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總決賽上的邁克爾·喬丹究竟有怎樣的魔力?

喬丹

在籃球世界裡, 關於球星歷史地位的排名總是爭論不休, 各個年代各個球星的擁躉們各執一詞, 各種資料榮譽都被找來層層羅列,

新的球星們不斷崛起, 舊時代球星們的光彩也還尚未被歷史磨滅, 於是爭論只能愈演愈烈......可唯獨關於籃球領域歷史第一人的討論, 絕大多數熱愛籃球的球迷們心中都會給出同一個答案——只有“籃球之神”, 邁克爾·喬丹一人能夠屹立於此。

歷史第一多的場均30.12分, 十次最佳陣容一陣, 九次最佳防守陣容一陣, 五個常規賽MVP, 一次年度最佳防守球員, 歷史最多的十個得分王, 六個總冠軍, 其中兩次三連冠以及六個總決賽MVP。 更別提他那些廣為流傳的現實神話, 他是無可爭議的籃球之神, 他的精彩表現實在太多, 多到了他的每一場比賽都不會讓你失望, 而在這裡, 作為一個普通的球迷, 我也只能無奈的縮小範圍, 帶大家一起回顧一下總決賽上的喬丹到底是怎麼打球的。

喬丹在踏上他的第一次總決賽之旅時已經是他職業生涯的第七個年頭了, 所以那時的他並不是最勁爆、最能飛的喬丹了, 但無疑卻是最精純、最全面的喬丹。

他在當時現有的規則和籃球環境下, 用盡自己的每一盎司天賦把他的各項技術依次提升到了頂點, 從而讓自己的個人威力在每一個爭冠年裡都盡可能的達到了最大化。 所以他一直都是球場上最難以防範的那個人:

在持球狀態下, 他的選擇簡直不要太多!

無論是稍一錯過就將化成突破第一步的試探步, 還是層出不窮、配合逼真的全身快速、連續假動作, 亦或者是毫不費力就騰空而起高人一等的滯空投籃,

喬丹在三威脅狀態下的每一個舉動都能令他的對手頭痛不已。

而且他在球場上一直都很從容, 那是他的時代, 他很願意在萬眾矚目之下去駕馭全場, 喬丹不會錯過他能做到的每一處細節, 他可以很輕鬆、嫺熟的去連著做完一大串繁複的動作。 每當他的防守人高度緊張的擺好姿勢準備迎接挑戰時, 喬丹總能讓對方馬上意識到他的這些準備還都遠遠不夠, 他會用一些在一瞬間仿佛就要快出幻影的攻擊姿態左右連點讓人來不及分析揣測, 他精熟的動作完成速率讓其在進攻端的絕對主動變成了現實。 在92年比賽錄影裡, 你能看到防守喬丹的德雷克斯勒像捕風捉影一般被喬丹紛至遝來的連續動作強行拖慢身形,

最後只能望著已經騰空而起的喬丹, 一臉始料未及、悵然若失的神情。

在一對一的情況下防守喬丹, 一直以來都是一場噩夢。

如果防守人吃到假動作, 退出一段距離, 喬丹就會用一記教科書般的跳投來作為終結方式, 雙腳起跳, 沿著直線將球上舉, 達到最高點後再用那只大手穩妥的將球撥出, 整個過程中, 他駕馭著身體, 駕馭著弧線, 此外, 他還駕馭著空氣, 前後起落間, 他安穩的如同騰雲駕霧一般, 舒適從容。 在著名的92年總決賽第二場上, 你能看到在三分線外無人貼防的邁克爾到底有多自在, 那一記記如絲般順滑的三分, 投籃出手前喬丹身體的姿態, 出手後手指的輕微顫動, 以及那之後最經典的聳肩攤手,

隨心所欲, 揮灑自如。

而如果彼此間的距離沒那麼安逸, 喬丹的招牌後仰跳投也能讓人望塵莫及, 眾所周知, 他的滯空時間無人能比, 一般情況下, 他都能率先到達高點趕在防守人的干擾來臨之前完成出手, 但如果防守人的干擾影響到了他的第一出手時機, 他也可以等防守人先從空中落下去之後, 在自己的身體落地之前, 向後飄好長一段距離才輕柔的將球撥出。 可想而知, 他並不慷慨, 否則他怎麼就只喜歡一個人沉浸在他的“後仰國度”裡。

