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年因為“拉鍊門”醜聞名揚天下的女人策劃了一個視頻

01

我一向不喜街頭實驗類視頻。

原因有二。

這種節目根本配不上“實驗”這個名詞, 頂多算個調查。 既沒有隨機化程式, 又沒有控制無關變數,

得到的結果也只能是個參考意見。

2.人性和道德禁不起刻意的測試。 有些節目為了宣揚真善美, 抨擊假醜惡。 實際上就是為了收視率, 讓一群人圍觀一群人身處道德困境的樣子。 擁有道德優越感, 這才是人性深處的惡。

當然, 也有例外。

02

紐約一家廣告公司做了個街頭實驗, 專門針對鍵盤俠、聖母婊、噴子們肆無忌憚言語攻擊他人的現象。 他們讓實驗者在街頭對素昧平生的路人說出平時大家只敢在網上說出的惡毒言語。 借此讓網友們重新思考網路上的言語欺淩問題。

這個實驗完整演繹了日常常見的幾種可能因歧視而引發的言語攻擊(尚未包含地域歧視)

01 LGBT歧視

咖啡館, 靠窗的兩名男性談笑宴宴, 一名男子走上前,

對他們開啟了嘴炮模式:

“不好意思, 我只想對你們說一個事:你們同性戀人群都有病, 這麼搞就是在自殺。 咋不早點對你們可悲的人生做個自己我了結?”

一番刻薄話說完, 終於有人看不下去, 把這個自以為是的人趕出去了。

02 校園欺淩

還是街頭, 兩名女生當街羞辱同學。

女一:“你簡直蠢得要命, 你心裡沒數嗎?”

女二:“你特麼就是學校最噁心的人!”

又是劈頭蓋臉一頓罵,這位女生一臉懵逼,“你們為什麼總是針對我?”

兩名女生回答,“因為每個人都討厭你,你也該討厭你自己。”

同樣的,有人冷眼旁觀,有人路見不平。

一位美麗小姐姐把兩名欺淩者趕走,還不忘擁抱被辱駡的女孩,告訴她,

“你挺好的,她們簡直太刻薄了。”

03 種族歧視

公園裡,一個女人對一個阿拉伯面孔的路人一陣辱駡:

“所有你們這些MSL,都應該從哪兒來的滾會哪兒去。”

這還沒完,這女人攻擊完別人,還向其他路人抱怨:

“你敢信嗎,那邊那個人是特麼恐怖分子。”

路人被嚇到露出吃驚表情

但她顯然沒有在怕哦!她走過去,給了被攻擊的女人一個結實的擁抱

攻擊者見狀又返回來,試圖“友情提示”路人:

“這個女人很危險!所有MSL都是恐怖分子!”

路人反駁道,“你說的沒錯,我也是一個恐怖分子。”

04 外形歧視

一位胖胖的女孩在甜品店裡等人,一個老阿姨走上來就是一頓羞辱:

“胖子就應該自我瞭解,早點去死。”

胖女孩很絕望:“我只是在等我媽媽,您能讓我一個人安靜地帶著嗎?”

老阿姨繼續開炮,

“你閃瞎了我的眼!你就應該趕緊辦一張健身卡,該幹嘛幹嘛,我特麼最討厭胖子了!”

這個視頻很真。片中所有的惡毒言論都取材自真實的網路留言,而所有路人的行為都是真實反應。

事實上,人們總是自動忽略網上對一個人的惡毒攻擊的嚴重性,認為自己只是普通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線民之一,不可能對當事人產生影響。

雁過留痕,看後評論,是每個線民的基本素質。

殊不知,正是因為這種錯誤的認知,最終給當事人及其家庭帶來了幾近毀滅的心理創傷。

這大概就是本片想要引發的思考:既然現實中說出惡毒語言令人無法接受,大家憑什麼認為這些攻擊放到網上就無關緊要呢???

