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晶報評:用組合拳將貨櫃車擾民問題打“趴下”

長期以來, 貨櫃車違停占道、鳴笛擾民等交通亂像是鹽田港區後方陸域最為典型的核心問題。 為此, 鹽田區以“洪荒之力”, 於2015年11月9日啟動了後方陸域交通綜合整治行動,

如今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那麼, 鹽田區是怎樣將這一隻發展“攔路虎”打趴下的呢? 簡單說來, 這是一套點面結合、剛柔相濟的“組合拳”。 首先, 公安、交警、城管等多個部門, 鹽田街道辦以及臨時交通協管員、民兵應急分隊、備勤保安等多股力量共同參與, 對不按規定在市政道路上亂停亂放或長期占道的貨櫃車(架)進行全面清理。

其次, 鹽田街道辦大力開展治理理念和相關法規宣傳活動, 開設居民論壇和司機文明大講堂等, 提高轄區司機的文明停車意識。 對於居民反映較多的“貨櫃車亂鳴笛”問題, 除了加強對鳴笛擾民重點區域及居民區周邊堆場、施工工地作業的噪音監控及執法外,

利用科技手段嚴查嚴管, 重點加大違停球、聲納定位的技術運用, 全面整治貨櫃車亂鳴笛。 值得關注的是, 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 鹽田區還擬對多次違法的貨運主體實施進港“限入令”。

當然, 光靠“堵”遠遠不夠, 還要更加注重“疏”。 過去一年多以來, 鹽田區發力“供給”, 在後方陸域推出了四個公共臨時停車場, 共計可提供約1200個停車位, 同時還規劃路邊臨時停車位300多個。 最令人期待的是, 作為鹽田建區以來最大的一個項目, 總投資約43億元的鹽田港區拖車綜合服務中心正在開展方案設計, 建成後可提供拖車停車位2000個, 屆時將有效解決拖車停車難問題。

鹽田區對貨櫃車擾民的整治經驗也告訴我們, 很多事情, 看起來十分棘手複雜,

但只要認識到位、思路到位、措施到位, 未必就沒有解決之道, 難題的盔甲往往一捅即破。 當然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 雖然鹽田港區後方陸域交通整體上有所好轉, 但可能離民眾的期望值還有一定差距。 為了防止各種違法違規現象“死灰復燃”, 需要摒棄畢其功於一役的心態, 換句話說, 只要貨櫃車擾民行為一天沒得到禁止, 整治行動就一天不能畫上“休止符”。

來源:晶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