還有一個關於他投籃的細節是, 喬丹的投籃節奏很長, 在投籃出手之後, 他仍會隨著節奏律動, 如舞蹈般搖擺著自己的肢體, 有時只是一個簡單的小跳, 但有時卻是在落地後隨投籃抛物線一起擺動的右腿, 有時他會在球進後用右手平推一下前方的空氣,還有時他會踏著全場的聲浪跳動著倒退而回......關於喬丹,一直有一個關於“zone”的傳說,而我想這些他投入比賽中的律動方式也許就是開啟那扇大門的鑰匙之一。98年總決賽的最後一投,喬丹在出手後卻依舊保持著出手時的姿態長達兩秒之久,隨後他的右手沿著出手前的軌跡倒放著收回,就好像一朵花正在倒放著他剛剛的綻放,愜意優雅,其姿甚妙。

但如果你貼的太緊,喬丹的順步或交叉步突破就將大顯神威,他的突破雖然已不能像年輕時那樣如飛機、火箭似的瞬間轟殺至籃下了,但他的第一步啟動依舊有如引爆火藥桶一般擁有著突然甩開眼前防守人的恐怖爆發力,而且即使是在98年總決賽的最後一戰上,35歲的喬丹還是能突然啟動搶到身位呢,而在97年總決賽上,他還能在人堆裡自在的翩躚起舞呢,所以就更別提在那些稍早的年份裡,他是怎麼從同時代的偉大球員們身邊呼嘯而過的了。所以,雖然他雙腿裡的燃料確實是在無可奈何的逐年遞減,但他還是能憑藉著依舊快於凡人的啟動和對突破路線的合理規劃順暢的滑進禁區,非要做個對比的話,早些年他的突破是轟出來的,而在經驗與年齡逐年增長之後,他的突破則更像是流進去的,水銀瀉地,無孔不入。他啟動時重心降得很低,就跟個短道速滑運動員過彎似的,後續的步子很大,步伐的選點舒適合理,平衡性出色,身體控制能力極佳,變向調整迅速,轉身、半轉身技藝嫺熟,他總能找到輕鬆接近籃筐的辦法。

喬丹

而在他通過嚴密護球經過層層滲透完成助跑之後,開始起飛的喬丹就將告訴你,他為什麼會在這個世界裡被人們喚作“飛人”:他將張開那對無形的翅膀,從眼前合圍的人群中飛過,然後再在飛翔中不斷變換著姿態,讓過揮來的手掌,躲過向上探出的指尖,最後再等到他們全都開始下落後,他再不疾不徐的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方式把球給送進籃筐。

他在空中的選擇實在是太多了,他的左右手都能終結,能扣籃、能挑籃、能拋投、能雙手舉球橫飛找板,能越過一大堆防守人拉杆上籃,亦或者他還能在防守人的拉拽之下以一個無法命名的方式給將球打進,好在多個角度的鏡頭重播會告訴你,他在空中究竟完成了多少超乎想像的閃轉騰挪。

就如91年總決賽第二場,在罰球線虛線處起跳的他原本是打算單手扣籃的,但當球就要舉到最高處時他卻臨時改變了想法,於是他又在空中把球抓回交給了左手,你能清楚的感受到喬丹周圍的時空仿佛在那一刻發生了停滯,他就那麼匪夷所思的懸浮在了那裡,直到上帝又重新按下了正常播放的按鈕。喬丹才重返人間,趕在落地前用左手小心的將球挑進,NBA總決賽歷史上最神妙的一球就這麼誕生了。

他在空中無所不能,他的飛行簡直無往不利。

唯一遺憾的是,在他右手食指受傷不能彎曲後,他的單手上籃找板能力明顯有所下滑,但除此之外,他還有那麼多其他的終結方式呢,總不會讓你看膩。

但最令人難以預料的是他在突破啟動後並不是非要殺向籃筐才肯甘休,他隨時還可以在行進間來一招急停跳投,或前傾若翔,或飄然後仰,總能打的對方顧此失彼,首尾不得兼顧。除此之外,我個人還很鍾情於他的騎馬射箭,看喬丹在中距離處單腳起跳,順勢滑翔,抬起的右腿仿若駿馬揚起的前蹄,而他整個人也好像真如天馬一般在突然安靜下來的地板上方飛躍而過,既轟鳴,又安靜。他做什麼都像是在飛!

