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天下海的高科技就在我們身邊!

科 技

最近五年中國科技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比如天眼、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悟空號探測衛星、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等等。 但不少人想知道, 上天下海的高科技和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什麼具體聯繫?

Technology

十九大代表、山西省中北大學教授薛晨陽接受採訪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十九大代表、山西省中北大學教授薛晨陽說, 他們團隊研發了晶片式電子水聲感測器, 可以非常靈敏地聆聽大海的聲音以及應用於海底觀測網。 後來, 團隊將這項技術應用於人體, 由此研究出晶片式電子聽診器, 可以聽到人耳不易分辨的聲音, 將這些資料上傳網路進行智慧分析, 可以得到人體健康的資訊。 目前, 這個技術已經開始市場化。

薛晨陽:高科技專案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在高科技專案研究過程中可以產生很多新材料、新技術。 比如, 航太用的高強度碳纖維材料現在已經廣泛民用, 北斗導航也已運用於共用單車。

龍芯的研發到今天已經走過16年, 作為國產CPU, 它從誕生之初就伴隨著質疑。 那麼, 龍芯在國際上到底有沒有競爭力?

中國科學院研究員、龍芯CPU首席科學家胡偉武在十九大“黨代表通道”接受採訪。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對此, 十九大代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胡偉武回應, 龍芯的性能可以說已經超過了國外主流CPU的低端系列產品, 正在向中高端邁進。 CPU研發是一個密集型產業, 現在國家積體電路資金正在注入龍芯, 到2020年的時候,

相信它的性能會向世界中高端產品逼近。

胡偉武:十八大以來, 龍芯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就是從科學院的“象牙塔”走向了市場, 包括國家戰略安全市場以及開放市場。 他透露, 龍芯現在已經應用于包括北斗衛星在內的十幾種國家重器中, 應用於黨政辦公等資訊系統中,

同時還走到了國外, 實現了從基本可用到可用的跨越。 作為龍芯產業化主體的龍芯公司, 近幾年不管是銷售收入還是產業利潤都是快速增長。

廣播版請關注經濟之聲天下財經。

記者:呂紅橋

責編:吳 桐

編審:劉志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