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陪孩子做作業,被氣死你活該

文 | Soso

請原諒標題我用了口氣激烈的措辭, 但這話並非針對誰, 而是針對我自己。

前兩天, 朋友圈被一篇“陪孩子寫作業, 大人心梗住院,

做了兩個支架”的文霸屏了, 文中各路麻麻還曬出了自己的“陪讀血淚史”, 哎呀, 簡直是驚天地, 泣鬼神。

我在一個朋友轉發這篇文時留言說, 幸好我家不存在這種情況, 她說, 看來你脾氣挺好的。 哎呀, 還真不是, 這位朋友, 請原諒我偷換了一個概念, 其實我想表達的是我家“現在”不存在這種情況。 現在小女7歲, 上二年級, 之前上一年級時, 我摔過她本子, 她爸爸揉過她一張滿是叉叉的卷子, 我在教她做作業時, 甚至用很鈍的刀子割過手腕, 才克制住把她扔下樓的衝動……是的, 我毫不掩飾, 我就是一個簡單粗暴的媽媽, 我越想做跟自己父母不一樣, 不打罵孩子的麻麻就越做不到。

那是不是因為孩子上了二年級, 成績比一年級好了,

所以我不焦慮了。 很遺憾, 也不是, 昨天, 她還拿著兩張成績很爛的卷子回來, 一年級英語常常得A甚至A+的, 昨天的卷子只得了C——史上最差成績, 哈哈

所以, 焦慮的各位親, 從我這, 你們的確得不到任何培養一個成功孩子的訣竅, 我能說的, 只是我怎麼調適自己心理的一個過程。

首先, 幸虧我學過點心理學, 在懷孩子時就接觸了“自由與愛”的理念並且認同——儘管我現在還做不到, 所以我認為, 焦慮、恐懼等情緒都是有成因的, 我願意去內觀、覺察自己的“因”是什麼。

女兒一年級下學期時, 一次去開家長會, 我認識了她的心理課老師王琳老師, 散會後很厚顏無恥地佔用她時間聊了會兒, 經她介紹我開始了新一輪的心理諮詢——是的,

之前我也接受過心理諮詢, 但是, 個人成長的路真是漫長啊。

幾個月的心理諮詢過程, 我一直在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下, 不斷去做一個功課——實現與原生家庭的分離, 具體而言, 就是厘清我的情緒有哪些是來自原生家庭的套路, 我對孩子的期待又有哪些來自我父母對我的期待, 諸如此類, 不斷去接納內心深處那個在童年時受過傷的孩子, 從而才有力量去接納眼前的這個孩子。

期間我在喜馬拉雅FM上聽了陳默老師的《如何做不焦慮的家長》, 也加入了一個學習做不焦慮家長的群, 發現好多家長比我還焦慮, 什麼孩子寫字慢點、不太整齊就撕本子的大有人在, 哈哈, 這下我心理平衡了——要知道, 在我摔孩子作業時(其實只有過一次),

我可沮喪到了極點, 覺得自己真是世界上最糟糕的麻麻了。 而聽陳默老師說的, 我也覺得很受用, 老太太是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特約諮詢師, 著名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專家。 其實我一向對各種“名家”保持質疑的態度, 誰讓我之前是記者, 職業習慣就是質疑呢。 但是, 這老太太講課, 哎呀, 快人快語, 一針見血, 我頓時被她圈粉。

我最受用的, 是她開篇就講“建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 對照了下她認為培養孩子最重要的幾點:身體健康, 自知、知道自己要什麼, 會表達自己的需求, 懂得人際交往, 有學習的能力, 有自己的興趣等等, 我覺得我培養孩子的方向無比正確啊, 聽完這個講座, 還真的放下了焦慮。