他在將要終結前佔據著先手的主動,他在終結過程中卻又擁有著後手選擇的權利。

而且這個後手選擇的權利可不單單是指他能在飛行過程中的任意時機完成出手,他還能在任意的時機送出傳球。人們大多癡迷於他的進攻表演,卻常常忘了他還擁有著史詩級的跳起傳球。他1.98米的身高在後衛群裡本身就高,而在他跳起來之後就會變得更高!隨之而來的就是他在空中能夠俯瞰球場的視野。他能在球場一端騰空,把身邊的防守人全都帶離地面之後,再把球拋給球場另一端的隊友;他能在籃筐附近起跳,在空中做了好幾次的閃轉騰挪之後,再把球選個吊鑽的角度送到層巒疊嶂之外;而他跳起之後還能在一次傳球的目標被識破外,換另一個目標再把球給送出呢,總之,他在空中的選擇實在是太多了!

關於喬丹的傳球水準,在91年對上湖人隊的那輪總決賽裡,他作為公牛隊的實際組織者,愣是在魔術師的眼前送出了場均11.4次的助攻,信手拈來的no look pass,及時的二次傳導,頗具欺詐性的遠端直塞,果斷的突破分球,再加上耐心的指揮隊友落位。喬丹在歷史第一控衛面前,居然還能像一個真正後衛似的去打球,他雖不能像魔術師那般點石成金、無中生有,但他確實能為他的隊友們創造出一大堆的進攻機會。

過人

因為他是邁克爾·喬丹,他在進攻端的威脅讓你不得不把視線聚集在他的身上,而從91年起,當他的隊友們達到了他的標準之後,他也樂於利用這種威脅去啟動他身邊的隊友。他在“自己進攻還是傳給隊友”這件事上早早的就參透了天機,在失敗的棒球生涯結束後,他更是全身心的理解並接納了他的隊友。而且早年的大學籃球生涯和“禪師”與溫特所帶來的“三角進攻”也為他在通往“秘密”的道路上提供了非常多的幫助,於是,我們在93年的總決賽第六場上看到了派克森的那一球,之後,我們又在97年的總決賽第六場上看到了他吸引包夾後分給科爾的那一球。無論如何,在總決賽的球場上,他肯定是一位絕佳的隊友。

所以,要想限制喬丹,乾脆就不應該讓他持球!於是超音速隊的佩頓、霍金斯、溫蓋特們在96年總決賽上想盡了一切辦法,不惜推、拉、頂、拽,無所不用其極的在喬丹接球前就開始對其進行了大量極具侵略性的兇悍防守,但這是不可能嚇得到邁克爾·喬丹的,因為在其封神加冕之前,喬丹可是趟著“壞孩子軍團”底特律活塞隊的屍首殺進萬神殿的。

既然超音速隊在沿途佈滿了絆馬索,那他就在低位將他們的防守鑿破,喬丹的要位強硬的很,即使佩頓們極力抵抗,身高臂長力量強的他還是能通過背身要到籃球,接下來就是喬丹最讓人目眩神迷的技巧之一了:他放低重心,背身頂著防守人運球,兩腿分的很開,他的兩隻腳都能完成轉身,這讓其在防守人的左右兩端都同時提供了威脅,如果防守人施壓不夠,行動呆滯,他判斷對方難以干擾時,就會快速、流暢的使出那招名動江湖的翻身後仰跳投;而如果防守人的機動性強,干擾到位,那他的晃肩假動作就開始了極為逼真的欺詐表演,然後在防守人重心向一側偏移或對方的協防球員趕到之前,換另一邊進行翻身後仰出手,如果眼前還不夠乾淨,就再來一個投籃假動作也沒什麼不可,然後就是他在空中又一輪的出手時機選擇了......他在進攻端的選擇真的是太多了!

