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遠征雀兒山——九天九人登頂川藏邊界第一高峰

前言:雀兒山(藏語稱卓拉山)——主峰海拔6168米, 地處東經99.1°, 北緯31.8°, 座落在雀兒山南段, 位於川西高原甘孜州德格縣境內。 該山山勢挺拔, 壁立于周圍十座5500米的群峰之上, 故有“爬上雀兒山, 鞭子打著天”之說。 雀兒山主峰山體高大, 地形複雜, 冰川發育完整, 冰裂密佈, 攀登技術難度極大。 雀兒山第一次被征服是1988年9月24、25日由中國地質大學和日本神戶大學聯合登山隊的10人分兩批沿北坡首次登頂, 當時共用時近三個月。 此後長達十五年時間有二十余支各類登山隊都未能成功登頂, 後來陸續有商業攀登和自主攀登開始介入。

巍峨雄偉的雀兒山居沙魯裡山系北段, 最高峰海拔6168米, 是所有登山愛好者首登6000米級雪山的神往之地。 自己幾年前剛接觸戶外運動就聽聞卻一直不敢涉足的一座山峰, 為了這座六千米級的雪山, 九名隊員為此準備了幾個月, 體能拉練,

裝備採購等一系列計畫, 而本人從去年開始足足期待了一年有多.....

這次的隊友九人, 來自全國各地, 最大的60後最小的95後, 基本都是戶外圈的朋友, 有兩位去年一起攀登半脊峰, 今年有幸重聚挑戰雀兒山, 還有一位女漢子, 甚至是第一次嘗試攀登雪山,

就選擇了雀兒山!起步點是真的不低,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這群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人兒們。

濤哥, 成都漢子!民營企業家, 我們隊裡歲數略長的大哥, 特點是有男人味的同時還帶點騷!對人特別好, 一路招待我們吃吃喝喝, 好大鍋。

宗翔, 成都漢子, 無業遊民(鄙視)熱愛登山, 結緣於大峰, 體力好, 在雪山上是值得信任託付的隊友, 年紀輕輕喜歡聽李志到無法自拔!越聽越深沉呐!

雷鋒, 大西北漢子, 在北京工作, 95後的小鮮肉, 整得跟老男人一樣滄桑!希望下次再見鬍子已打理乾淨。

雁東飛,湖北的九頭鳥,公的,在北京工作,屬於高精尖理工男那一類!問他為什麼不耍女朋友,他回到:耍朋友了還浪毛線啊,不耍!屬於熱愛戶外的人,長期活躍在高原,時不時自己去開一條新徒步路線走走,屬於大神級別。上圖他以為他真的是大雁!

岡拉,重慶人,90後,屬於有想法的人,且非常好,互幫互助,外表屬於賤人那一類的,嘴巴賤,眼神賤!動作騷!有時候想一巴掌扇過去!但又有點捨不得,因為是我好兄弟!

水草,潮汕妹子,公司高管,朝九晚五,又不甘平淡,爆發力一般,但耐力過人,重裝走過很多長線,一起徒步過很多條線,目前還欠她一頓重慶老火鍋哈哈,裝備全是高級貨!最喜歡她的爐頭,真想趁她不注意給全部洗劫了!洗劫了!!!

豆豆,鄭州妹子,白衣天使,手術室的,一路上動不動把誰誰胳膊拆了,腎摘了分錢,平時上班無聊喜歡玩骷髏骨!身高不詳...反正比我高!登過半脊峰沒登頂,然後就直接跳到雀兒山了,登頂後下撤把腳崴了,但咬牙堅持自己走了下來!在人人體力都透支的情況下,那毅力不是一般的好!給贊!

綠葉,四川樂山人,人民教師,體力非常好,順利登頂後於當天下撤到BC !

心如簡,重慶嘞大帥逼......額就是我啦!文藝青年,有著一副驚世駭俗的容貌!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滿腹經綸........請說人話!呃 ,心如賤,重慶人,兼任本次隊伍打雜總管,吃喝拉撒睡,照相、視頻通通包乾。喜歡照相,熱愛徒步和登山,一個愛恨分明,敢愛敢恨的重慶上班族兼爬山狗!不服?哈哈哈來重慶打我澀 !