03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視頻的策劃人之一是萊溫斯基(Monica Lewinsky)。

如果你還不清楚,那如果我告訴你,她就是當年和克林頓總統發生“拉鍊門”醜聞而“名揚天下”的女人呢。

萊溫斯基本人就是網路暴力的受害者, 當年那件莫須有的醜聞讓她多年不敢出現在公眾面前。直到2014年才回歸,並以反對網路欺淩為己任,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

“很多人當面不會對你出言不遜,但他們會毫無顧忌的把言論寫到網上。互聯網是一個雙刃劍,我們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冒著失去人性的風險。我希望用這些短片來喚起人們同情的能力。也希望那些被網路暴力欺淩的人能像我一樣強大。”

最後,我非常贊同網友們說的一句話,“噴子就是網路世界評論區的王者,現實世界的矮子。”(不信,你們當面試試,保准打得你爹媽都不認識。)

又是劈頭蓋臉一頓罵,這位女生一臉懵逼,“你們為什麼總是針對我?”

兩名女生回答,“因為每個人都討厭你,你也該討厭你自己。”

同樣的,有人冷眼旁觀,有人路見不平。

一位美麗小姐姐把兩名欺淩者趕走,還不忘擁抱被辱駡的女孩,告訴她,

“你挺好的,她們簡直太刻薄了。”

03 種族歧視

公園裡,一個女人對一個阿拉伯面孔的路人一陣辱駡:

“所有你們這些MSL,都應該從哪兒來的滾會哪兒去。”

這還沒完,這女人攻擊完別人,還向其他路人抱怨:

“你敢信嗎,那邊那個人是特麼恐怖分子。”

路人被嚇到露出吃驚表情

但她顯然沒有在怕哦!她走過去,給了被攻擊的女人一個結實的擁抱

攻擊者見狀又返回來,試圖“友情提示”路人:

“這個女人很危險!所有MSL都是恐怖分子!”

路人反駁道,“你說的沒錯,我也是一個恐怖分子。”

04 外形歧視

一位胖胖的女孩在甜品店裡等人,一個老阿姨走上來就是一頓羞辱:

“胖子就應該自我瞭解,早點去死。”

胖女孩很絕望:“我只是在等我媽媽,您能讓我一個人安靜地帶著嗎?”

老阿姨繼續開炮,

“你閃瞎了我的眼!你就應該趕緊辦一張健身卡,該幹嘛幹嘛,我特麼最討厭胖子了!”

這個視頻很真。片中所有的惡毒言論都取材自真實的網路留言,而所有路人的行為都是真實反應。

事實上,人們總是自動忽略網上對一個人的惡毒攻擊的嚴重性,認為自己只是普通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線民之一,不可能對當事人產生影響。

雁過留痕,看後評論,是每個線民的基本素質。

殊不知,正是因為這種錯誤的認知,最終給當事人及其家庭帶來了幾近毀滅的心理創傷。

這大概就是本片想要引發的思考:既然現實中說出惡毒語言令人無法接受,大家憑什麼認為這些攻擊放到網上就無關緊要呢???

03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視頻的策劃人之一是萊溫斯基(Monica Lewinsky)。

如果你還不清楚,那如果我告訴你,她就是當年和克林頓總統發生“拉鍊門”醜聞而“名揚天下”的女人呢。

萊溫斯基本人就是網路暴力的受害者, 當年那件莫須有的醜聞讓她多年不敢出現在公眾面前。直到2014年才回歸,並以反對網路欺淩為己任,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

“很多人當面不會對你出言不遜,但他們會毫無顧忌的把言論寫到網上。互聯網是一個雙刃劍,我們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冒著失去人性的風險。我希望用這些短片來喚起人們同情的能力。也希望那些被網路暴力欺淩的人能像我一樣強大。”

最後,我非常贊同網友們說的一句話,“噴子就是網路世界評論區的王者,現實世界的矮子。”(不信,你們當面試試,保准打得你爹媽都不認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