同時,對於一個籃球智商極高的球員來說,他的無球跑動也是不容忽視的,當隊友足夠強的時候,他也是很樂意去用一些更簡單的方式來終結進攻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的用最簡單的方式去終結進攻,這就是萬神殿裡那些球員的秘密之一。在最開始,他受制於三角進攻並且要服務於三角進攻,到後來,他也開始能受益於這一球權分散的進攻體系了。雖然他仍舊難以獲得直接空切籃下的機會,但他的繞掩護切出接球跳投的次數確實是有所提高了。

另外,喬丹的全面可不只是在於其璀璨如繁星的耀眼進攻,永遠也別忘了他那能與其進攻相匹配的超凡防守。他的長臂大手、敏捷的橫移速度、強勁的彈跳以及那能看穿一切的洞察力都讓他變得非常危險,很少有人會選擇與其單挑,但他還是會盡可能的去尋找機會以襲擊不幸被他盯上的對手。在與超音速的總決賽上,就有這麼一幕:企圖右路突破的霍金斯被喬丹的移動和長臂罩住了所有的去路,最後被圍困倒地後,喬丹卻仍未停止他的攻擊,他繞著霍金斯的胳膊和手不斷的擊打著籃球,並且最終還成功的收穫了球權,那時的他就跟一頭聞到血腥味的野獸似的,氣勢洶洶,卻又偏偏冷靜精准,一刻也不停歇的攻擊著他的獵物,而裁判當時就站在霍金斯的旁邊無能為力,因為喬丹既沒有犯規,也沒有給霍金斯叫暫停的機會,恐怖片一般的防守。

友情

再翻找的話,在98年的最後一投前,也正是喬丹偷偷的溜到卡爾·馬龍的身邊,精准的拍掉並搶走了籃球;還有92年總決賽的最後一場,正是喬丹在前場捅掉了開拓者隊的球權,直接扣籃,完成了比分上的逆轉......就更別提被他纏的疲憊不堪的魔術師和倒楣的德雷克斯勒那一發發偏的離譜的糟糕投籃了。

他很危險,無論是在進攻端,還是在防守端,他都存在感十足。

所以,擁有著最出色的幾個身體天賦之一和最全面的籃球技巧再加上一流水準的籃球智商後,這名球員就可以攀登籃球之巔了嗎?還遠遠不夠,他還需要一些神奇的特質,方能成就傳奇。他的好勝如狂世人皆知,他那足以統帥其全部才華的自信心也不消多提,他的競爭欲更是能將人生吞活剝,他享受競爭和挑戰,在93年總決賽場均41分擊敗當季常規賽MVP查理斯·巴克利之後,拿到三連冠獨孤求敗的他甚至選擇了退役。但除此之外,他還有一些凡人難以企及的地方:

97年總決賽的天王山之戰,也就是著名的“流感之戰”,喬丹在賽前食物中毒,病得連當天上午的訓練都無法參加,但當晚他還是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站在了爵士隊的魔鬼主場之上。比賽一開始,喬丹果真有氣無力,行動遲緩,他還是能命中後仰跳投,但大多數時候要麼發力偏軟要麼用力太足,他的突破更是失去了撕裂防守的衝擊力,進攻核心失常,公牛隊也明顯不在狀態,失誤頻頻,第一節就16比29落後了13分。

但就在整支球隊軍心渙散之際,汗如雨下、極度虛弱的邁克爾·喬丹卻站了出來:他交叉步啟動接後仰跳投,他單人快攻反擊變向後上籃得手,胯下運球後再接一發後仰跳投。自己後場抄截後發動快攻,背後運球連提前變向再分球給皮蓬,結果後者居然上空籃不中,沒關係,邁克爾又跟了一記雙手補扣!他不斷的咬著牙衝擊籃筐,除了拼到了10次罰球之外,還鼓舞了他的隊友,半場結束,公牛隊49-53追到了只差4分,喬丹單節砍下17分。

於是第三節,身體大量脫水的喬丹雖然只得2分,但公牛隊重新振作起來的防守卻依舊咬住了比分。直到第四節開始兩分半,公牛隊71-77落後6分,邁克爾·喬丹再次超人歸來:中距離急停後仰跳投,接球投籃,假動作傳球給科爾,騙住斯托克頓後的三分出手。籃筐右翼三威脅,右腳試探步配以快速、連續假動作後的招牌後仰跳投。再加上一招三分線外突破後的騎馬射箭得手,那個被稱為神的男人,再次統治了比賽!