以上說的是過程,

以下總結幾點, 當焦慮湧上來時, 我是怎麼調適自己的心理的。

1、找回初心。

想想7年前生她時, 心裡其實只是企盼著她生下來手腳齊全, 身體健康, 僅此而已。

但是隨著她日漸長大, 自己對她的期待越來越大, 因為自己小時候總被父母拿去跟人比, 原先決心不把她和別的孩子比, 也漸漸忘了起初的誓言。 看到別的孩子一口流利英語, 也給她報了英語課;雖然是她自己選擇學了鋼琴, 可是看到別的孩子彈得那麼好她總是彈得磕磕絆絆, 我也常常在她彈琴時嘮嘮叨叨……哎呀, 不堪回首

後來我對自己說, 要學你自己學, 別逼孩子, 她愛學不學。 因此我為了說一口標準的美語, 重新學了賴世雄的標準美語音標, 也會在陪她上鋼琴課時偷師, 回家後有時間就練一下。

退一萬步去想,如果現在孩子忽然生一場大病,我一定會暗暗對上天祈禱,只要讓我的孩子健康,我什麼都願意,女兒,媽媽以後一定不給你施加壓力。那何不趁孩子現在健健康康就如此呢?是的,當我找回初心,我也放下了焦慮。

2、接納孩子。

學校教育,畢竟是用整齊劃一的標準去要求孩子,但是作為麻麻,我理應理解每個孩子有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個性特點,也有不同的喜好和長處。

女兒沒上過幼小銜接,所以整個一年級她幾乎是蒙圈的狀態,花了好大力氣才認清楚拼音,加減直到現在有時候還分不太清楚。我的態度是,我會給她講,每錯一次就講一次,但我不要求她立即掌握——哈哈,畢竟硬要求也要求不來啊。就像她不太分得清楚左右手,常常把q寫成p,把J寫成l,去檢查視力時也只能指左指右而說不出左右,那我只能接納,她現在的階段就是如此,強求不得。而且我絲毫不懷疑她智力有問題,因為她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出色,如是就夠了。

對於孩子的發展有快有慢這件事,我說幾個真實的我的同學的故事吧。

故事一。

我上一年級時,同桌是一個叫文偉俊的長得蠻好看的男生,那時我還暗戀他呢——哈哈,我從小看港劇,比較早熟。第一次語文測驗,考的拼音,我考了90多,他考了5分,記得當時我還取笑他來著。總之剛上小學那兩年,他的學習都很差勁,三年級分了班,我們分在不同的班,五年級,他去了別的學校,我就不瞭解他的情況了。

初中時我作為物理尖子生去參加物理競賽,竟然意外遇到了他,我不知道他還記不記得他曾經考過5分,但是當時我驚訝地看著他說,哇,你現在學習這麼好了呀。後來中考時,在考場上我又一次遇到他,還彼此鼓勵,一定要考上重點高中哦。結果皆大歡喜,我們都考上了全市惟一一所重點高中。

故事二。

我高二的同桌,叫Joey,一個英語說得很流利,小提琴拉得很好,很愛笑、陽光的女孩子。可是她當時真是數學白癡啊,因為我學習好,常常給她講題,可是發現她都不怎麼能聽明白。

大學畢業後我們沒再聯繫過,去年重新在微信上相遇,發現她竟然嫁到了美國,更讓我大跌眼鏡的是,她現在在美國教高中數學,而且是學校裡最受歡迎的老師之一。

相遇後我第一句話就問她,你是怎麼能做到數學老師的?她說,我在美國因為語言不過關找不到工作去學英語,老師認為我應該學數學,於是從頭學起學了幾年,發現十幾歲不能聽懂的數學原理,二十幾歲一下就懂了。

嗯,看,曾經的數學白癡也能當數學老師,看來人的潛能真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被激發出來的不是嗎?這是我身邊朋友的真實故事,我就不扯什麼愛因斯坦、愛迪生那樣的天才了。

那有沒有就是沒有某方面潛能的情況呢?有啊。我初中的時候,有一天正上著數學課,一個同學開始用腦子撞頭,大叫自己就是聽不懂,頭疼啊。她沒有考上高中,上了衛校,現在是一名很熱愛自己工作的護士,而我這個她們眼中曾經的學霸,還經歷過迷茫甚至抑鬱的階段呢。