自7月22號出發進山,一直到撤出大本營,八天的登山週期並不算太長,加上一天機動時間,這短短這九天足以讓很多上班族放棄計畫,是的,很多人放棄的原因不是海拔,而是九天的假期確實太難,以成都為集結地到達甘孜德格縣,光單邊車程都需要15個小時有多,往返需要30多個小時!所以我們隊伍稱這次攀登為遠征雀兒山,是啊,遠征飛去尼泊爾都要不了這麼久。

全隊23號在成都集結,由於當晚天氣原因,兩位隊友飛機晚點,有一班甚至直接取消!原計劃第二天淩晨6點出發前往甘孜,經過大部分隊友的同意下延遲到中午才集合出發,到達甘孜縣已是第二天淩晨三點,成都茶店子出發一路經317國道到甘孜縣,成都-都江堰-理縣-米亞羅-瑪律康-爐霍縣然後到達甘孜縣城,全程700多公里,車程約14小時左右,沿途風景非常漂亮,特別是過了理縣之後,山上的植被開始豐富起來,在藍天的映襯之下,展現出了高原特有的魅力。

路過瑪律康,由於忙著趕路,就在路邊隨意吃了點麵食,又是濤哥自掏腰包請我們吃了鹵菜嘎(肉)嘎(肉)。

人是鐵飯是鋼,沒有嘎嘎心頭慌!

十塊錢一碗的牛RU面...味道?還是好吃 !好吃!

特別喜歡一路上那種愉悅感,跟一群興趣相投的朋友,去到一個未知的,卻又期盼已久的地方,每個人臉上滿是笑容,那是全身心放鬆的狀態,連坐車十幾個小時都一點都不覺累,可能這就是戶外對於我們的誘惑,其目的不僅僅是登頂一座雪山,而是所有的這一切,愉快的過程,艱辛的過程,以及登頂之後的小滿足,畢竟山裡的日子總是很快樂。

奔波了兩天,我們於7月23號淩晨3點到達甘孜縣城,與么哥碰面,休息了幾個小時與淩晨8點繼續前往德格縣,23號下午徒步進入位於德格縣玉隆拉措景區內的登山大本營,從景區大門進入,沿著湖邊徒步只需2-3個小時左右即可到達,都是平路走起來都比較順利,每個人的狀態都不錯,沒有出現高反。

玉隆拉措湖又名新路海,位於甘孜德格縣境內,被譽為“九天瑤池”落于海拔4500米的雀兒山東麓,是一座為群山、森林所環抱的神湖。

新路海的漢語便是“心傾神湖”的意思。也是中國最大的白鹿唇自然保護區,門票20元,騎馬的話另加30元。這個地方美,值得一去,門票也是這麼多景點裡算的上非常便宜的了,絕對超越了它的價值。(文字來源於網路,如果要寫(抄)這些,我可以寫(複製)個三天三夜)。

芒果戶外——兄弟的戶外俱樂部請多支持 !

全隊輕輕鬆松的一天,馬上進入到大本營了!

感謝么哥的山峰戶外團隊,這一路給我們保駕護航,提前給這次攀登做足了準備工作,感謝山峰戶外的的所有協作,真的辛苦了!來年山裡再聚。

善意提醒一下,拍合照時,如臉大加之遇到廣角鏡頭,請一定往中間位置站,不然你會被鏡頭的畸變把你拉成如圖左的樣子,切記!哈哈!

雀兒山大本營全景,裡面駐紮了多支攀登隊伍,山谷中間往後面就是雀兒山,往後幾天我們全隊就沿著山谷向C1、C2攀登。

在BC的一天半因為沒什麼壓力,感覺時間過得非常快,下午到達之後分好帳篷,開始整理自己的背包和裝備,剩下的就是吃吃喝喝侃侃曬曬,晚上么哥給大家開了一個簡短的碰頭會,詢問了各山友大致身體情況,並測量了血氧資料。

曬曬曬!曬自拍!曬曬太陽!

如今的社會主義新時代,小康生活,吃吃喝喝感覺相當腐敗 !

充分的準備是一切勝利的保障!簡短的行前碰頭會議給大家講解一下注意事項是必不可少的功課哈!

大本營出發前的隊伍大合照,來自全國各地,廣州北京澳門珠海河南山西重慶四川......五湖四海大雜燴哈哈哈!

需要說明一下是,本次攀登是么哥山峰戶外2017年的第二期,除了我們9人小隊外,還有來自珠海的隊伍,和山西,河南的隊伍,一共二十多人合併為一個大隊,攀登雀兒山的出發時間是一樣的,所以全程我們這隊人都會相處在一起,由於剛剛認識,當天大家聊的比較少,往後幾天都彼此照應聊得就比較多一點,有幾位已經互相成為朋友,期待以後一起進山徒步。這裡放幾張跟他們隊的合影,希望不會被追究肖像權,追究也不怕,來重慶打我澀!!!

