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仁倫:農村居民的“保健”醫生

張仁倫為病人測量血壓

一輛摩托、一個藥箱是張仁倫出診的“標配”。

隨著現在生活越來越好, 農村居民患上高血壓、糖尿病等“富貴病”的人也越來越多, 由於受文化水準和生活習慣等諸多因素影響, 他們之中大部分人沒有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 患病後也不可能長期住在醫院調理。 慶隆鎮冬筍村的鄉村醫生張仁倫, 不但負責當地農民居民的日常生病治療, 還當起了他們的保健醫生,

承擔起了宣傳公共衛生服務的重任。

1989年, 18歲的張仁倫中專畢業, 回到家鄉跟著父親學習醫術, 開始了他漫長的鄉村醫生之路。 由於年輕好學, 幾年下來, 張仁倫就可以獨當一面了, 其醫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超過了父親, 附近的村民都慕名而來。

不分日夜行走在出診路上

張仁倫的家住在毓青山腳下的慶隆鎮冬筍村, 西接雲霧山, 該村村民大多居住在交通極為不便的山坳裡。 除了在診所醫治病人, 他還要不分日夜地步行出診。

2010年10月的一天夜裡, 張仁倫接到了出診電話, 患者患有肺心病, 家住在雲霧山上, 距離張仁倫的家有10多公里的路程。 而那時, 山上還沒有通公路, 一路上全是險峻的陡坡。

“這個病人的情況我知道,

從家屬的描述來看, 很有可能是急性呼吸衰竭, 稍有耽誤就可能送命。 ”張仁倫知道山裡沒有其他醫生, 他沒有猶豫, 背起氧氣瓶和藥箱就出了門, 10多公里的路程, 必須爭分奪秒, 這是一場醫生和死神之間的賽跑。

交通不便, 山路漆黑。 靠著微弱的手電筒光, 張仁倫在崎嶇的山路上深一腳淺一腳地向著患者家裡趕去。 終於, 經過幾十分鐘的路程, 張仁倫趕到了患者家中, 雖然人已累得筋疲力盡, 但他顧不上喝一口老鄉端上來的茶水, 直接走到裡屋給患者輸氧。 半個小時過去了, 看著患者呼吸漸漸平緩, 張仁倫懸著的心才落了地。

這樣的出診經歷對於張仁倫來說太平常不過了。 在十幾年的出診過程中, 張仁倫不知道跌倒過多少次,

到了最後, 山路上哪裡有坑窪, 哪裡有暗石, 他都瞭若指掌。

張仁倫不但需要不分晝夜進山出診, 還擔負著將病情嚴重的村民安全護送至上級醫院的責任。 “這是每個鄉村醫生的道德操守, 自己治不了的病, 必須將他送到大醫院, 絕對不能貽誤病情。 ”張仁倫說。

鄉村醫生也是保健醫生

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肺心病等很難從根本上治癒, 需要病人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因此, 張仁倫將重心延伸到普及健康知識, 宣傳健康理念上。

張仁淑是冬筍村的一名老病號, 常年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及腰椎間盤突出等病症, 一到病發, 家人都會電話通知張仁倫前去治療。 “治療只能緩解病人的暫時痛苦,

還是要通過平時的飲食、鍛煉進行調理。 ”每次治療, 張仁倫都會耐心地向張仁淑的家人講解病人平時的注意事項, 包括飲食、作息、鍛煉等方面的知識。 如今, 在張仁倫的宣傳教育下, 張仁淑養成了清淡飲食、常鍛煉的好習慣, 雖病情時有復發, 但比之前穩定了很多。

近幾年, 隨著我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的加強, 張仁倫又承擔起了冬筍村全村的公共衛生服務工作, 建立起了村民健康檔案, 對轄區村民進行健康指導服務。 “凡是有人來諮詢健康保健的, 不管多忙, 他都會放下手中的活, 不厭其煩地給他們做細緻地講解。 ”妻子邱小芬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