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巴賽隆納最早的華人移民

在1970年之前, 位於現在巴賽隆納的Poblenou區下, 還曾經有一塊名為“北京區”(Barri de Pequín, 或叫唐人街)的地方。 這裡原本生活著不少華人, 他們算是巴賽隆納最早一批的華人移民。 他們從哪裡來, 後來又去了哪裡呢?

關於“北京區”的這些華人移民來源, 有不同的說法, 有人認為主要是來自菲律賓, 也有人認為來自古巴。 這兩個西班牙曾經的殖民地, 在19世紀末期紛紛起來反抗西班牙帝國的統治, 以及最後爆發的美西戰爭都讓這些地方動盪不安。

1920年的巴賽隆納和“北京區”

在19世紀中期, 移民古巴的華人以廣東人和客家人為主, 他們被帶到西班牙人的甘蔗種植園的工作, 他們和非洲奴隸們一起工作, 雖然是合約制, 但很多人掙得工資不足以回到中國。 菲律賓的華人要比古巴多很多, 在西班牙海未進入大航海時代前, 華人早已與菲律賓有了貿易往來。 西班牙殖民菲律賓之後,

與中國和美洲進行的三角貿易中, 必不可少地與華人發生聯繫, 也使得華人大批移民菲律賓。 17世紀的明代, 華人就慘遭西班牙人屠殺四次有餘。

無論這批最早移民巴賽隆納的華人是從菲律賓還是古巴, 他們的祖籍大都是廣東福建等沿海地區, 他們來到巴賽隆納後, 也是居住在巴賽隆納Poblenou海邊, 生活在破舊的房舍裡, 以打魚為生。 更不用提能享受到城市的基本服務, 如醫療、學校等。

“北京區”的照片

這些華人之所以選擇在Poblenou區定居, 除了沿海打魚為生之外, 也是因為這裡在工業革命後是巴賽隆納最富活力的區域, 各種行業蓬勃發展, 工廠林立, 在19世紀被稱為“加泰羅尼亞的曼徹斯特”。 生活在這附近, 華人能夠為這裡的工人階級提供一些基礎的服務, 如理髮、海鮮或蔬菜等, 也有一些當地人前來這裡尋歡。

也有畫家畫下了當時這個區域生活的華人的棚戶, 也經常來此地尋找華人充當他畫中的模特:

Isidre Nonell畫筆下的華人的棚戶

1888年的巴賽隆納萬博會, 工程浩大, 在市長Taulet的帶領下, 巴賽隆納成了大工地, 而這些工程都需要勞力, 因此生活在這裡的華人也加入了巴賽隆納的城市建設和萬博會大開發之中。

然而這些並沒有改變華人的居住環境, 臨近海邊遇到雨季, 房舍時常被淹沒, 有幾次大暴雨幾乎摧毀了這裡所有的房舍。

進入20世紀, 當地政府也為此地的居民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援助, 修建教堂、學校等, 在海邊修建圍欄以防止房舍被沖走, 還發放一些救濟金和捐款。

1929年巴賽隆納的萬博會吸引了很多其他地方的移民也居住在此附近, 來自安達魯西亞和一些貧困地方的人也和華人一起, 擁擠在這裡。 在一個房舍裡, 通常住有6-9人, 衛生條件較差也導致了這裡的人將近一半患有支氣管炎, 50歲以上的老人也普遍患有風濕。

自20世紀五十年代, 華人移民開始搬離, 此地之後就改為了Camp de la Bota這個名稱, 直到70年代最後一個棚舍被拆之後, 這個巴賽隆納最早的唐人街就消失在地圖和人們的記憶中。

1930年代“北京區”的居民

1985年一位西班牙導演拍攝了一部電影《我是小母牛》(Yo, El Vaquilla)裡面記錄了這個區在華人已經離去之後的情景。

在下面這張圖中,揭示了原來住在北京區的華人和其他移民的去向,很多前往了周邊的Badalona和Besos區。

巴賽隆納的“北京區”移民去向

1930年代“北京區”的居民

1985年一位西班牙導演拍攝了一部電影《我是小母牛》(Yo, El Vaquilla)裡面記錄了這個區在華人已經離去之後的情景。

在下面這張圖中,揭示了原來住在北京區的華人和其他移民的去向,很多前往了周邊的Badalona和Besos區。

巴賽隆納的“北京區”移民去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