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街道口早高峰沒出現 周邊道路更堵了

圖為:13日7時, 街道口打圍處未現擁堵

13日早晨天還沒亮, 楚天都市報記者早早來到二環線街道口地鐵施工現場, 通過兩場視頻直播記錄打圍後首個周一早高峰,

發現通行狀況遠好於預期。 但周邊的石牌嶺路等道路比平時擁堵得多。 昨日, 以南湖上班族為主的早高峰出行剛需們, 曬出他們的“突圍攻略”, 或可解釋沒有大堵的原因。

車流量不到平時一半

昨晨6時15分, 本報兩路記者驅車從東湖路出發前往街道口, 僅5分鐘就到了打圍部位, 沿途車輛極少, 並無趕早出行的密集車流, 直到6時30分天色濛濛亮, 街道口才出現有點像樣的車流, 行駛稍顯緩慢。

5分鐘後, 街道口高架往南下橋方向(往南湖方向)因為只有一股車道, 出現明顯滯留。 高德地圖顯示, 此時北往南方向高架橋上開始出現紅色擁堵, 南往北方向(往武大方向)因為上橋處有兩股車道, 車流幾乎沒有停滯。

7時、7時30分、8時、8時20分, 幾個高峰時間節點依次過去, 通行狀況甚至比往日早高峰更暢通。 據觀察, 昨晨二環線街道口的流量少於平時的1/2。

昨日, 珞獅北路由北向南方向上午7時至11時擁堵最嚴重, 平均車速僅有8.56公里/小時, 但滯留延伸到水果湖隧道的時間遠低於往日, 尤李立交方向來的車流也比往日少了許多。

周邊道路擬設置潮汐出行

昨日街道口車流量銳減, 與廣大市民公交出行、避堵繞行有直接關係。 武漢市交管局大資料顯示, 昨日早高峰從7時開始, 街道口未現大堵, 但丁字橋路、石牌嶺路、文治街、卓刀泉路等周邊道路出現擁堵。

昨日, 南湖上班族紛紛曬出“突圍攻略”。 昨日上午8時, 家住南湖書城路的胡女士在朋友圈吐槽:堵到仿佛時間靜止。

街道口打圍第一天加上下雨, 大家都怕了, 不敢走街道口, 石牌嶺等周邊分流的路反倒堵得厲害。

家住南湖書城路的董先生在梨園附近上班。 昨晨7時40分出門, 從文馨街珞獅南路上高架走街道口進水果湖隧道, 8時許就到了。 他覺得奇怪, 後來得知住在南湖的同事們要麼繞道避開二環線, 要麼在7時之前出門, 要麼坐了公車。

依據昨日路況, 又根據市民建議, 交管部門經研究, 擬將丁字橋路、石牌嶺路、文治街等道路設置為潮汐交通, 提高通行效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