比賽最後時刻,斯托克頓的三分球助爵士隊再次反超了比分,但回過頭來喬丹得到了兩次罰球,第一罰中,第二罰彈出,但喬丹自己搶到了前場籃板,他把球傳給了在低位發生錯位擁有大打小優勢的皮蓬,防守喬丹的拉塞爾跑去包夾,就是這一瞬間的空當,皮蓬將球傳回,喬丹手起刀落,一記三分球讓公牛隊在比賽還剩26秒的時候建立起了三分的領先優勢,爵士隊請求暫停,身體極度透支的喬丹倒在了皮蓬的懷裡。再之後雙方你來我往,公牛隊贏得了比賽最終的勝利。

喬丹全場登場44分鐘砍下38分7籃板6助攻3搶斷,而在賽後,他還未停止脫水。

是什麼讓34歲的他能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克服生理上的障礙強行上演逆天而行呢?是他對籃球和比賽的熱愛?是他無比堅定的意志?還是他不服輸的鬥志呢?真相無人知曉。

總之,他搞定了這一切,他不僅搞定了“流感之戰”,他還搞定了聳肩前的那六記三分,他搞定了“最後一投”,他還搞定了給科爾的那記傳球,他搞定了魔術師、巴克利、馬龍、斯托克頓、德雷克斯勒等一長串偉大的對手。即,他是在六次總決賽全部獲勝並且留下了一大堆傳奇故事之後,才得以獨自登上籃球之巔的。

後仰

實至名歸,毋庸置疑。

他在山巔被人仰望,他的神話被人們爭相傳頌,無數後起之秀朝著他的身影苦苦追趕,數不清的球迷對著他的錄影懷念至今。

作為一個籃球愛好者,在做完了一系列的歷史球星帖,觀察了他們的比賽錄影和職業生涯之後,我更加印證了自己心中最初的那個想法:邁克爾·喬丹的比賽是最好的。如果非要形容的話,可以說喬丹讓那個時代的NBA看起來就像是在事後經過精心剪輯才公之於眾的電影一樣!最好的對手,最好的表現,最好的劇情以及最好的結局,而故事的主人公卻只有邁克爾·喬丹一個人!

籃球之神,震鑠古今。

有時他會在球進後用右手平推一下前方的空氣,還有時他會踏著全場的聲浪跳動著倒退而回......關於喬丹,一直有一個關於“zone”的傳說,而我想這些他投入比賽中的律動方式也許就是開啟那扇大門的鑰匙之一。98年總決賽的最後一投,喬丹在出手後卻依舊保持著出手時的姿態長達兩秒之久,隨後他的右手沿著出手前的軌跡倒放著收回,就好像一朵花正在倒放著他剛剛的綻放,愜意優雅,其姿甚妙。

但如果你貼的太緊,喬丹的順步或交叉步突破就將大顯神威,他的突破雖然已不能像年輕時那樣如飛機、火箭似的瞬間轟殺至籃下了,但他的第一步啟動依舊有如引爆火藥桶一般擁有著突然甩開眼前防守人的恐怖爆發力,而且即使是在98年總決賽的最後一戰上,35歲的喬丹還是能突然啟動搶到身位呢,而在97年總決賽上,他還能在人堆裡自在的翩躚起舞呢,所以就更別提在那些稍早的年份裡,他是怎麼從同時代的偉大球員們身邊呼嘯而過的了。所以,雖然他雙腿裡的燃料確實是在無可奈何的逐年遞減,但他還是能憑藉著依舊快於凡人的啟動和對突破路線的合理規劃順暢的滑進禁區,非要做個對比的話,早些年他的突破是轟出來的,而在經驗與年齡逐年增長之後,他的突破則更像是流進去的,水銀瀉地,無孔不入。他啟動時重心降得很低,就跟個短道速滑運動員過彎似的,後續的步子很大,步伐的選點舒適合理,平衡性出色,身體控制能力極佳,變向調整迅速,轉身、半轉身技藝嫺熟,他總能找到輕鬆接近籃筐的辦法。

