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民領袖石達開

清道光十一年(1831), 石達開出生在貴縣北山裡一個比較富裕農民的家庭裡。 他的始祖原居廣東省和平縣, 到了他的高曾祖石永旺(石永旺有胞兄石永興、石永發,
為石家十二世)便落籍桂平縣白沙。 後來石永旺的兒子石風橢(石達開曾祖父, 有三個胞兄, 為石家十三世)又從桂平遷居貴縣北山裡。 鳳佑生三子, 曰潤才、潤貴、潤祿。 石達開的父親石昌輝約在達開五至九歲時便已早逝。 丟下了弱妻幼子(四個未成年的兒女), 家庭境況大不如前。 口碑材料說, 達開少年時, 種田之外, 兼做生意。 買賣雞鴨, 做牛販。 運炭到平天山礦區出售。 年方十四歲的石達開巳凜然成人, 早就挑起維持家計的重擔。 他奔走江湖, 廣交四方豪傑, 與當時在潯梧一帶活動的天地會首領羅大綱、大頭羊張釗有交往, 也與平天山礦區工人和廣大農民建立了密切的關係、為後來參加拜上帝會準備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所以後來太平軍被困永安州時, 能密檄龍山礦工馳援解圍。

參加起義

道光年間, 官場腐敗, 民生困苦, 石達開十六歲那年, 正在廣西以傳播基督教為名

籌備反清起義的洪秀全、馮雲山慕名來訪, 邀其共圖大計, 石達開慨然允諾, 三年後毀家紓難, 率四千余人參加金田起義, 被封為左軍主將。 意為“羽翼天朝”。 [1][2][3][4][5]

屢立戰功

1854年秋, 曾國藩與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 在九江、湖口織就羅網, 拉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 這也是44歲的曾國藩、24歲的石達開第一次交手。 這場戰役, 有人認為是石達開“最輝煌”的一次。 [6]

1852年, 西王蕭朝貴在湖南長沙陣亡後, 太平軍在長沙城下陷入清軍反包圍, 形勢萬分危急, 石達開率部西渡湘江,

開闢河西基地, 緩解了太平軍的缺糧之危, 又多次擊敗進犯之敵, 取得“水陸洲大捷”, 重挫清軍士氣, 其後, 為全軍先導, 經河西安全撤軍, 跳出反包圍圈, 奪岳陽, 占武漢, 自武昌東下金陵, 二十八天挺進一千八百里, 戰無不勝, 攻無不克, 令清軍聞風喪膽, 號之曰“石敢當”。 [7][8][9][10]

1853年3月, 太平天國定都金陵, 改號天京, 石達開留京輔佐東王楊秀清處理政務。 定都之後, 諸王享樂主義抬頭, 廣選美女, 為修王府而毀民宅, 據國庫財富為己有, 唯石達開潔身自好, 從不參與。 [11][12][13]

1853年秋, 石達開奉命出鎮安慶, 節制西征, 他打破太平天國以往重視攻佔城池、輕視根據地建設的傳統, 採取穩紮穩打的策略, 逐步擴大根據地範圍, 親自指揮攻克清安徽臨時省會廬州(今合肥), 迫使名將江忠源自盡。 [14][15]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