7月24號全天兩個任務,一:早上出發前往C1路上的一個瀑布,海拔上升600米左右,然後返回大本營,其目的是讓大家身體更好的適應高原缺氧的反應,最大程度的保證之後幾天不會出現因海拔不斷爬升所帶來的身體不適,因為從明天開始,全隊要從大本營一路爬升到海拔6168米頂峰,我們這些平時生活的海拔就幾百米,如不提前適應,到時肯定會出現上吐下瀉,甚至是肺水腫,腦水腫等嚴重的高山疾病,所以即使是看似輕鬆的適應性攀登,么哥也要求大家認真對待。

前往瀑布適應性攀登途中。

上午適應性攀登過後,原路返回營地吃過午餐,小息到下午兩點,我們開始進行今天第二項任務,挑選裝備,和學習一些技術裝備使用技巧,隊員們很是興奮啊!

由於是商業登山,么哥的協作已經早早的把路繩及保護站建立完善,所以這裡教到大家的是一些基礎知識,主要學一些裝備使用,上升器下降器,滑墜制動,冰雪接組行走以及過冰裂縫的技巧,如果一下教太多,估計很多第一次嘗試技術攀登的山友一時也消化不了,所以當天下午講到的也是本次攀登會重點使用到的器械操作知識,我跟幾個朋友以前就喜歡自己獨立攀登一些低海拔的雪山,能自己掌握一些技巧,但我們依然按照么哥的排程,認真的走完了下午的器械培訓課程,多學習畢竟是好事情。

經過下午的簡單培訓,隊友們也都選好了適合自己的技術裝備,到這一步也意味著整個攀登週期最安逸的日子快結束了,明天我們就會離開大本營,出發前往C1營地,到C1營地的路前半段很好走,爬升度也不陡,屬於大緩坡,到了後半段也就是瀑布以後,就要路過亂石堆,爬升度也突然變陡,好在大家都是輕裝上陣,各自只背了一個小包,走起來也不是很吃力,攀登過雀兒山的朋友都知道,從大本營到C1的路上,是由當地藏族人強制要求背包,一個包300塊,所以往返就是600快強制性的給錢,我不清楚這個規矩是何時開始,只聽說以前有山友不願意被強制,還差點鬧衝突,久而久之大家出門在外不想生是非,可能都習慣了這種不合理的事情,畢竟是在人家村落的地盤上,畢竟人家也是出力了,畢竟他們也很辛苦等芸芸......雖然錢不是太多,但對於強制這種行為,我個人是非常的不喜歡,消費習慣完全可以改變一些方式進行嘛,得,不愉快的事情,也不多說了,畢竟個人也改變不了什麼!

藏族的村民們早早的來到了營地等候抽籤分包。

每個進山的隊友背包重量都不一,有的很重有的很輕,他們會將背包全部歸納到一起排開,然後以抽籤方式來決定各自背的包,幸運的可以抽到極輕量化的土豪裝備,倒楣的抽到我的包,那就慘了!祝你們好運。

抽籤完畢,他們各自都分到了自己的背包,開始出發前往C1營地。

陰天,我們隊伍在路上 ,這種天氣是最適合行軍的,沒有太陽的直接照射,感覺不到熱,也就不那麼累了。

亂石叢中的艱難跋涉

興高采烈的濤哥

志得意滿的隊員們

我們隊於下午三點左右陸續抵達C1營地,營地紮在由許多巨型岩石組成的一個山脊上,處於一個埡口地帶,後面就是雀兒山的冰舌尾部,聽協作講,由於全球變暖,冰川消融的速度很快,幾乎一年一個樣,也許在過幾年冰舌尾部就會退到很遠的山脊下,照目前全球經濟化競爭趨勢下,在過若干年雀兒山就不適合攀登了,冰川消融海平上升,人類啊,可能最終真的會毀在自己手裡,環境保護.........

C1營地旁邊的冰川,消融速度快,中間夾雜著泥土和石塊,看上去顯得不太乾淨,視角原因拍不出全集,整個冰舌部分非常巨大,已經不能用多少個足球場來形容了,一眼望去視野非常開闊。

當我們到達營地後開始下起了大雨,因為我們是跟協作同時出發,所有我們到達的時候營地帳篷還沒紮好,所有人都擠在一個做飯的帳篷裡面避雨,不過儘管外面風雨交加,還是那句話,山裡的日子是安逸的,雨過天晴之後大家都在外面曬起了太陽,讓人沒想到的是,營地居然有網路信號,這對於手機控的隊友們可是莫大的歡喜,來來來上一波亂拍裝逼照。

山高人為峰,廣角的好處就是人人都可以變大長腿!

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啦,在雀兒山可不一樣,走著走著就可能會一起白頭!

霸氣盡顯的濤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夜晚的 C1大拱橋,能不能不這麼美啊!

