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三大報告二維碼背後:中國數字經濟迅速升溫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電 (記者 龐無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 政府工作報告、“兩高”報告上都出現了二維碼。 代表、委員們掃碼讀案例、看視頻的背後, 是數位經濟在中國升溫的體現。

3月6日, 一份擺放在政協委員桌上的政府工作報告。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文本上首次印上二維碼。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輿論注意到, “數字經濟”今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推動‘互聯網+’深入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加快成長, 讓企業廣泛受益、群眾普遍受惠。 ”

從去年9月的G20杭州峰會到10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 再到今年全國兩會, 中國高層為何頻頻聚焦數字經濟?

業內普遍認為, 數位經濟不僅包含資訊和業務的數位化, 還包含著“數位轉型”, 即通過數位化與傳統產業融合, 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乃至促進整個社會的轉型發展。 為經濟發展帶來革命性的新動能, 無疑是數字經濟被許多人寄予厚望的重要原因。

在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局主席馬化騰看來, “數字經濟”與“互聯網+”概念一脈相承。 不同的是, “互聯網+”是手段, 是連接, 而數字經濟是結果, 強調的是連接之後, 有產出、有效益。

馬化騰認為, 促進數字經濟的發展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各個產業的數位化、資訊化, 並通過互聯網實現連通、應用、交易, 如此, 互聯網能夠成為像水、電一樣的生態要素, 滲透到各個產業、各個經濟活動環節。

目前中國已有很多的生活場景實現數位化, 如打車、停車、訂餐、買藥、醫院掛號、共用單車、共用汽車等。 數字經濟的效應和動能正在不斷顯現。

全國兩會期間, 民盟中央在其提交的書面發言裡指出, 數字經濟是中國“互聯網+”演進的未來形態。

發言認為, 數字經濟將引導新業態、新模式更迭變換, 鑄造經濟發展新形態, 並可能引領中國經濟的主流形態。

全國政協委員、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董文標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下一個時代, 物聯網或將成為推動中國新一輪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中國人口多、資源少, 找出能把資源充分、高效利用的智慧化配置方案十分關鍵。 在數字經濟的場景下, 製造業和互聯網融合互動最直接的產物就是物聯網。

跳出中國看世界, 民盟中央的發言中指出, 數位經濟的加速發展能夠接續國內外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力。

目前發達國家和地區面臨著國家債務高企、產業體系不全、勞動力成本居高不下、資金鏈不足等桎梏;而新興國家同樣面臨著民間投資活力低、核心技術受制於人、資本外逃等問題。

民盟中央認為, 數字經濟能為不同經濟體注入新的活力, 提供更快速的數位化資訊流動、更便捷的數位化技術手段、更多極化的大中小企業生態、更廣泛的新興業態、更精准的要素對接方式以及更開放的研發管理模式, 接續國內外經濟轉型發展。

除了在經濟領域本身外, 全國政協委員、新大陸科技集團總裁王晶提出“數字公民”的概念, 在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領域引入數位化。

她認為, “數字公民”的落地, 能讓百姓辦事更便捷, 讓社會治理更智慧, 讓數字經濟更活躍。 過去豐富的政務服務積累了數以億計、極富價值的資料資源,

如能對這些海量資料進行有效處理, 就可洞察民生需求, 優化資源配置, 提高社會治理預見性、精確度和靶向性。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