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結婚,到底意味著什麼?

在為數不多的讀者的評論當中, 看到這樣一條:“結婚到底意味著什麼”, 我百感交集卻又如鯁在喉, 我回答不了。 在這樣“過著三八,

過著五四, 不三不四”的尷尬年紀裡談結婚, 確實有點蹩腳。 說完全不懂, 有點故作天真;說完全懂, 又有點“為賦新詞強說愁”, 於是, 似懂非懂起來。

幾米在《結婚的意義》中寫道:“我仿佛已經很久很久都沒有聽到有一個人說, 他要結婚是因為很愛很愛一個人,

因為想要和另一個人永遠的在一起。 ”在“戀愛自由, 婚姻自主”的朗朗乾坤之下, 我們不約而同地希望所有的婚姻都是基於愛情, 因為很愛很愛, 想永遠在一起, 所以才結婚。

每當談論到“誰跟誰結婚了”的時候, 也總有一種修成正果的童話式結尾的感覺:王子與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然而, 生活又不慌不忙地告訴我們, 有些“很愛很愛, 想永遠在一起”的人, 最後卻又離婚了。 忽然想起了羅大佑的歌:“愛情這東西我知道, 但永遠是什麼。 ”結婚, 是基於令人神往的愛情也好, 還是基於最現實不過的相依為命也好, 都沒有人能看到永遠。

前不久, 對門的夫妻鬧離婚。 外婆說:“現在的社會真亂, 明明是自己挑的人, 怎麼過著過著就不稀罕了呢。

”我無言, 可能是誘惑太多輕易觸及到了人性原本就脆弱不堪的底線, 可能是問題太多讓人漸漸心力交瘁, 或者是離婚自由的寬大政策讓人隨時有路可退。 總之, “結婚”這個看似幸福快樂的結局, 實則是所有考驗的剛剛開始。 如果說結婚需要排除萬難, 那麼婚後一定又有萬難。

偶有一次, 見對門的女人領著小女兒在社區公園玩, 兩三歲的小女孩邁著忽而大忽而小的步子嗒嗒地走著, 恐龍狀的連體衣屁股上長長的尾巴幾乎要拖到地上又隨著她步子的節奏一翹一翹的, 特別可愛。 我忍不住上前逗她玩, 隨口問:“你爸爸呢?”小女孩仰起臉, 用稚嫩的聲音回答:“去找漂亮阿姨了。 ”我本來要去捏她小臉蛋的手,

一下子卡在了身前, 怎麼也伸不出去了。 女人有點尷尬地笑了笑, “我們離婚了, 以後就領著孩子回娘家了。 ”冬日午後暖暖的陽光曬得我直眼暈, 我看到女人的側臉像鑲嵌了金邊的雕塑, 棱角分明, 卻冷漠得沒有表情。 那是我最後一次見這位年輕的母親, 也是第一次聽她提起對面那扇門內的生活。

女人今年才滿20周歲, 夫妻倆一直沒登記。 前幾年是因為她年齡不夠, 加上父母又強烈反對, 就一意孤行私跑出來, 頂撞父母說非他不嫁。 到如今年齡夠了, 也熬得父母心軟了, 兩人卻過不下去了。 真是比戲劇還戲劇的人生, 聽得我的心如天津大麻花一樣扭扭曲曲。

以前一直不懂, 十六七歲的年紀, 怎敢輕易把自己投入一場婚姻呢?後來聽母親閒談時說起村裡兩名初三的學生在學校裡舉行了婚禮,

我忽然就明白了, 在單純又熱忱的花樣年華里, 根本就不懂得婚姻的莊嚴, 又何來畏懼。 無知者無畏, 更多的, 可能是對日後幸福的篤定。 揚著一臉的自以為是大刀闊斧地向前沖, 以為能過五關斬六將大獲全勝, 可生活總是會默默地, 一點一點地, 抽掉你最初的勇氣, 讓你最終俯首稱臣。

我堅信, 能決定結婚, 當時一定是“很愛很愛, 想永遠在一起”的。 她願意義無反顧地跟著年長她10歲的男人私奔, 除了愛, 更需要的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勇氣。 有時候, 很多重大的抉擇, 都是靠一時衝動的催化, 深思熟慮、左右權衡只是決定前的心理矛盾而已。 女人說, 當她被父母關在家裡, 他跳牆進去的那一刻,她就決定萬水千山也跟定他了,哪怕他一無所有。我腦子裡顯現出蒙丹去搶含香公主時的畫面,心中立刻熱氣騰騰起來。她的眼睛亮亮地看著遠方,好像又回到了當初那個瞬間融化她的場景。

