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產品經理不好當,為了這個問題,有時要與全世界為敵

編者按:不管是產品還是企業, 隨著時間的推移, 一開始簡單明瞭的結構和功能都會漸漸複雜化。 但並非所有的複雜化都是一種成長。 有時候, 太多新功能會讓用戶糊塗、團隊迷惑, 甚至給產品和企業的發展增加負擔, 拖後腿。 因此, 在每次小的決策當中, 決策者都要考慮, 這些貌似微小的新特徵、新功能是真的有助於用戶使用, 還是讓他們眼花繚亂、不知所以?企業的複雜化是真的説明企業成長需要, 還是僅僅讓企業的陣容變大了?本文編譯自GoSquared的原題為“Simplicity is a war”的文章。

“複雜的東西, 傻瓜會忽視, 實幹家會忍受,

有的人會避免, 天才會除去。 ”

——美國電腦科學家 耶魯大學教授Alan Perlis的130條程式設計格言之一

一般而言, 所有產品和企業的發展軌跡就是變得越來越複雜。

想要維持“簡單”的特徵, 其實是件很有挑戰性的事。 想要做到這一點, 就必須花上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漫長努力、專心致志才能攻克難關。

簡單性是一種很容易就失去的特徵, 有許多外力共同想要攻破它的邊界, 你的團隊成員、消費者、投資者時刻在“出謀劃策”去給產品或企業添加一些新功能、新價格、新問題, 並且給出新的答案。 我之前有寫過關於簡單性的重要性, 但主要是從產品的角度來講述。 好的設計就是"越少設計感越好。 "

那篇文章原來的名字就是“簡單是一場戰爭”,

但是我們又轉念一想, 這樣說也不太對。 因為戰役是可以輸的, 但是一場戰爭並不因為一場戰役的輸贏而決定勝負。 當然, 你可以贏得好幾場戰役, 但是仍然輸掉一場戰爭。 簡單是一場戰爭, 因為每天發生的小戰役都可以逐漸侵蝕產品和企業的簡單性。 這種侵蝕往往發生於轉眼之間。 每天的戰役你都可以取勝, 但是戰爭的最終結果永遠是失敗, 因為你的產品變得極端複雜, 企業變得尾大不掉。

該說“不”時果斷說“不”

什麼是簡單性

簡單就是該說不是就說不的勇氣。 簡單就是敢於有自己的看法*。 簡單是敢於做出妥協, 為大多數人的體驗和生活品質, 放棄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或者偏好。

簡單性, 並不意味著將按鍵和選擇藏起來,

而是去降低一個系統或者介面整體的複雜程度, 從結構上作出簡化, 使其變得容易理解。

很多人將簡單和初級、基本這樣的詞彙畫上等號, 甚至有人說簡單“就像玩具一樣”。 但是簡單可以讓每個人都受益, 就連那些最前沿、最成功的使用者都會欣賞一個產品或者系統的簡單性, 都會認為這種簡單是有價值的。

一個系統越先進, 保持它的簡單和優雅就顯得越為重要。

為什麼要為簡單性而戰?

一個有效的複雜系統, 其根本一定是一個簡單而有效的系統。 想要一開始就設計出複雜的系統, 肯定不能成功, 這樣一個系統並接到別的系統上也不會有效。 所以, 你開始就要設計出簡單而有效的系統。

——美國作家、兒科醫生John Gall

簡單性是一場持續的鬥爭。 但是這場鬥爭是值得的, 因為它所帶來的回報能夠讓你獲得更快的進步, 更有自信, 並且奮勇向前。

隨著某事某物變得越來越複雜, 它周圍的一切都會變得更有挑戰性:消費者會覺得你的產品很難理解;你的團隊也會迷惑, 不知道怎樣獲得快速的進步, 即使是做出一些小的改變, 也需要花上很多時間, 想要做出大改變就更難, 因為有很多不同的概念都需要考慮到。

為簡單而戰有時會讓人感覺“不妥” , 或者違背直覺。 有時候你說“不”, 否定一個提議或者點子, 幾乎給不出什麼原因, 你只是為了保持產品的簡單性罷了。 不過, 冒著犯錯的風險去否決, 去選擇簡單性, 是因為複雜性會帶你走上一條不同的道路,

一旦走上了複雜的路, 未來就很難找到方向。 讓產品或者公司架構變複雜就意味著增加身上的負擔, 這些負擔在未來做抉擇的時候會讓你更遲疑;這些負擔會在你想要回頭或者改變發展方向的時候拖後腿。

我們有這樣一條最高級的指導原則:對於一個選擇越不確定, 就越應該說不, 保持現有的簡單性。

有些問題表面上看來影響不大,但是隱藏的影響可能巨大。如同冰山,顯露出來的不過是一小部分

什麼時候我們失去了簡單性

打造一款簡單又容易使用的產品其實一開始就很難。就算你真的一開始就做到產品簡單,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優雅的簡單性很容易就會慢慢失卻。