喬丹

而在他通過嚴密護球經過層層滲透完成助跑之後,開始起飛的喬丹就將告訴你,他為什麼會在這個世界裡被人們喚作“飛人”:他將張開那對無形的翅膀,從眼前合圍的人群中飛過,然後再在飛翔中不斷變換著姿態,讓過揮來的手掌,躲過向上探出的指尖,最後再等到他們全都開始下落後,他再不疾不徐的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方式把球給送進籃筐。

他在空中的選擇實在是太多了,他的左右手都能終結,能扣籃、能挑籃、能拋投、能雙手舉球橫飛找板,能越過一大堆防守人拉杆上籃,亦或者他還能在防守人的拉拽之下以一個無法命名的方式給將球打進,好在多個角度的鏡頭重播會告訴你,他在空中究竟完成了多少超乎想像的閃轉騰挪。

就如91年總決賽第二場,在罰球線虛線處起跳的他原本是打算單手扣籃的,但當球就要舉到最高處時他卻臨時改變了想法,於是他又在空中把球抓回交給了左手,你能清楚的感受到喬丹周圍的時空仿佛在那一刻發生了停滯,他就那麼匪夷所思的懸浮在了那裡,直到上帝又重新按下了正常播放的按鈕。喬丹才重返人間,趕在落地前用左手小心的將球挑進,NBA總決賽歷史上最神妙的一球就這麼誕生了。

他在空中無所不能,他的飛行簡直無往不利。

唯一遺憾的是,在他右手食指受傷不能彎曲後,他的單手上籃找板能力明顯有所下滑,但除此之外,他還有那麼多其他的終結方式呢,總不會讓你看膩。

但最令人難以預料的是他在突破啟動後並不是非要殺向籃筐才肯甘休,他隨時還可以在行進間來一招急停跳投,或前傾若翔,或飄然後仰,總能打的對方顧此失彼,首尾不得兼顧。除此之外,我個人還很鍾情於他的騎馬射箭,看喬丹在中距離處單腳起跳,順勢滑翔,抬起的右腿仿若駿馬揚起的前蹄,而他整個人也好像真如天馬一般在突然安靜下來的地板上方飛躍而過,既轟鳴,又安靜。他做什麼都像是在飛!

他在將要終結前佔據著先手的主動,他在終結過程中卻又擁有著後手選擇的權利。

而且這個後手選擇的權利可不單單是指他能在飛行過程中的任意時機完成出手,他還能在任意的時機送出傳球。人們大多癡迷於他的進攻表演,卻常常忘了他還擁有著史詩級的跳起傳球。他1.98米的身高在後衛群裡本身就高,而在他跳起來之後就會變得更高!隨之而來的就是他在空中能夠俯瞰球場的視野。他能在球場一端騰空,把身邊的防守人全都帶離地面之後,再把球拋給球場另一端的隊友;他能在籃筐附近起跳,在空中做了好幾次的閃轉騰挪之後,再把球選個吊鑽的角度送到層巒疊嶂之外;而他跳起之後還能在一次傳球的目標被識破外,換另一個目標再把球給送出呢,總之,他在空中的選擇實在是太多了!

關於喬丹的傳球水準,在91年對上湖人隊的那輪總決賽裡,他作為公牛隊的實際組織者,愣是在魔術師的眼前送出了場均11.4次的助攻,信手拈來的no look pass,及時的二次傳導,頗具欺詐性的遠端直塞,果斷的突破分球,再加上耐心的指揮隊友落位。喬丹在歷史第一控衛面前,居然還能像一個真正後衛似的去打球,他雖不能像魔術師那般點石成金、無中生有,但他確實能為他的隊友們創造出一大堆的進攻機會。

過人

因為他是邁克爾·喬丹,他在進攻端的威脅讓你不得不把視線聚集在他的身上,而從91年起,當他的隊友們達到了他的標準之後,他也樂於利用這種威脅去啟動他身邊的隊友。他在“自己進攻還是傳給隊友”這件事上早早的就參透了天機,在失敗的棒球生涯結束後,他更是全身心的理解並接納了他的隊友。而且早年的大學籃球生涯和“禪師”與溫特所帶來的“三角進攻”也為他在通往“秘密”的道路上提供了非常多的幫助,於是,我們在93年的總決賽第六場上看到了派克森的那一球,之後,我們又在97年的總決賽第六場上看到了他吸引包夾後分給科爾的那一球。無論如何,在總決賽的球場上,他肯定是一位絕佳的隊友。