如果日子一直停留在“私奔”的風口浪尖,可能就不會有後來的兩看生厭。但是,生活總是要歸於平靜,歸於雞毛蒜皮、柴米油鹽的凡俗之中。就算司馬相如綠綺傳情,也免不了卓文君日後的當壚沽酒,最終的生活都會風平浪靜,變成靜水暗湧。《紙婚》中寫:喜歡一個人,只需一時的勇氣;而守護一場婚姻,卻需要一輩子的傾盡全力。在女人未婚先孕逼得父母心軟同意結婚之後,他們草草舉行了婚禮。

接下來的生活並未像童話中一般“幸福快樂”起來,她待孕在家,婆媳妯娌小姑的各種關係讓她焦頭爛額,男人微薄的工資讓他們的生活捉襟見肘。負面情緒日積月累,漸漸的,越來越多的矛盾不可調和,他們不再像剛開始吵架那樣很快就和好如初,男人開始徹夜不歸,女人開始慪氣回娘家。女人說:“可能,他就是那時候才開始有外遇的。”她傾盡所有才得來的婚姻,就這樣無聲無息地土崩瓦解。她沒說他是否有心悔改,也沒說她是否想挽留,既已離婚,可能大家都盡力了吧。

我不知道別的姑娘都是如何與男友或是丈夫相處,在我戀愛的幾年裡,再難過再無助的吵架,都從沒跑回家告訴過母親,就連最後的分手,都只是輕描淡寫地通知了她一聲。記得母親當時很詫異,“啊?你們從來不吵架,可不能一吵架就散夥,氣消了日子還得好好過。”最狼狽的一次,給閨蜜打長途委屈地嚎啕大哭,哭夠之後說,掛了,我要去洗衣服。當然,最終我們還是分開了。可見,我並不擅經營,有敵軍攻城時我也只能丟鎧棄甲,落荒而逃。

同學異地戀七年,今年結婚。我感歎,真心不容易。同學說,感謝異地,越難走的路反而走得越扎實。我說,祝你們的一馬平川也能走得扎實。想起小時候外婆領著我走路,她常說一句話:“冰路易過,平路難走。”我生性腿笨,走路晚,記憶中總是跑得最慢,灰頭土臉地摔跤。但是過河走冰路,我從沒滑倒過。在“三九四九冰上走”的寒冬,河上冰厚,我經常跟外婆來回走過冰凍的河面,大約是去河對岸趕集,或是去探親串門。印象特別深,外婆總會用力攥緊我的手,反復囑咐:“冰路滑,千萬要一步一步走仔細,看腳底。”我深知厲害,我親眼目睹過有人摔跤後滑到“氣眼”裡差點喪命。於是,總是小心翼翼,全神貫注地一小步一小步地走,每次都是順順利利。走到對岸,我總喜歡回過頭去看看那冰鋪的河面,冬天昏昏沉沉的日光下,河面白茫茫一片。外婆說,天上的“銀河”也是這麼亮的。

“氣眼”,沒走過冰河的人可能不知道。就是無論再怎麼冷的天,再厚的冰,河面上總有一小塊井口大的地方,冰格外薄,承受不了人的重量。老人們都說,那是河神喘氣兒用的,不能踏。有時候走著走著,忽然會聽見河中某處傳來“嘎——吱——”的悶響,像夏天的沉雷,讓人心慌。外婆說,那是河神在抓不好好走路的小孩兒。

“路,必須要好好走”,這是我所受過的最早的教育。結婚這條路,尤其要好好走。你要足夠勇敢,沖得過風口浪尖;也要足夠韌性,熬得過平淡無味;你要全身心投入,盡全力減少失足;也要保留餘力,以便摔跤後能東山再起。原以為人生如戲,結婚就是最圓滿的結局,但生活細火慢煨地告訴我,婚後的路並不都是金光閃閃的陽光大道。結婚,或者只是漫漫人生路的一個拐角,是生活變換一種“兩人同行”的方式承現。

古時候的結婚,不叫“結婚”,叫“成親”。關於“成親”,最沒文化的外婆說過一句最有文化的話:“成親,就是成為親人。”無關於愛情,我特別喜歡這樣的解說,比起冷冰冰的“締結婚姻關係”要溫暖太多太多。所以,親愛的,當你惆悵“結婚到底意味著什麼”的時候,我也很想這樣安慰你:“結婚就是成親,成親,就是成為親人了。”