也許,生活給予每個人的都是公平的,看你是否接受而已。即使是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又何嘗沒有自己的特長?我有個忘年交,叫彤彤,她出生時嗆了羊水,大腦缺氧,學習一直跟不上,情緒控制也有問題,但是她動作協調能力特別好,獨輪車、跳交誼舞,她玩得溜著呢。

很多雞湯文一味強調人要努力,要成功,可是在我看來,惟一值得努力的,是接納。

3、給孩子自由。

上學期臨近結束時,女兒挑釁我們的一番話,很觸動我。她說:“你看,前一段你和爸爸嚴格要求我做練習冊什麼的,我不想做,學習也沒有進步,這一段你們不管我了,我學習反而進步了。”

有一個問題很需要思考:學習是孩子的事情還是家長的事情?如果家長給孩子定了學習的時間表,沒有給予孩子安排時間的自由,孩子會認為,學習是家長的事情,我按照你的要求完成就可以了,其實激發不出來孩子的內驅力。倒不如把學習的自由和為之需要承擔的責任交還給孩子。

這個學期我就是這樣做的,孩子放學回來後,我會提醒她今天有哪些事情需要完成:作業、練琴等,時間你自己安排,作業有不懂的,可以尋求媽媽幫助,但是別指望媽媽全程監督,因為媽媽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說完我就幹自己的事情去了,只是在她需要時協助。我發現她有時候會先看一會兒電視,我也不強令她必須先完成作業,發現她反而很有自製力——這點真的比我強多了,扯著扯著又要扯到原生家庭,因為我從小的生養環境比較壓抑,所以直到現在我都有拖延、放縱的毛病,也在不斷與這些毛病做鬥爭,直到接納它們是我身體的一部分,慢慢重新長出自製的萌芽來。

再說回昨天她拿回來的兩張成績很差的卷子,我發現她有些知識點的確是掌握不牢,有些是題型不太理解,於是我給她講了一遍。而且我看到了她的進步——上兩個學期課堂作業鮮有全對的情況,這個學期聽寫已經有很多次全對啦。那麼,為什麼眼睛要只盯著她的差距,而不去肯定她的進步呢?

最後想說,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別剪短了他的翅膀還怪他不會飛!!!

回家後有時間就練一下。

退一萬步去想,如果現在孩子忽然生一場大病,我一定會暗暗對上天祈禱,只要讓我的孩子健康,我什麼都願意,女兒,媽媽以後一定不給你施加壓力。那何不趁孩子現在健健康康就如此呢?是的,當我找回初心,我也放下了焦慮。

2、接納孩子。

學校教育,畢竟是用整齊劃一的標準去要求孩子,但是作為麻麻,我理應理解每個孩子有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個性特點,也有不同的喜好和長處。

女兒沒上過幼小銜接,所以整個一年級她幾乎是蒙圈的狀態,花了好大力氣才認清楚拼音,加減直到現在有時候還分不太清楚。我的態度是,我會給她講,每錯一次就講一次,但我不要求她立即掌握——哈哈,畢竟硬要求也要求不來啊。就像她不太分得清楚左右手,常常把q寫成p,把J寫成l,去檢查視力時也只能指左指右而說不出左右,那我只能接納,她現在的階段就是如此,強求不得。而且我絲毫不懷疑她智力有問題,因為她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出色,如是就夠了。

對於孩子的發展有快有慢這件事,我說幾個真實的我的同學的故事吧。

故事一。

我上一年級時,同桌是一個叫文偉俊的長得蠻好看的男生,那時我還暗戀他呢——哈哈,我從小看港劇,比較早熟。第一次語文測驗,考的拼音,我考了90多,他考了5分,記得當時我還取笑他來著。總之剛上小學那兩年,他的學習都很差勁,三年級分了班,我們分在不同的班,五年級,他去了別的學校,我就不瞭解他的情況了。

