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還她選擇生死的權利吧,北大漸凍症女博士情緒失控

十月伊始, 一份特殊的遺囑刷爆網路, 這份遺囑來自年僅29歲的北大美女博士婁滔。 “一個人活著的意義, 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 而應該以生命的品質和厚度來衡量。 ”“其它所有器官, 凡是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 盡可以捐給他人使用”。 短短的幾句話, 讓億萬網友為之動容, 為之淚流。

19日上午, 婁滔借助眼動儀用眼睛發資訊“謝謝你們”, 並傳來病情趨於穩定的消息。 這個躺在病床上的虛弱身軀牽動了網友的心, 大家似乎都期待著奇跡的出現。 然而, 理性一些去想, “漸凍症”是個世界性難題, 所謂的好消息也樂觀不到哪兒去, 奇跡出現的幾率也會非常渺茫。 所有的祝福, 只不過是感性上的期待。

23日下午, 婁滔變得情緒失控, 眼動儀上出現了這樣的字眼:“不治了, 我真的痛苦了, 我受不了了, 求求你們, 爸爸媽媽, 你們也盡力了, 求求你們吧, 把呼吸機拔掉, 讓我捐獻器官, 剩餘的東西火化吧。 ”

看到這個新聞, 我一下子呆住了。 我們都在為她的善良和無私所感動, 卻忘記了感受她的痛苦。 我不知道漸凍症可以給患者帶來多大的生理痛苦, 但是一個在被全社會關注後說過不會放棄的姑娘, 最終痛苦到崩潰的時候,

我知道, 這種苦痛一定是常人難以承受的。 對此, 婁滔的父親表示不願放棄, 不去堅持就會失去機會留下遺憾, 期待真的有奇跡出現。

這一刻, 我想起了我的姥爺。 姥爺走的時候我還小, 只知道他那時候早已經從醫院轉到家裡做保守治療了, 說白了就是等死。

吊瓶每天從早掛到晚, 姥姥、母親和舅舅甚至因此練習的可以像資深護士一樣嫺熟的找血管扎針。 終於, 不能說話的姥爺開始頻繁的拔掉針頭, 母親痛哭著哀求:“爸, 你安心輸液, 不要心疼花錢, 花多少錢都給你治。 ”直到後來, 他虛弱的連拔針的力氣都沒有了, 這樣又堅持了很多天。

臨走的前一天, 興許是迴光返照, 姥爺突然張開嘴, 斷斷續續的對守在身邊的姥姥說:“你給我拔了, 我不是怕花錢, 我難受!”

老人第二天上午就永遠離開了, 姥姥趴在他身上大哭:“別怪我心狠, 我心疼你啊!”

今年三月份, 瓊瑤曾發過一篇遺囑, 明確表示以後不接受痛苦的“急救措施”, 要求自然的死去, 甚至接受“安樂死”。 當時輿論界對於生死的權利該由誰來決定引發了軒然大波, 也有醫生站出來表示很多所謂的挽救措施其實起不到什麼作用, 只是為了安慰家屬的感受而徒增患者的痛苦罷了。

那麼對於婁滔,到底鼓勵她堅持下去正確,還是讓她自己選擇生死的權利正確呢?誠然,家屬總是希望可以讓患者多彌留一刻,盡最大的努力去爭取活著的時間來證實“盡力了”這三個字,婁先生的心情相信大多數人也能理解,誰願意看著自己心愛的女兒撒手人寰呢?但是站在病人的角度,可能真的不希望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來做無畏的挽留了。

正如婁滔自己所述,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品質和厚度來衡量。雖然天妒英才,雖然在最美的年紀遭遇如此大的災難,但是十九妹想說,無論選擇放棄還是堅持下去,婁滔都已經活出了意義!她用自己的心胸和善良感化了無數人,讓無數人以她為榜樣樹立了高尚的三觀,這也許是以後專業貢獻永遠也無法企及的!我們應該為這個北大最美女孩點上一贊!

本文系十九妹原創,歡迎轉載,抄襲必究,多謝支持!

那麼對於婁滔,到底鼓勵她堅持下去正確,還是讓她自己選擇生死的權利正確呢?誠然,家屬總是希望可以讓患者多彌留一刻,盡最大的努力去爭取活著的時間來證實“盡力了”這三個字,婁先生的心情相信大多數人也能理解,誰願意看著自己心愛的女兒撒手人寰呢?但是站在病人的角度,可能真的不希望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來做無畏的挽留了。

正如婁滔自己所述,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品質和厚度來衡量。雖然天妒英才,雖然在最美的年紀遭遇如此大的災難,但是十九妹想說,無論選擇放棄還是堅持下去,婁滔都已經活出了意義!她用自己的心胸和善良感化了無數人,讓無數人以她為榜樣樹立了高尚的三觀,這也許是以後專業貢獻永遠也無法企及的!我們應該為這個北大最美女孩點上一贊!

本文系十九妹原創,歡迎轉載,抄襲必究,多謝支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