一個人想改變自己的人生結果,但是結果是由行為決定的。你想改變自己的行為和別人的行為,但是效果不會好,原因是你沒有看穿、看透、看破行為底下的是什麼。就像一個冰山一樣,上面只占冰山的4%,下面占冰山的96%。

行為的底下叫做感受,就像我剛才說你想要改變控制是改變不了的,因為控制是一個行為,你必須要瞭解控制的底下是什麼,控制的底下就是那個輸的感覺、那些心碎。如果你不能瞭解他的心碎,你是改變不了他的行為的。一個人如果有好的感受,他買股票自然就會買到好的股票,一個人有不好的感受的時候,他可能會被雷劈到。那些有不好的感受的人,他就會為自己的人生做錯決策,虧一筆錢或者身體不好。

感受的底下是信念,信念決定感受。比如說有一隻狗在這裡,你會有好的感受還是不好的感受?你會發現人與人之間是不一樣的,我如果見到狗在這裡我會跑的,因為我有一個信念“狗會咬我”;如果你覺得狗是好朋友,你看到狗就會有好的感受。因此,信念決定了一個人的感受。你一定要有很多正面的信念。

信念是由一個人的經驗、畫面決定的。我見到狗有不好的感受,是因為我被狗咬過,我有一個被狗咬過的經驗,所以我見到狗就想跑。看你的人生就知道你能不能賺錢,你看起來就一幅很弱的樣子怎麼能賺到錢?如果你看起來一臉對老公抱怨的樣子,你的關係也不會很好。如果是這麼看的話,你的人生就不會一直被關在牢籠裡無法解脫了。

冰山的最下面還有一個叫做選擇。你有一個負向的信念,但是看同樣一件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角度來看的。你當初做了一個選擇,覺得人生很不好,然後你就有了負向的信念、負向的感覺、負向的行為、負向的結果。要想改變,那就重新做一個選擇就好了。有一句話叫做“結果代表意願”,如果我們可以把你的起心動念看得更加清楚的話,換一個起心動念,就可以換一個新的人生了。

他跳牆進去的那一刻,她就決定萬水千山也跟定他了,哪怕他一無所有。我腦子裡顯現出蒙丹去搶含香公主時的畫面,心中立刻熱氣騰騰起來。她的眼睛亮亮地看著遠方,好像又回到了當初那個瞬間融化她的場景。

如果日子一直停留在“私奔”的風口浪尖,可能就不會有後來的兩看生厭。但是,生活總是要歸於平靜,歸於雞毛蒜皮、柴米油鹽的凡俗之中。就算司馬相如綠綺傳情,也免不了卓文君日後的當壚沽酒,最終的生活都會風平浪靜,變成靜水暗湧。《紙婚》中寫:喜歡一個人,只需一時的勇氣;而守護一場婚姻,卻需要一輩子的傾盡全力。在女人未婚先孕逼得父母心軟同意結婚之後,他們草草舉行了婚禮。

接下來的生活並未像童話中一般“幸福快樂”起來,她待孕在家,婆媳妯娌小姑的各種關係讓她焦頭爛額,男人微薄的工資讓他們的生活捉襟見肘。負面情緒日積月累,漸漸的,越來越多的矛盾不可調和,他們不再像剛開始吵架那樣很快就和好如初,男人開始徹夜不歸,女人開始慪氣回娘家。女人說:“可能,他就是那時候才開始有外遇的。”她傾盡所有才得來的婚姻,就這樣無聲無息地土崩瓦解。她沒說他是否有心悔改,也沒說她是否想挽留,既已離婚,可能大家都盡力了吧。

我不知道別的姑娘都是如何與男友或是丈夫相處,在我戀愛的幾年裡,再難過再無助的吵架,都從沒跑回家告訴過母親,就連最後的分手,都只是輕描淡寫地通知了她一聲。記得母親當時很詫異,“啊?你們從來不吵架,可不能一吵架就散夥,氣消了日子還得好好過。”最狼狽的一次,給閨蜜打長途委屈地嚎啕大哭,哭夠之後說,掛了,我要去洗衣服。當然,最終我們還是分開了。可見,我並不擅經營,有敵軍攻城時我也只能丟鎧棄甲,落荒而逃。