初中時我作為物理尖子生去參加物理競賽,竟然意外遇到了他,我不知道他還記不記得他曾經考過5分,但是當時我驚訝地看著他說,哇,你現在學習這麼好了呀。後來中考時,在考場上我又一次遇到他,還彼此鼓勵,一定要考上重點高中哦。結果皆大歡喜,我們都考上了全市惟一一所重點高中。

故事二。

我高二的同桌,叫Joey,一個英語說得很流利,小提琴拉得很好,很愛笑、陽光的女孩子。可是她當時真是數學白癡啊,因為我學習好,常常給她講題,可是發現她都不怎麼能聽明白。

大學畢業後我們沒再聯繫過,去年重新在微信上相遇,發現她竟然嫁到了美國,更讓我大跌眼鏡的是,她現在在美國教高中數學,而且是學校裡最受歡迎的老師之一。

相遇後我第一句話就問她,你是怎麼能做到數學老師的?她說,我在美國因為語言不過關找不到工作去學英語,老師認為我應該學數學,於是從頭學起學了幾年,發現十幾歲不能聽懂的數學原理,二十幾歲一下就懂了。

嗯,看,曾經的數學白癡也能當數學老師,看來人的潛能真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被激發出來的不是嗎?這是我身邊朋友的真實故事,我就不扯什麼愛因斯坦、愛迪生那樣的天才了。

那有沒有就是沒有某方面潛能的情況呢?有啊。我初中的時候,有一天正上著數學課,一個同學開始用腦子撞頭,大叫自己就是聽不懂,頭疼啊。她沒有考上高中,上了衛校,現在是一名很熱愛自己工作的護士,而我這個她們眼中曾經的學霸,還經歷過迷茫甚至抑鬱的階段呢。

也許,生活給予每個人的都是公平的,看你是否接受而已。即使是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又何嘗沒有自己的特長?我有個忘年交,叫彤彤,她出生時嗆了羊水,大腦缺氧,學習一直跟不上,情緒控制也有問題,但是她動作協調能力特別好,獨輪車、跳交誼舞,她玩得溜著呢。

很多雞湯文一味強調人要努力,要成功,可是在我看來,惟一值得努力的,是接納。

3、給孩子自由。

上學期臨近結束時,女兒挑釁我們的一番話,很觸動我。她說:“你看,前一段你和爸爸嚴格要求我做練習冊什麼的,我不想做,學習也沒有進步,這一段你們不管我了,我學習反而進步了。”

有一個問題很需要思考:學習是孩子的事情還是家長的事情?如果家長給孩子定了學習的時間表,沒有給予孩子安排時間的自由,孩子會認為,學習是家長的事情,我按照你的要求完成就可以了,其實激發不出來孩子的內驅力。倒不如把學習的自由和為之需要承擔的責任交還給孩子。

這個學期我就是這樣做的,孩子放學回來後,我會提醒她今天有哪些事情需要完成:作業、練琴等,時間你自己安排,作業有不懂的,可以尋求媽媽幫助,但是別指望媽媽全程監督,因為媽媽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說完我就幹自己的事情去了,只是在她需要時協助。我發現她有時候會先看一會兒電視,我也不強令她必須先完成作業,發現她反而很有自製力——這點真的比我強多了,扯著扯著又要扯到原生家庭,因為我從小的生養環境比較壓抑,所以直到現在我都有拖延、放縱的毛病,也在不斷與這些毛病做鬥爭,直到接納它們是我身體的一部分,慢慢重新長出自製的萌芽來。

再說回昨天她拿回來的兩張成績很差的卷子,我發現她有些知識點的確是掌握不牢,有些是題型不太理解,於是我給她講了一遍。而且我看到了她的進步——上兩個學期課堂作業鮮有全對的情況,這個學期聽寫已經有很多次全對啦。那麼,為什麼眼睛要只盯著她的差距,而不去肯定她的進步呢?

最後想說,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別剪短了他的翅膀還怪他不會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