C1營地的銀河直墜九天,也只有如此的清純夜空才有如此眼福啊!

C1營地拍到的星空和珠海的山友——蘭子

7月26號,進山第四天,開始正式攀登的第二天,早上8點穿戴好全部技術裝備,出發前往高C2營地。

沿途需要穿過冰舌通道,然後向上爬升,然後結組行走經過冰裂縫區域,全程都在冰川上行走。

說起冰裂縫都有些懼怕,因為常常聽說誰誰登山掉進冰裂縫,暗裂縫而無法獲救,最後被大山收為己有,所以在經過裂縫區域我們都是倍加小心,跟著協作的足印慢慢通過。

C2是一個巨大的冰川平臺,在這幾十個足球場大的冰川內仍然暗藏著無數的冰裂縫,行進過程中一定要小心!千萬小心!

這是正常跨過冰溝的照片,那些提著兩隻技術稿,飛躍這個小溝溝,然後如猛虎下山撲過去的照騙我就不放了,怕唬到人了不好,說的誰?說你呢!哈哈哈哈,為人莫裝逼,裝逼著雷劈啊哇哈哈哈哈哈!

漫長的征途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加信心再加決心,隊友間的相互扶持也至關重要。

隊員們排著長隊,保持著安全距離,一步一步勻速前行。

每每遇到某個隊員體力不支,大家都會稍作停留等一等,團結協作是保證隊伍安全的首要條件。

珠海的山友,飛翔驢棧戶外俱樂部的朋友,豆丁帶隊。

中途,協作領隊會安排大家休息一下,待蓄積力氣後再一起出發。

由於相機儲存卡的問題,到達C2後的照片不知道為什麼全部打不開,回到家我才發現,老子當時就毛了,直接把記憶體卡給哢嚓了!

這一路多麼辛苦,那麼高海拔我多一瓶水都不捨得背,就為了背這套相機鏡頭,結果卡出問題沒儲存好,我不哢嚓記憶體卡,難道哢嚓相機?

總算到達風和日麗的高C2營地,當時的氣溫應該是在16度左右,氣候非常宜人。

不過海拔5500多的雪山,一到晚上氣溫驟降,冷得趕緊鑽進帳篷,靜待淩晨兩點發起的沖頂!!!一切成功與否,就看老天的臉色了。

簡哥!醒醒,協作在催,讓裝滿開水準備出發沖頂,趕緊起來......我迷迷糊糊從睡袋裡坐起,拉開帳篷門,外面滿天星星,一條清晰的銀河橫跨夜空,海拔5500米的高c2營地雖是淩晨1點,周圍卻是白茫茫一片,只有遠處的幾座裸露的尖刀峰起起伏伏顯現出黑壓壓的一條輪廓線,帳篷周圍的登山客們都來回穿梭著叫醒各自的隊友,我同帳的兄弟也在叮叮噹當穿戴著自己的技術裝備,是的,要衝頂了!閉上眼讓我在小息十分鐘........

淩晨2點,全隊開始向雀兒山頂峰發起沖頂,我和我的隊友們結組在一條路繩上。

小小的興奮伴隨著荷爾蒙加多巴胺的極速分泌,所有沖頂的隊員就像系在同一條繩上的螞蚱,在夜幕中摸索前進。

攀登路上一直下著大雪,濤哥的衣服帽子全是雪——薛濤?雪濤!

全隊小心翼翼經過一個冰川塌陷地帶,隨處可見的冰裂縫還是有些讓人不寒而慄,但同時也會讓人非常專注于攀登這件事,雀兒山的冰川發育非常壯觀,有的冰壁高達幾十米上百米,但由於天氣原因從C2往上就沒有拍到好的照片,能見度低,鏡頭起霧,儲存卡失效,相當可惜。

冰川塌陷地帶,前一晚經過山峰戶外協作的加固,用三根路繩建了保護站,還算是能基本安全通過。

沖頂路上也是不太順利,一路大雪,大霧,四周也白茫茫一片,能見度非常低,儘管天氣不是太好,隊友們還是堅持向上攀登,誰都不願輕言輕易放棄這次登頂機會,畢竟準備了那麼久,期待了那麼久,這點霧加雪還不足以讓我們有下撤的打算,最後經過長達八個小時的攀登,我們隊9人全部登頂雀兒山。

當到達頂峰以後說好的尬舞一段,也全都忘掉,累癱的累癱,感動的感動,擁抱的擁抱,是的這一路畢竟辛苦,能堅持下來實屬不易,誰還會記得尬舞那件事情,全隊登頂確實不易。

登頂的喜悅掩飾不了途中的患難真情!

昂揚天地間,熱血一男兒!

