒有撞別人,甚至連細微的擦碰,都沒有了。

這讓我開始意識到,希望別人落難、倒楣,可能最先倒楣的是自己,而真誠地希望別人平安,可能,最先得到平安的,也是自己!

每天從醒來後,都懷著厭惡之心,詛咒周圍的一切人,不管是誰,詛他們落難、倒楣、等等,三個月後看看自己如何; 或者,每天從醒來後,都懷著感恩之心,祝福周圍的一切人,不管是誰,願他們平安、幸福、快樂,等等,三個月後又看看自己如何。

不出三個月,你就會看到你的孩子,對你態度會有非常明顯的轉變;

當然,如果你把上述的一切,全部反過來做,同樣的結果也都會回到你身上來!而且回來的時間,通常也不會超過三個月。

類似的例子還會有很多很多,它們都是種子成熟的結果,在這裡,需要說明一點:這個“種子生長規律”,並不是一一對應的,比如說,你幫助過的人,可能永遠也幫不上你,而幫助過你的人,可能你也永遠幫不上他;推而廣之,你借過錢的人,通常不會借錢給你,如此等等。但是你對他人做出的正面或者負面的行為,總是會從你意料不到的地方返回到自己身上,而且,通常是加倍的回來!

或許,當讀到這裡的時候,你可能想實踐一下上述的方法,這當然是筆者所希望的;或許,再進一步,你決定:等你實踐了上述的方法,發現確實有效後,再接著將本文讀下去,否則就將本文扔進垃圾桶!說實話,這更是筆者所期盼的。

實踐了三個月之後........

假設你已經經過了實踐,或者,至少對這個所謂的“種子生長規律”不反感,那麼我們就開始以問答的形式,對這個規律進行較為深入的探討。

一、既然是種子,那麼它是種在哪裡的?

答:種子當然是種在土裡或者田裡,對人而言,種子就是種在自己的心中。比如,你幫助了某個人,那種子不是種在那個被幫助者的身上,而是種在了你的心中。所以,當這個種子成熟的時候,幫助自己的,常常不一定是自己曾經幫助過的那個人,而往往是另一個出乎預料的人。

二、農作物的種子,是種在土裡,然後有陽光、雨露,經過一段時間,就會得到果實,那麼在這個所謂的“種子生長規律”裡,陽光、雨露又是什麼?

答:陽光、雨露是種子變成果實的必要條件,在“種子生長規律”裡,同樣也需要類似的必要條件,比如,你曾經種下了大量的幫助別人的種子,當你遇到困難時,就會有人伸出援手,在這裡,你所遇到的困難跟向你伸出援手的那個人,就是這個必要條件,換句話說,你曾經種下的種子,需要通過某件事或某個人,來變成果實,而那件事或那個人,就是種子生長的陽光、雨露,換言之就是種子生長的必要條件。

三、種下了好的種子,就能得到好的結果,是不是種下壞的種子,就肯定會得到壞的結果?

答:土地是不會去分別什麼是好種子,什麼是壞種子的,種下了櫻粟,肯定不會收穫玉米吧?同樣,在“種子生長規律”裡,也不會去分別好壞善惡的,因為這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基本原理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四、農作物的種子生長成果實,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這裡的“種子生長規律”,需要的時間是多少?還有,當種下一粒麥子,能收穫一大串麥穗,那種下一個幫人的種子,能收穫多大的幫助?

答: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下面列出幾條基本的;

1、取決於你當時種下種子的對象:供種子生長的土壤,越肥沃,出來的果實就越大。種種子也是一樣的,以種下財富種子為例,什麼樣的田最肥沃?有三塊田是最肥沃的。

A、恩田:最值得我們感恩的人,比如:父母;

B、敬田:最值得我們恭敬的人,比如:傳播智慧的老師;

C、悲田:那些遇到窮困,急難、危難,最值得我們同情,需要幫助的人,比如:四川地震人受難的同胞。

2、取決於你當時種下種子的行動力 :簡單來說,就是心動不如行動。如果想要種下正面的種子,現在,“現在”就是最佳的時候!

