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全世界只有美俄直升機頭上頂個“球”:為啥中國武直也要頂一個?

上世紀90年代初, 美國才推出了“長弓”火控雷達, 安裝到阿帕奇直升機上, 即為長弓阿帕奇直升機。 後來俄羅斯也是開始在米28上安裝類似的產品。 以前全世界只有美俄直升機頭上頂個“球”, 也就是可以安裝機載毫米波雷達, 這讓大家相當羡慕, 紛紛希望中國武直也要項一個了。 為啥有如此要求那?理由很簡單:必須的!

以前直升機沒有機載雷達, 不是沒安裝的地方, 而是因地面雜波等, 安裝去上也沒用。 美俄突破了相關技術, 將雷達安裝了上去, 僅以長弓雷達為例, 其探測距離僅8公里, 而且每6秒鐘才能掃描一次, 卻可以測繪地圖, 以保證在夜間等視線不良情況下的飛行, 也可以用於偵察, 預警發現空中或地面目標, 至多一次處理256個目標, 並且篩選出16個首要目標, 也具備為導彈攻擊提供制導的支援能力。

如此性能令美軍不惜成本, 將現役阿帕奇直升機升級是長弓阿帕奇, 也讓中國軍迷羡慕不已, 一直希望我軍的直升機上也列裝同類雷達。

2016年4月, 中國宣佈已完成直升機機載毫米波雷達, 隨後更證明, 其已列裝我軍陸航部隊, 更好的消息為, 從技術角度說, 中國研製成功的為相控陣式數字毫米波雷達,

比美國的長弓雷達要領先一代。 這真是: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中國在這一領域一次就打破美俄壟斷, 並且還反超一代, 相控陣式數位雷達尚俄美正在研究中的東西, 沒有列裝的東西。

最早的照片之一

追溯起來的話, 上世紀80年代時, 中國就開始毫米波雷達研製,

進入本世紀之後, 伴隨著中國整體科技水準上升, 開始取得突破, 先是毫米波成像雷達取得突破, 從而讓戰場監視雷達進入世界領先水準, 隨後機載型也取得了進展, 2007年時, 樣機被安裝到直9直升機上進行測試, 2014年1月, 直19安裝毫米波雷達的照片首次公開。

如今部隊訓練的照片中, 直19安裝於桅頂上的毫米波雷達照片已很平常, 只不過裝備數量尚少一點, 期待工廠生產的能力提升了!

公開展示了

全球掌握機載毫米波雷達技術的國家僅有美、俄, 中國成為第三個國家, 這個意義不小。 我軍的直19型攻擊直升機主要任務之一, 與敵方直升機爭奪超低空的制空權, 以掩護其他直升機或地面部隊的行動。

從性能上說, 直19完全滿足了直升機空戰的要求, 也有專用的空戰武器, 唯一的問題就是預警, 如何在敵方直升機出現之前, 及時發現其蹤影, 以及提前進行佈置, 避免被打個措手不及, 如今隨著機載毫米波雷達的出現, 問題得到完美的解決, 安裝毫米波雷達之後, 直19作戰能力處到大大的提高,飛行員不必再依賴於肉眼來搜索目標了,依賴雷達即可以在數公里之外,發現目標的行蹤。既便機群之中,只有幾架安裝它,也可以為整個機群提高及時的預警與引導。

直19作戰能力處到大大的提高,飛行員不必再依賴於肉眼來搜索目標了,依賴雷達即可以在數公里之外,發現目標的行蹤。既便機群之中,只有幾架安裝它,也可以為整個機群提高及時的預警與引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