我在佛前苦苦求了一千年,只為今生這場緣!

登頂讓人難忘,不過最難忘的還是整個驚心動魄的過程,也許過後方知苦與甜!

隊伍在下撤的時候有隊友不小心把腳崴了,最後堅持自己走了下來,雖然有協作一路陪同,個人毅力不強是不可能堅持下來的。

這一趟我們隊伍表現出來的團結也讓人很是感動,有些甚至是天南地北的陌生人,只因為有共同愛好臨時聚在一個小團隊裡,在這短短的九天時間,同樣擔任好了隊友的角色,這就是一個人的包容和善良,心有大山,胸懷大愛。

當一個人把登頂一座雪山視為某種吹噓成本的時候,當一個人把登山變得功利的時候,當一個人把能否登頂一座山視為比自己生命還重的時候,這個人沒有真正登頂過一座大山,享受過程遠比攀登本身更具意義。—————摘自網路

本篇圖文作者:心如簡,重慶市人,土家族,資深戶外攝影師、領隊、攀岩高手。此次率九名業餘登山隊員,歷經九天成功登頂川藏交界的第一高峰雀兒山。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或與該作者聯繫。

雁東飛,湖北的九頭鳥,公的,在北京工作,屬於高精尖理工男那一類!問他為什麼不耍女朋友,他回到:耍朋友了還浪毛線啊,不耍!屬於熱愛戶外的人,長期活躍在高原,時不時自己去開一條新徒步路線走走,屬於大神級別。上圖他以為他真的是大雁!

岡拉,重慶人,90後,屬於有想法的人,且非常好,互幫互助,外表屬於賤人那一類的,嘴巴賤,眼神賤!動作騷!有時候想一巴掌扇過去!但又有點捨不得,因為是我好兄弟!

水草,潮汕妹子,公司高管,朝九晚五,又不甘平淡,爆發力一般,但耐力過人,重裝走過很多長線,一起徒步過很多條線,目前還欠她一頓重慶老火鍋哈哈,裝備全是高級貨!最喜歡她的爐頭,真想趁她不注意給全部洗劫了!洗劫了!!!

豆豆,鄭州妹子,白衣天使,手術室的,一路上動不動把誰誰胳膊拆了,腎摘了分錢,平時上班無聊喜歡玩骷髏骨!身高不詳...反正比我高!登過半脊峰沒登頂,然後就直接跳到雀兒山了,登頂後下撤把腳崴了,但咬牙堅持自己走了下來!在人人體力都透支的情況下,那毅力不是一般的好!給贊!

綠葉,四川樂山人,人民教師,體力非常好,順利登頂後於當天下撤到BC !

心如簡,重慶嘞大帥逼......額就是我啦!文藝青年,有著一副驚世駭俗的容貌!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滿腹經綸........請說人話!呃 ,心如賤,重慶人,兼任本次隊伍打雜總管,吃喝拉撒睡,照相、視頻通通包乾。喜歡照相,熱愛徒步和登山,一個愛恨分明,敢愛敢恨的重慶上班族兼爬山狗!不服?哈哈哈來重慶打我澀 !

自7月22號出發進山,一直到撤出大本營,八天的登山週期並不算太長,加上一天機動時間,這短短這九天足以讓很多上班族放棄計畫,是的,很多人放棄的原因不是海拔,而是九天的假期確實太難,以成都為集結地到達甘孜德格縣,光單邊車程都需要15個小時有多,往返需要30多個小時!所以我們隊伍稱這次攀登為遠征雀兒山,是啊,遠征飛去尼泊爾都要不了這麼久。

全隊23號在成都集結,由於當晚天氣原因,兩位隊友飛機晚點,有一班甚至直接取消!原計劃第二天淩晨6點出發前往甘孜,經過大部分隊友的同意下延遲到中午才集合出發,到達甘孜縣已是第二天淩晨三點,成都茶店子出發一路經317國道到甘孜縣,成都-都江堰-理縣-米亞羅-瑪律康-爐霍縣然後到達甘孜縣城,全程700多公里,車程約14小時左右,沿途風景非常漂亮,特別是過了理縣之後,山上的植被開始豐富起來,在藍天的映襯之下,展現出了高原特有的魅力。

路過瑪律康,由於忙著趕路,就在路邊隨意吃了點麵食,又是濤哥自掏腰包請我們吃了鹵菜嘎(肉)嘎(肉)。

人是鐵飯是鋼,沒有嘎嘎心頭慌!

十塊錢一碗的牛RU面...味道?還是好吃 !好吃!