3、取決於你當時種下種子的動機,比如你幫助某個人時,如果懷著極其強烈的同情和悲憫之心,這個種子就相當的強大,被人幫助的果實就會以很快的速度加倍的回來;同樣,當你傷害某個人時,如果是懷著極其強烈的憎恨之心,甚至是帶著希望那個人從地球上消失的心,那麼,自己被人傷害的果實,同樣也會以很快的速度加倍的回來;

4、取決於你當時種下種子的次數,這點比較容易理解,如果你不停地幫助別人,那你通常都會不停地感受到別人的幫助,反之,如果你不停地通過各種方式來傷害任何人,那麼,你也會不停地感受到某種傷害;

5、取決於事後,你對這件事的自我評估。比如你救人一命,當時你對自己的行為十分欣慰,每當再次想起時,同樣還是十分的欣慰,而且遇到類似的情況,你還非常願意再次出手相助,這時你種下的種子,就會被你不停的放大和加強,當你落難時,就會有更快更強大的力量來幫助你;反之,亦然!

五、是不是我們現在感受到的所有的快樂或痛苦,都來源於我們以前所種下的種子,而現在所做的一切,又在種下新的種子?

答:是的。我們現在所感受到一切,都來源於我們以前的付出。如果時時都到感受到快樂,那是因為我們以前時時都在給予別人快樂,反過來,也一樣。所以,我們時時刻刻都要提醒自己,要盡最大的可能種下快樂的種子,而不要做相反的事。

第二部分:意識的力量

在上一章節裡,我們知道了我們的任何行為,都在種下不同的種子,而這些種子,經過一定的時間成熟之後,就會令我們感受到相應的果實。這一章節裡,我們將對“種子生長規律”進行較深層次的探討,那就是,不同的思維,也是就是不同的意識,是否所能產生某種形式的能量?或者說,意識是否也能種下種子?

日本量子物理學家江本勝博士,以水為載體,作了一系列的實驗,讓水聽音樂、讀文字、看圖片,和接受人的意識,並在零下5度的冷室中以高速攝影的方式,拍攝水在接受不同資訊之後,水結晶的照片。

得出的結論震驚世界:當水接受正面的資訊的時候,水結晶的照片非常的美麗,而當水接受負面的資訊的時候,水結晶的照片非常的醜陋,江本勝博士根據實驗的結果,寫出了一本全球暢銷的科普讀物--《水知道答案》,相信這些美麗或醜陋的水結晶的照片,會讓你有所感悟。而我們人體60~70%是由水構成的,不難想像,正面的或者負面的資訊,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在實驗室裡,用高速攝影機拍攝水結晶的照片,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下面提供一些大多數人都可以自己做的試驗:

我以前開車的時候,特別討厭計程車,因為他們會經常的突然刹車、變道、加塞、超車,等等,所以就經常地詛咒他們,巴不得他們倒楣,巴不得他們撞車,而一旦真的見到他們撞車時,就非常的興高采烈,還幸災樂禍地狂按喇叭,甚至還想伸出頭去大叫:你們也有今天!也就在那段時間,我的車經常莫明其妙地被撞,而且還被撞得挺離譜,後備箱的鎖都已經換了三把!我也是在那段時間,開始逐漸地意識到,拼命咒別人,可能最先倒楣的是自己!

於是,再看到那些計程車在行駛中做出不常規的動作時,就儘量的強迫自己對他們心生同情,人家起早貪黑的那麼辛苦也不容易,交的租又高,還要被層層剝削,根本就掙不了幾個錢,上有老下有小,要養家糊口……在真的見他們出了麻煩,就儘量真心地想,他不但好幾天掙不了錢,每天的租金,要繼續交不說,還得賠別人的錢;並儘量真心地希望他們遵守交通規則,安全駕駛……. 也就是從那時起到現在,我再也沒被人撞過,也沒有撞別人,甚至連細微的擦碰,都沒有了。

這讓我開始意識到,希望別人落難、倒楣,可能最先倒楣的是自己,而真誠地希望別人平安,可能,最先得到平安的,也是自己!

每天從醒來後,都懷著厭惡之心,詛咒周圍的一切人,不管是誰,詛他們落難、倒楣、等等,三個月後看看自己如何; 或者,每天從醒來後,都懷著感恩之心,祝福周圍的一切人,不管是誰,願他們平安、幸福、快樂,等等,三個月後又看看自己如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