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朋友”贈壕禮被海關攔截?360手機衛士提醒:謹防身份冒充騙局

《菲律賓商報》近日發表文章指出, 菲律賓網路詐騙案件逐漸增多且花樣翻新, 其中電話詐騙、社交媒體騙局占絕大多數。 菲律賓海關最近接到一宗投訴, 受害人稱騙子打著自己朋友的旗號要送禮物, 接著謊稱禮物被海關攔截需支付關稅, 以此手段來實施詐騙。 這樣的網路詐騙案件在國內也時有發生, 往往會給受害人帶來嚴重的財產損失。

網戀物件送豪禮 實際卻是新騙局

這位來自蜂雅絲蘭省的居民向菲律賓海關投訴稱, 騙子通過社交平臺與自己相識並成為了朋友, 對方承諾送她一箱名牌手提包和電子產品。

隨後該“朋友”稱這箱禮物被海關扣押, 需她支付3萬比索給“海關”。 但在受害人匯款後, 對方又要求再多支付8萬比索才能取得該包裹, 這時她才意識到被騙。

菲律賓海關和相關安全部門稱, 這類騙局除了通過社交網站管道實施外, 還有一些受害者會直接收到手機短信或電話通知稱, 他們有包裹被海關扣押, 要求其付錢才能取到包裹, 而騙子則會冒充海關職員來收取關稅。

據悉, 從2017年1月到9月, 海關局共接到1263宗網路詐騙的投訴報告, 其中412宗是電話詐騙, 692宗是通過社交媒體進行的詐騙。 對此, 菲律賓海關局長拉彬表示, “天下若是掉餡餅就一定是陷阱, 趕快離開。 ”

防不勝防的網路詐騙 不婚狀態人群成主要受騙物件

上述案件可以歸類為較為典型、常見的身份冒充類網路詐騙, 即使受騙人心裡有所懷疑, 但由於騙子手段高超, 詐騙成功率仍然十分高。 在360發佈的《中國線民網路安全意識調研報告》中就已經用資料證明了其嚴重性。

圖一:受騙人對騙子的懷疑程度

資料顯示, 有所懷疑但還是選擇相信騙子的占比總和高達89.2%, 調查還顯示, 受騙群體中未婚及離異狀態的人群被騙比例要高於已婚狀態的人群, 想必騙子正是利用了受騙人感情上的弱點布下騙局。

圖二:被騙人群感情狀態比例

根據360安全專家分析,

身份冒充類詐騙主要通過社交媒體、短訊、電話、電子郵件等手段設下騙局, 獲取受害人信任以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 面對此類事件, 專家提醒大家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 面對誘惑時保持理智, 尤其涉及金錢交易時更應加倍小心, 及時向官方確認情況, 以免貪小便宜吃大虧。 另外大家可以下載並安裝360手機衛士給自己的手機進行安全防護, 有效攔截垃圾短信, 標記騷擾電話, 保護個人隱私與資訊安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