所以,要想限制喬丹,乾脆就不應該讓他持球!於是超音速隊的佩頓、霍金斯、溫蓋特們在96年總決賽上想盡了一切辦法,不惜推、拉、頂、拽,無所不用其極的在喬丹接球前就開始對其進行了大量極具侵略性的兇悍防守,但這是不可能嚇得到邁克爾·喬丹的,因為在其封神加冕之前,喬丹可是趟著“壞孩子軍團”底特律活塞隊的屍首殺進萬神殿的。

既然超音速隊在沿途佈滿了絆馬索,那他就在低位將他們的防守鑿破,喬丹的要位強硬的很,即使佩頓們極力抵抗,身高臂長力量強的他還是能通過背身要到籃球,接下來就是喬丹最讓人目眩神迷的技巧之一了:他放低重心,背身頂著防守人運球,兩腿分的很開,他的兩隻腳都能完成轉身,這讓其在防守人的左右兩端都同時提供了威脅,如果防守人施壓不夠,行動呆滯,他判斷對方難以干擾時,就會快速、流暢的使出那招名動江湖的翻身後仰跳投;而如果防守人的機動性強,干擾到位,那他的晃肩假動作就開始了極為逼真的欺詐表演,然後在防守人重心向一側偏移或對方的協防球員趕到之前,換另一邊進行翻身後仰出手,如果眼前還不夠乾淨,就再來一個投籃假動作也沒什麼不可,然後就是他在空中又一輪的出手時機選擇了......他在進攻端的選擇真的是太多了!

同時,對於一個籃球智商極高的球員來說,他的無球跑動也是不容忽視的,當隊友足夠強的時候,他也是很樂意去用一些更簡單的方式來終結進攻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的用最簡單的方式去終結進攻,這就是萬神殿裡那些球員的秘密之一。在最開始,他受制於三角進攻並且要服務於三角進攻,到後來,他也開始能受益於這一球權分散的進攻體系了。雖然他仍舊難以獲得直接空切籃下的機會,但他的繞掩護切出接球跳投的次數確實是有所提高了。

另外,喬丹的全面可不只是在於其璀璨如繁星的耀眼進攻,永遠也別忘了他那能與其進攻相匹配的超凡防守。他的長臂大手、敏捷的橫移速度、強勁的彈跳以及那能看穿一切的洞察力都讓他變得非常危險,很少有人會選擇與其單挑,但他還是會盡可能的去尋找機會以襲擊不幸被他盯上的對手。在與超音速的總決賽上,就有這麼一幕:企圖右路突破的霍金斯被喬丹的移動和長臂罩住了所有的去路,最後被圍困倒地後,喬丹卻仍未停止他的攻擊,他繞著霍金斯的胳膊和手不斷的擊打著籃球,並且最終還成功的收穫了球權,那時的他就跟一頭聞到血腥味的野獸似的,氣勢洶洶,卻又偏偏冷靜精准,一刻也不停歇的攻擊著他的獵物,而裁判當時就站在霍金斯的旁邊無能為力,因為喬丹既沒有犯規,也沒有給霍金斯叫暫停的機會,恐怖片一般的防守。

友情

再翻找的話,在98年的最後一投前,也正是喬丹偷偷的溜到卡爾·馬龍的身邊,精准的拍掉並搶走了籃球;還有92年總決賽的最後一場,正是喬丹在前場捅掉了開拓者隊的球權,直接扣籃,完成了比分上的逆轉......就更別提被他纏的疲憊不堪的魔術師和倒楣的德雷克斯勒那一發發偏的離譜的糟糕投籃了。

他很危險,無論是在進攻端,還是在防守端,他都存在感十足。

所以,擁有著最出色的幾個身體天賦之一和最全面的籃球技巧再加上一流水準的籃球智商後,這名球員就可以攀登籃球之巔了嗎?還遠遠不夠,他還需要一些神奇的特質,方能成就傳奇。他的好勝如狂世人皆知,他那足以統帥其全部才華的自信心也不消多提,他的競爭欲更是能將人生吞活剝,他享受競爭和挑戰,在93年總決賽場均41分擊敗當季常規賽MVP查理斯·巴克利之後,拿到三連冠獨孤求敗的他甚至選擇了退役。但除此之外,他還有一些凡人難以企及的地方:

