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竹林七賢之王戎:驚濤駭浪中,願做江海一葉,隨波逐流去

王戎, 字濬沖, 琅琊人, 生於魏晉官宦世家。 王戎幼時聰慧, 眉目俊秀, 可以雙目直視太陽而不目炫, 裴楷見到說:“王戎雙眼明亮, 如同岩石下的閃電。 ”

王戎六七歲時, 在宣武場觀戲, 猛獸在囚籠中發出驚天動地的吼叫, 眾人嚇得逃之夭夭, 只有王戎獨自一人不動, 泰然自若。 魏明帝在高樓上見到後感到驚奇。

王戎曾經與一群夥伴在路邊玩耍, 旁邊一棵李樹結滿了果實, 夥伴們都前去摘果子, 只有王戎不去。 有的夥伴問他原因, 王戎說:“李樹長在道路邊卻能有這麼多果子, 一定是李子很苦。 ”大家摘下李子後,

發現確實如王戎所說。

竹林七賢王戎等人

王戎父親王渾與阮籍是朋友。 那年, 王戎15歲, 阮籍35歲, 與阮籍結交為友。 阮籍每次去王家拜訪王戎, 呆了一會就離開, 然後去見王戎, 過了很久才出來。 阮籍出來對王渾說:“你的兒子王戎談吐不凡, 你是比不上他的。

和你談論, 不如和王戎談論。 ”

王戎時常與阮籍等人在竹林遊玩, 時人號為“竹林七賢”。 曾經有一次來晚了, 阮籍抱怨地說:“這個凡夫俗子已經敗壞了我的雅興!”王戎則笑著說:“你們這些大神的雅興, 哪能那麼容易被我這個凡夫俗子敗壞掉呢!”

王戎曾經和阮籍一起飲酒, 當時兗州刺史劉昶也在桌前, 阮籍因為酒少, 就沒給劉昶倒酒一塊喝, 而劉昶並沒有怨恨的神情。 王戎感到奇異, 他日問阮籍:“劉昶是什麼樣的人?”阮籍回答說:“德行勝過劉昶的君子, 讓我敬佩, 我不能不和這樣的人同飲;若德行不如劉昶的小人, 我怕被他怨恨報復, 我則不敢不與這樣的人同飲;只有劉昶這樣寬厚的人, 我可以不和他同飲。 ”

竹林七賢王戎等人

王戎十分孝順, 卻不拘于世俗的禮法。 母親死了, 照常喝酒吃肉, 有時看人下棋, 但神情非常憔悴, 拄著木杖才能起身。 當時和嶠父親死了, 和嶠也在服喪, 按世俗的禮法行事, 吃少量的米, 悲哀之情超過王戎。 皇帝對臣下劉毅說:“和嶠的悲傷超過禮法, 讓人擔憂啊!”劉毅卻說:“和嶠雖然睡草席,

吃素粥, 但仍然是可以活命的孝道, 至於王戎, 就是所說的可以讓人死的孝道, 陛下還是先擔心王戎吧!”

王戎喜歡經商營利, 買了很多良田, 獲利頗豐, 但不知家裡究竟有多少錢, 就親自計算, 算了一天一夜, 還是感覺家裡錢少。 而且, 王戎十分吝嗇。 女兒嫁給裴頠, 向王戎借了幾萬塊錢, 很久都沒還錢。 女兒回娘家, 王戎一臉不高興, 女兒於是把錢還給王戎, 王戎這才面有喜色。 兒子結婚時, 王戎只給了兒子一件單衣, 兒子完婚後, 王戎又將單衣要回來了。 王戎家中有品種好的李子樹, 結的李子味美, 便拿李子去賣錢。 又怕別人得到種子去育苗, 於是王戎就把李子鑽洞將核取出。

竹林七賢王戎等人

王戎曾經路過黃老頭的小酒館, 睹物思人, 回頭對後面車裡的客人說:“當年我和嵇康、阮籍在此痛飲酣歌, 自從嵇康、阮籍二人死後, 我便被世俗事物糾纏受累。 今天雖然看起來我離酒館很近, 其實卻已經像隔了山河那麼遠!”

王戎認為天下已亂, 思慕蘧伯玉的為人 , 國有道則仕,無道則隱。於是便隨波逐流,隨世浮沉。

國有道則仕,無道則隱。於是便隨波逐流,隨世浮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