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人家本來就是一個金拱門美國農家樂,你們瞎激動個啥

說實話, 這名字聽起來真夠土的,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個洗腳城呢。

但是, 這次確實是大家見怪了。

常見的金拱門(大家不要當真)

人家麥當勞標誌上的“m”不是麥叔叔的“麥”(字母m), 而是兩架並在一起“金色大拱門”(Golden Arches”)啊!

世界上最著名的大拱門你們都不記得了嗎?

麥當勞的“金拱門”情結起源于早期麥當勞餐廳的門店設計。 1952年, 麥當勞的創始人決定重新設計店面。 他們希望麥當勞的新店面能更抓人眼球, 更實用。

其中一位創始人提出了使用兩個拱門分別架在門店兩側的想法, 設計師Stanley Clark Meston把這個大膽的想法變為了現實。

於是, 1953年世界上第二家麥當勞餐廳就採用了這個雙拱門的設計。 這個建築至今還豎立在加州的唐尼市, 成為當地著名旅遊景點:

麥當勞這個雙拱門的設計博得了多名建築學家的稱讚。 建築歷史學家Alan Hess說, 麥當勞雙拱門的設計師將一個粗略的半圓形設計草稿, 變為窄細的、條約的雙抛物線, 傳遞出動感和能量。

藝術評論家腦洞遠不及心理學家的聯想——

心理學家 Louis Cheskin的認為:這兩扇拱門, 讓人聯想到麥當勞媽媽的乳房, 這種聯想滿足了人們潛意識中被壓抑的欲望。

(額......反正我是沒有這種奇妙的聯想......)

在1960年代, 麥當勞的店面幾乎都拋棄了這種兩架大拱門的建築設計, 但麥當勞公司把這兩個拱門合在了一起, 作為新的品牌標誌上保留下來。 從此, 這個世界上最知名的雙拱門標誌被全世界人民所知。

麥當勞的金拱門標誌也有政治經濟方面的影響。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Thomas Friedman曾經提出了“預防衝突的金色拱門理論”。 他認為, 任何兩個開設了麥當勞餐廳的國家都不會向彼此開戰, 也就是說經濟全球化讓國家間戰爭的可能性變小了。

除了金拱門, 麥當勞還在一些國家地區根據當地文化, 將標誌變成各種顏色的拱門。

比如它們為了與亞利桑那州的塞多納城內風景保持一致, 將標誌變為綠拱門。

為了呼應巴黎香舍麗榭大道的優雅氣質, 麥當勞餐廳用了白拱門標誌。

麥當勞對這個金拱門的設計真的愛得癡狂。 除了麥當勞餐廳外, 在2001年, 麥當勞在瑞士開了兩間旅店, 取名為“Golden Arch Hotel”(金拱門旅店)。

這兩家旅店按照四星級歐洲酒店的標準設計,床頭板是拱門形狀,呼應了旅店的名稱。但是兩年後,這兩家店就因為經營不善關門了。

這麼說來,麥當勞中國公司改名成“金拱門”公司真是復古又實誠呢。

再說了,公司的名稱並不一定影響具體品牌的名稱。肯德基和必勝客的中國公司都屬於百盛餐飲集團,你在肯德基菜單上見過“百盛全家桶”,“香辣百盛堡”和“老百勝雞肉卷”嗎?

麥當勞(金拱門)中國管理公司也回應說,麥當勞餐廳名稱不會變,這次的名稱變更主要體現在證照層面。

金拱門這個名字雖然簡單粗暴,但也比不上麥當勞在新加坡的公司名稱,人家直接就叫——

“Hanbaobao Pte Ltd.”(漢堡包有限公司)

所以放心吧,麥當勞還是你們的麥當勞。而且對於廣東人來說,不管麥當勞改什麼名字,它都叫m記 :)

看了這篇文章後,大家不要再指著麥當勞上的標誌喊“啊!黃色大m!”了,

傳統而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看!金拱門!”

但你覺得這能阻擋中國人民的腦洞嗎?

那就錯了

中國的吃瓜群眾們早就把那些洋品牌的“接地氣”改名版給設計好了

來看看吧

取名為“Golden Arch Hotel”(金拱門旅店)。

這兩家旅店按照四星級歐洲酒店的標準設計,床頭板是拱門形狀,呼應了旅店的名稱。但是兩年後,這兩家店就因為經營不善關門了。

這麼說來,麥當勞中國公司改名成“金拱門”公司真是復古又實誠呢。

再說了,公司的名稱並不一定影響具體品牌的名稱。肯德基和必勝客的中國公司都屬於百盛餐飲集團,你在肯德基菜單上見過“百盛全家桶”,“香辣百盛堡”和“老百勝雞肉卷”嗎?

麥當勞(金拱門)中國管理公司也回應說,麥當勞餐廳名稱不會變,這次的名稱變更主要體現在證照層面。

金拱門這個名字雖然簡單粗暴,但也比不上麥當勞在新加坡的公司名稱,人家直接就叫——

“Hanbaobao Pte Ltd.”(漢堡包有限公司)

所以放心吧,麥當勞還是你們的麥當勞。而且對於廣東人來說,不管麥當勞改什麼名字,它都叫m記 :)

看了這篇文章後,大家不要再指著麥當勞上的標誌喊“啊!黃色大m!”了,

傳統而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看!金拱門!”

但你覺得這能阻擋中國人民的腦洞嗎?

那就錯了

中國的吃瓜群眾們早就把那些洋品牌的“接地氣”改名版給設計好了

來看看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