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校鄙視鏈——如何看待學歷歧視

日前, 一篇名為《對不起, 我本科不是北大的!》的文章在網上發佈, 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 文章中講述了一名三本出身的學生考上北大碩士,

後又通過自身努力, 加入中國作協, 成為《詩刊》社編輯的坎坷經歷, 文章中作者用親身經歷描述出了被人問及本科院校時的那種“空氣突然安靜”。

文章發佈後引發了網友熱評, 又一次將“高校鄙視鏈”拿到了檯面上。 不得不承認, 在當今社會, 無論是用人單位還是社會評價, “高校鄙視鏈”都客觀存在。

綜合分析

[正確看待高校鄙視鏈現象]

不應該用“鄙視鏈”的客觀存在去否認名校的優勢, 去否認名校學生的“光環”。 名校出身的人自帶“光環”有“傲骨”無可厚非, 名校就只有那麼多, 高考的目的也是以客觀、公平、公正的方式去選拔人才。 只要是考試就必然會考好考不好之分, 雖然一次成績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全部實力, 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在過去的努力程度與學習能力。 考入北大、清華等名校是一個人實力的證明, 進入此類院校意味著將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 接觸到國內甚至國際上頂尖的學術大牛。 從長遠的角度講, 進入名校對個人品性、修養、文化底蘊都是一種很好的滋養。

所以, 我們要客觀承認存在的“名校”與“一般院校”之間的差距, 這種差距體現在名校的視野、平臺、學科能力、師資力量, 這些軟硬體方方面面的條件決定了一所高校的高度與厚度, 而這些優質條件往往是一所高校憑藉自身優秀辦學理念, 優良校風, 國際化視野以及腳踏實地的耕耘所獲得的。 不能因為單純的“鄙視鏈”就去刻意無視名校光環, 否認名校優勢, 這既不公平也不現實。

另外一方面, 也不能單純用名校的光環去否認“非名校”的實力, 更不該對“草根出身”的學生存在偏見。 每一所學校都有其辦學特色與教育理念, “聞道有先後, 術業有專攻”, 名校往往學科分佈廣, 普遍實力強, 但一些“非名校”同樣有其所專精的領域。

一味憑名校出身與否去判斷一個人的能力是“功利”而不負責任的。

參考對策

中公教育總結, 消除高校“鄙視鏈”現象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第一, 解鈴還須系鈴人, 化解“高校鄙視鏈”, 用人單位很關鍵。 在人才選拔中, 用人單位往往更青睞那些“985”“211”的畢業生,

從用人單位角度講, 名校出身的新員工在適應工作、學習能力與綜合素質方面有更多優勢。 但是, 在大資料與知識付費的今天, 越來越多的“草根”用自己的實力書寫了一個個勵志故事。 “英雄不問出處”, 用人單位需將眼光放長遠, 將視野擴展到整個人才資源中, 這樣既體現了自身對知識與人才的尊重, 也有助於整個行業的人才選拔。

第二, 名校出身的也應擺正自身位置, 要有“傲骨”而不能有“傲氣”, 要靠實力“吃飯”而非靠一紙畢業證。 “草根出身”者也不必妄自菲薄, 抱怨“區別對待”, 拿出自身成果, 展現技能特長才是對自身最好的“代言”。

第三, 全社會要大力行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分為。 進一步看, “鄙視鏈”的存在是一定階段的產物, 某種程度上也暗含著社會對人才、對知識的看重,但從“看重”到“尊重”並非簡單的一步之遙,需要我們每個人發光發熱,扶正社會中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之風,讓“高校鄙視鏈”成為看實力的“人才鏈”才是新常態。

某種程度上也暗含著社會對人才、對知識的看重,但從“看重”到“尊重”並非簡單的一步之遙,需要我們每個人發光發熱,扶正社會中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之風,讓“高校鄙視鏈”成為看實力的“人才鏈”才是新常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