97年總決賽的天王山之戰,也就是著名的“流感之戰”,喬丹在賽前食物中毒,病得連當天上午的訓練都無法參加,但當晚他還是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站在了爵士隊的魔鬼主場之上。比賽一開始,喬丹果真有氣無力,行動遲緩,他還是能命中後仰跳投,但大多數時候要麼發力偏軟要麼用力太足,他的突破更是失去了撕裂防守的衝擊力,進攻核心失常,公牛隊也明顯不在狀態,失誤頻頻,第一節就16比29落後了13分。

但就在整支球隊軍心渙散之際,汗如雨下、極度虛弱的邁克爾·喬丹卻站了出來:他交叉步啟動接後仰跳投,他單人快攻反擊變向後上籃得手,胯下運球後再接一發後仰跳投。自己後場抄截後發動快攻,背後運球連提前變向再分球給皮蓬,結果後者居然上空籃不中,沒關係,邁克爾又跟了一記雙手補扣!他不斷的咬著牙衝擊籃筐,除了拼到了10次罰球之外,還鼓舞了他的隊友,半場結束,公牛隊49-53追到了只差4分,喬丹單節砍下17分。

於是第三節,身體大量脫水的喬丹雖然只得2分,但公牛隊重新振作起來的防守卻依舊咬住了比分。直到第四節開始兩分半,公牛隊71-77落後6分,邁克爾·喬丹再次超人歸來:中距離急停後仰跳投,接球投籃,假動作傳球給科爾,騙住斯托克頓後的三分出手。籃筐右翼三威脅,右腳試探步配以快速、連續假動作後的招牌後仰跳投。再加上一招三分線外突破後的騎馬射箭得手,那個被稱為神的男人,再次統治了比賽!

比賽最後時刻,斯托克頓的三分球助爵士隊再次反超了比分,但回過頭來喬丹得到了兩次罰球,第一罰中,第二罰彈出,但喬丹自己搶到了前場籃板,他把球傳給了在低位發生錯位擁有大打小優勢的皮蓬,防守喬丹的拉塞爾跑去包夾,就是這一瞬間的空當,皮蓬將球傳回,喬丹手起刀落,一記三分球讓公牛隊在比賽還剩26秒的時候建立起了三分的領先優勢,爵士隊請求暫停,身體極度透支的喬丹倒在了皮蓬的懷裡。再之後雙方你來我往,公牛隊贏得了比賽最終的勝利。

喬丹全場登場44分鐘砍下38分7籃板6助攻3搶斷,而在賽後,他還未停止脫水。

是什麼讓34歲的他能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克服生理上的障礙強行上演逆天而行呢?是他對籃球和比賽的熱愛?是他無比堅定的意志?還是他不服輸的鬥志呢?真相無人知曉。

總之,他搞定了這一切,他不僅搞定了“流感之戰”,他還搞定了聳肩前的那六記三分,他搞定了“最後一投”,他還搞定了給科爾的那記傳球,他搞定了魔術師、巴克利、馬龍、斯托克頓、德雷克斯勒等一長串偉大的對手。即,他是在六次總決賽全部獲勝並且留下了一大堆傳奇故事之後,才得以獨自登上籃球之巔的。

後仰

實至名歸,毋庸置疑。

他在山巔被人仰望,他的神話被人們爭相傳頌,無數後起之秀朝著他的身影苦苦追趕,數不清的球迷對著他的錄影懷念至今。

作為一個籃球愛好者,在做完了一系列的歷史球星帖,觀察了他們的比賽錄影和職業生涯之後,我更加印證了自己心中最初的那個想法:邁克爾·喬丹的比賽是最好的。如果非要形容的話,可以說喬丹讓那個時代的NBA看起來就像是在事後經過精心剪輯才公之於眾的電影一樣!最好的對手,最好的表現,最好的劇情以及最好的結局,而故事的主人公卻只有邁克爾·喬丹一個人!

籃球之神,震鑠古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