同學異地戀七年,今年結婚。我感歎,真心不容易。同學說,感謝異地,越難走的路反而走得越扎實。我說,祝你們的一馬平川也能走得扎實。想起小時候外婆領著我走路,她常說一句話:“冰路易過,平路難走。”我生性腿笨,走路晚,記憶中總是跑得最慢,灰頭土臉地摔跤。但是過河走冰路,我從沒滑倒過。在“三九四九冰上走”的寒冬,河上冰厚,我經常跟外婆來回走過冰凍的河面,大約是去河對岸趕集,或是去探親串門。印象特別深,外婆總會用力攥緊我的手,反復囑咐:“冰路滑,千萬要一步一步走仔細,看腳底。”我深知厲害,我親眼目睹過有人摔跤後滑到“氣眼”裡差點喪命。於是,總是小心翼翼,全神貫注地一小步一小步地走,每次都是順順利利。走到對岸,我總喜歡回過頭去看看那冰鋪的河面,冬天昏昏沉沉的日光下,河面白茫茫一片。外婆說,天上的“銀河”也是這麼亮的。

“氣眼”,沒走過冰河的人可能不知道。就是無論再怎麼冷的天,再厚的冰,河面上總有一小塊井口大的地方,冰格外薄,承受不了人的重量。老人們都說,那是河神喘氣兒用的,不能踏。有時候走著走著,忽然會聽見河中某處傳來“嘎——吱——”的悶響,像夏天的沉雷,讓人心慌。外婆說,那是河神在抓不好好走路的小孩兒。

“路,必須要好好走”,這是我所受過的最早的教育。結婚這條路,尤其要好好走。你要足夠勇敢,沖得過風口浪尖;也要足夠韌性,熬得過平淡無味;你要全身心投入,盡全力減少失足;也要保留餘力,以便摔跤後能東山再起。原以為人生如戲,結婚就是最圓滿的結局,但生活細火慢煨地告訴我,婚後的路並不都是金光閃閃的陽光大道。結婚,或者只是漫漫人生路的一個拐角,是生活變換一種“兩人同行”的方式承現。

古時候的結婚,不叫“結婚”,叫“成親”。關於“成親”,最沒文化的外婆說過一句最有文化的話:“成親,就是成為親人。”無關於愛情,我特別喜歡這樣的解說,比起冷冰冰的“締結婚姻關係”要溫暖太多太多。所以,親愛的,當你惆悵“結婚到底意味著什麼”的時候,我也很想這樣安慰你:“結婚就是成親,成親,就是成為親人了。”

一個人想改變自己的人生結果,但是結果是由行為決定的。你想改變自己的行為和別人的行為,但是效果不會好,原因是你沒有看穿、看透、看破行為底下的是什麼。就像一個冰山一樣,上面只占冰山的4%,下面占冰山的96%。

行為的底下叫做感受,就像我剛才說你想要改變控制是改變不了的,因為控制是一個行為,你必須要瞭解控制的底下是什麼,控制的底下就是那個輸的感覺、那些心碎。如果你不能瞭解他的心碎,你是改變不了他的行為的。一個人如果有好的感受,他買股票自然就會買到好的股票,一個人有不好的感受的時候,他可能會被雷劈到。那些有不好的感受的人,他就會為自己的人生做錯決策,虧一筆錢或者身體不好。

感受的底下是信念,信念決定感受。比如說有一隻狗在這裡,你會有好的感受還是不好的感受?你會發現人與人之間是不一樣的,我如果見到狗在這裡我會跑的,因為我有一個信念“狗會咬我”;如果你覺得狗是好朋友,你看到狗就會有好的感受。因此,信念決定了一個人的感受。你一定要有很多正面的信念。

信念是由一個人的經驗、畫面決定的。我見到狗有不好的感受,是因為我被狗咬過,我有一個被狗咬過的經驗,所以我見到狗就想跑。看你的人生就知道你能不能賺錢,你看起來就一幅很弱的樣子怎麼能賺到錢?如果你看起來一臉對老公抱怨的樣子,你的關係也不會很好。如果是這麼看的話,你的人生就不會一直被關在牢籠裡無法解脫了。

冰山的最下面還有一個叫做選擇。你有一個負向的信念,但是看同樣一件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角度來看的。你當初做了一個選擇,覺得人生很不好,然後你就有了負向的信念、負向的感覺、負向的行為、負向的結果。要想改變,那就重新做一個選擇就好了。有一句話叫做“結果代表意願”,如果我們可以把你的起心動念看得更加清楚的話,換一個起心動念,就可以換一個新的人生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