特別喜歡一路上那種愉悅感,跟一群興趣相投的朋友,去到一個未知的,卻又期盼已久的地方,每個人臉上滿是笑容,那是全身心放鬆的狀態,連坐車十幾個小時都一點都不覺累,可能這就是戶外對於我們的誘惑,其目的不僅僅是登頂一座雪山,而是所有的這一切,愉快的過程,艱辛的過程,以及登頂之後的小滿足,畢竟山裡的日子總是很快樂。

奔波了兩天,我們於7月23號淩晨3點到達甘孜縣城,與么哥碰面,休息了幾個小時與淩晨8點繼續前往德格縣,23號下午徒步進入位於德格縣玉隆拉措景區內的登山大本營,從景區大門進入,沿著湖邊徒步只需2-3個小時左右即可到達,都是平路走起來都比較順利,每個人的狀態都不錯,沒有出現高反。

玉隆拉措湖又名新路海,位於甘孜德格縣境內,被譽為“九天瑤池”落于海拔4500米的雀兒山東麓,是一座為群山、森林所環抱的神湖。

新路海的漢語便是“心傾神湖”的意思。也是中國最大的白鹿唇自然保護區,門票20元,騎馬的話另加30元。這個地方美,值得一去,門票也是這麼多景點裡算的上非常便宜的了,絕對超越了它的價值。(文字來源於網路,如果要寫(抄)這些,我可以寫(複製)個三天三夜)。

芒果戶外——兄弟的戶外俱樂部請多支持 !

全隊輕輕鬆松的一天,馬上進入到大本營了!

感謝么哥的山峰戶外團隊,這一路給我們保駕護航,提前給這次攀登做足了準備工作,感謝山峰戶外的的所有協作,真的辛苦了!來年山裡再聚。

善意提醒一下,拍合照時,如臉大加之遇到廣角鏡頭,請一定往中間位置站,不然你會被鏡頭的畸變把你拉成如圖左的樣子,切記!哈哈!

雀兒山大本營全景,裡面駐紮了多支攀登隊伍,山谷中間往後面就是雀兒山,往後幾天我們全隊就沿著山谷向C1、C2攀登。

在BC的一天半因為沒什麼壓力,感覺時間過得非常快,下午到達之後分好帳篷,開始整理自己的背包和裝備,剩下的就是吃吃喝喝侃侃曬曬,晚上么哥給大家開了一個簡短的碰頭會,詢問了各山友大致身體情況,並測量了血氧資料。

曬曬曬!曬自拍!曬曬太陽!

如今的社會主義新時代,小康生活,吃吃喝喝感覺相當腐敗 !

充分的準備是一切勝利的保障!簡短的行前碰頭會議給大家講解一下注意事項是必不可少的功課哈!

大本營出發前的隊伍大合照,來自全國各地,廣州北京澳門珠海河南山西重慶四川......五湖四海大雜燴哈哈哈!

需要說明一下是,本次攀登是么哥山峰戶外2017年的第二期,除了我們9人小隊外,還有來自珠海的隊伍,和山西,河南的隊伍,一共二十多人合併為一個大隊,攀登雀兒山的出發時間是一樣的,所以全程我們這隊人都會相處在一起,由於剛剛認識,當天大家聊的比較少,往後幾天都彼此照應聊得就比較多一點,有幾位已經互相成為朋友,期待以後一起進山徒步。這裡放幾張跟他們隊的合影,希望不會被追究肖像權,追究也不怕,來重慶打我澀!!!

7月24號全天兩個任務,一:早上出發前往C1路上的一個瀑布,海拔上升600米左右,然後返回大本營,其目的是讓大家身體更好的適應高原缺氧的反應,最大程度的保證之後幾天不會出現因海拔不斷爬升所帶來的身體不適,因為從明天開始,全隊要從大本營一路爬升到海拔6168米頂峰,我們這些平時生活的海拔就幾百米,如不提前適應,到時肯定會出現上吐下瀉,甚至是肺水腫,腦水腫等嚴重的高山疾病,所以即使是看似輕鬆的適應性攀登,么哥也要求大家認真對待。

前往瀑布適應性攀登途中。

上午適應性攀登過後,原路返回營地吃過午餐,小息到下午兩點,我們開始進行今天第二項任務,挑選裝備,和學習一些技術裝備使用技巧,隊員們很是興奮啊!

由於是商業登山,么哥的協作已經早早的把路繩及保護站建立完善,所以這裡教到大家的是一些基礎知識,主要學一些裝備使用,上升器下降器,滑墜制動,冰雪接組行走以及過冰裂縫的技巧,如果一下教太多,估計很多第一次嘗試技術攀登的山友一時也消化不了,所以當天下午講到的也是本次攀登會重點使用到的器械操作知識,我跟幾個朋友以前就喜歡自己獨立攀登一些低海拔的雪山,能自己掌握一些技巧,但我們依然按照么哥的排程,認真的走完了下午的器械培訓課程,多學習畢竟是好事情。

經過下午的簡單培訓,隊友們也都選好了適合自己的技術裝備,到這一步也意味著整個攀登週期最安逸的日子快結束了,明天我們就會離開大本營,出發前往C1營地,到C1營地的路前半段很好走,爬升度也不陡,屬於大緩坡,到了後半段也就是瀑布以後,就要路過亂石堆,爬升度也突然變陡,好在大家都是輕裝上陣,各自只背了一個小包,走起來也不是很吃力,攀登過雀兒山的朋友都知道,從大本營到C1的路上,是由當地藏族人強制要求背包,一個包300塊,所以往返就是600快強制性的給錢,我不清楚這個規矩是何時開始,只聽說以前有山友不願意被強制,還差點鬧衝突,久而久之大家出門在外不想生是非,可能都習慣了這種不合理的事情,畢竟是在人家村落的地盤上,畢竟人家也是出力了,畢竟他們也很辛苦等芸芸......雖然錢不是太多,但對於強制這種行為,我個人是非常的不喜歡,消費習慣完全可以改變一些方式進行嘛,得,不愉快的事情,也不多說了,畢竟個人也改變不了什麼!

藏族的村民們早早的來到了營地等候抽籤分包。

每個進山的隊友背包重量都不一,有的很重有的很輕,他們會將背包全部歸納到一起排開,然後以抽籤方式來決定各自背的包,幸運的可以抽到極輕量化的土豪裝備,倒楣的抽到我的包,那就慘了!祝你們好運。

抽籤完畢,他們各自都分到了自己的背包,開始出發前往C1營地。

陰天,我們隊伍在路上 ,這種天氣是最適合行軍的,沒有太陽的直接照射,感覺不到熱,也就不那麼累了。

亂石叢中的艱難跋涉

興高采烈的濤哥

志得意滿的隊員們

我們隊於下午三點左右陸續抵達C1營地,營地紮在由許多巨型岩石組成的一個山脊上,處於一個埡口地帶,後面就是雀兒山的冰舌尾部,聽協作講,由於全球變暖,冰川消融的速度很快,幾乎一年一個樣,也許在過幾年冰舌尾部就會退到很遠的山脊下,照目前全球經濟化競爭趨勢下,在過若干年雀兒山就不適合攀登了,冰川消融海平上升,人類啊,可能最終真的會毀在自己手裡,環境保護.........

C1營地旁邊的冰川,消融速度快,中間夾雜著泥土和石塊,看上去顯得不太乾淨,視角原因拍不出全集,整個冰舌部分非常巨大,已經不能用多少個足球場來形容了,一眼望去視野非常開闊。

當我們到達營地後開始下起了大雨,因為我們是跟協作同時出發,所有我們到達的時候營地帳篷還沒紮好,所有人都擠在一個做飯的帳篷裡面避雨,不過儘管外面風雨交加,還是那句話,山裡的日子是安逸的,雨過天晴之後大家都在外面曬起了太陽,讓人沒想到的是,營地居然有網路信號,這對於手機控的隊友們可是莫大的歡喜,來來來上一波亂拍裝逼照。

山高人為峰,廣角的好處就是人人都可以變大長腿!

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啦,在雀兒山可不一樣,走著走著就可能會一起白頭!

霸氣盡顯的濤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夜晚的 C1大拱橋,能不能不這麼美啊!

C1營地的銀河直墜九天,也只有如此的清純夜空才有如此眼福啊!

C1營地拍到的星空和珠海的山友——蘭子

7月26號,進山第四天,開始正式攀登的第二天,早上8點穿戴好全部技術裝備,出發前往高C2營地。

沿途需要穿過冰舌通道,然後向上爬升,然後結組行走經過冰裂縫區域,全程都在冰川上行走。

說起冰裂縫都有些懼怕,因為常常聽說誰誰登山掉進冰裂縫,暗裂縫而無法獲救,最後被大山收為己有,所以在經過裂縫區域我們都是倍加小心,跟著協作的足印慢慢通過。

C2是一個巨大的冰川平臺,在這幾十個足球場大的冰川內仍然暗藏著無數的冰裂縫,行進過程中一定要小心!千萬小心!

這是正常跨過冰溝的照片,那些提著兩隻技術稿,飛躍這個小溝溝,然後如猛虎下山撲過去的照騙我就不放了,怕唬到人了不好,說的誰?說你呢!哈哈哈哈,為人莫裝逼,裝逼著雷劈啊哇哈哈哈哈哈!

漫長的征途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加信心再加決心,隊友間的相互扶持也至關重要。

隊員們排著長隊,保持著安全距離,一步一步勻速前行。

每每遇到某個隊員體力不支,大家都會稍作停留等一等,團結協作是保證隊伍安全的首要條件。

珠海的山友,飛翔驢棧戶外俱樂部的朋友,豆丁帶隊。

中途,協作領隊會安排大家休息一下,待蓄積力氣後再一起出發。

由於相機儲存卡的問題,到達C2後的照片不知道為什麼全部打不開,回到家我才發現,老子當時就毛了,直接把記憶體卡給哢嚓了!

這一路多麼辛苦,那麼高海拔我多一瓶水都不捨得背,就為了背這套相機鏡頭,結果卡出問題沒儲存好,我不哢嚓記憶體卡,難道哢嚓相機?

總算到達風和日麗的高C2營地,當時的氣溫應該是在16度左右,氣候非常宜人。

不過海拔5500多的雪山,一到晚上氣溫驟降,冷得趕緊鑽進帳篷,靜待淩晨兩點發起的沖頂!!!一切成功與否,就看老天的臉色了。

簡哥!醒醒,協作在催,讓裝滿開水準備出發沖頂,趕緊起來......我迷迷糊糊從睡袋裡坐起,拉開帳篷門,外面滿天星星,一條清晰的銀河橫跨夜空,海拔5500米的高c2營地雖是淩晨1點,周圍卻是白茫茫一片,只有遠處的幾座裸露的尖刀峰起起伏伏顯現出黑壓壓的一條輪廓線,帳篷周圍的登山客們都來回穿梭著叫醒各自的隊友,我同帳的兄弟也在叮叮噹當穿戴著自己的技術裝備,是的,要衝頂了!閉上眼讓我在小息十分鐘........

淩晨2點,全隊開始向雀兒山頂峰發起沖頂,我和我的隊友們結組在一條路繩上。

小小的興奮伴隨著荷爾蒙加多巴胺的極速分泌,所有沖頂的隊員就像系在同一條繩上的螞蚱,在夜幕中摸索前進。

攀登路上一直下著大雪,濤哥的衣服帽子全是雪——薛濤?雪濤!

全隊小心翼翼經過一個冰川塌陷地帶,隨處可見的冰裂縫還是有些讓人不寒而慄,但同時也會讓人非常專注于攀登這件事,雀兒山的冰川發育非常壯觀,有的冰壁高達幾十米上百米,但由於天氣原因從C2往上就沒有拍到好的照片,能見度低,鏡頭起霧,儲存卡失效,相當可惜。

冰川塌陷地帶,前一晚經過山峰戶外協作的加固,用三根路繩建了保護站,還算是能基本安全通過。

沖頂路上也是不太順利,一路大雪,大霧,四周也白茫茫一片,能見度非常低,儘管天氣不是太好,隊友們還是堅持向上攀登,誰都不願輕言輕易放棄這次登頂機會,畢竟準備了那麼久,期待了那麼久,這點霧加雪還不足以讓我們有下撤的打算,最後經過長達八個小時的攀登,我們隊9人全部登頂雀兒山。

當到達頂峰以後說好的尬舞一段,也全都忘掉,累癱的累癱,感動的感動,擁抱的擁抱,是的這一路畢竟辛苦,能堅持下來實屬不易,誰還會記得尬舞那件事情,全隊登頂確實不易。

登頂的喜悅掩飾不了途中的患難真情!

昂揚天地間,熱血一男兒!

我在佛前苦苦求了一千年,只為今生這場緣!

登頂讓人難忘,不過最難忘的還是整個驚心動魄的過程,也許過後方知苦與甜!

隊伍在下撤的時候有隊友不小心把腳崴了,最後堅持自己走了下來,雖然有協作一路陪同,個人毅力不強是不可能堅持下來的。

這一趟我們隊伍表現出來的團結也讓人很是感動,有些甚至是天南地北的陌生人,只因為有共同愛好臨時聚在一個小團隊裡,在這短短的九天時間,同樣擔任好了隊友的角色,這就是一個人的包容和善良,心有大山,胸懷大愛。

當一個人把登頂一座雪山視為某種吹噓成本的時候,當一個人把登山變得功利的時候,當一個人把能否登頂一座山視為比自己生命還重的時候,這個人沒有真正登頂過一座大山,享受過程遠比攀登本身更具意義。—————摘自網路

本篇圖文作者:心如簡,重慶市人,土家族,資深戶外攝影師、領隊、攀岩高手。此次率九名業餘登山隊員,歷經九天成功登頂川藏交界的第一高峰雀兒山。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或與該作者聯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