增加的功能越多,簡單性就越少

往產品上添加新特色、新功能的欲望是很難抵抗的。消費者總想要更多先進的功能,他們想要自己習慣的一些特徵,想要自己熟悉的工具;他們想要一些看起來方便的功能,他們也想要一些真心非常棒的功能。

而打造複雜產品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銷售的流程、消費者熟悉產品的流程和消費者支援檔複雜化,這麼做就肯定了他人增加“特色”的請求。

而對待這些添加特色的請求的時候,一種更優的思維方式是一聽到就說“不”。這在彼時彼刻會是痛苦的,因為拒絕他人總是很難,被你拒絕的一方心裡肯定也不好受。但是對於這些提議說“好”在中長期看來會更加痛苦。答應別人的請求很簡單,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特點,或者這裡添加一個按鈕、那裡添加一個設置,或者螢幕上加一塊額外的空間,但是人總是會犯錯的,我們在考慮到任何新添加的特點所帶來的複雜性和負擔的時候,往往太樂觀了。時常發生的是,我們覺得一個特徵只是產品的一個部分,於是對增加的複雜性視而不見,也不考慮後果。

即使是添加小小的新特徵,做出讓步的後果常常是很難想像、甚至難以承受的。

消費者支援檔需要添加內容。

需要在銷售展示的時候進行解釋。

這個新加的特徵可能不是對所有使用者都有用,甚至有可能讓一些用戶感到迷惑。

這個特徵可能需要設置API中斷點。

這項特徵是否需要在推出移動端應用和桌面網頁版應用。

等我們到了該升級這個特徵的時候,我們會不會記得要對它進行升級。

我們還是不需要給這項新的功能做一些測試版,如果不做又怎麼樣?

這個新功能應該是免費的呢?還是只給高端客戶使用?

添加新功能所帶來的結果當然還不只以上列出的這些,而且每一個除了即時效應,後續都會造成其他影響。

即使是非常細微的特徵,帶來的潛在影響仍然巨大。

人多口雜,意見越多情況越複雜

產品和企業架構越變越複雜,背後的原因不僅僅是用戶想要新的功能。

隨著你的團隊漸漸壯大,大家來自五湖四海, 有著不同的職業背景,看法自然各有不同。那麼你做決策的時候,就會受到更多不同意見的影響。團隊意見的多樣性當然是有好處的,但是如果在企業的運作和產品的升級當中,點子一多, 意見一雜,就面臨著要應對衝突的挑戰。你必須從一群人的想法和看法當中去做出決定、讓大家達成一致。

通常,在面對著一群人的時候,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每個人都開心滿意。一般來說,我們總是希望自己周圍的人是開心的,並且讓他們的付出都有所回報。但是在談到將產品投入市場時,就要在一大群人的投入和一小群人的設計之間維持一個微妙的平衡了。為了保持產品的簡單性,就要避免做出”最小通分母”的決定。簡單性來自有著清晰的願景和清楚的原則,積極聽取他人靈感並且彙集其中最棒的靈感,不管是誰提出的。這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非常非常難。團隊的合作,需要每個人都尊重這些原則和過程。尋找最好的點子,並且每個人有能力去做出和接受批評,對事不對人,這不僅是負責產品和設計的團隊成員的艱難任務,團隊中所有成員都需要重視的。要做到這一點很難,非常非常難。

使用者越多,產品和企業就愈加複雜

絕大多數公司都渴望著成長和擴張。往往導致產品發展的方向和公司的組織架構越來越複雜。

剛開始創業時,你的目標可能很明確,或許你想要打造一款能夠解決自己需要的產品,而你對自己的需要也非常瞭解。

為了保持增長,慢慢地你就必須添加更多的功能和選擇,是贏得更大範圍消費者的青睞。這時,不只是你的產品開始變得複雜,你所傳遞的資訊、定價、消費者熟悉的過程等等都會越來越複雜。

但是面對增長的需要,很難說“不” 。然而,你還是要記住讓產品和企業變複雜所帶來的挑戰。並且,在不將產品和資訊複雜化的情況下,有沒有辦法在不使產品偏離你的初心,實現更快的增長?這個思考的過程還是非常值得的。

模仿他人無疑降低了產品的簡單性

如果你模仿競爭對手的產品特徵,那你得到的結果大約是相似的,也就是多個決策所帶來的結果。如果你不重新思考以上列出的原則,不去理解你想徹底解決的問題,你就很有可能掉進坑裡,欠缺周全考慮的解決方案會讓你在將來不停的做修改和調整。

短平快的成功、模仿他人的特徵最後都會導致自己的產品複雜化。就是因為你沒有扎扎實實的去建立自己的核心概念,因此你就沒有形成完善產品所需要的概念基礎。

準備好了去對抗複雜,贏得簡單性的戰役嗎?

至繁歸於至簡,要做到簡單是最為複雜的。

簡單是複雜的終極形式。

——萊昂納多·達·芬奇

當你能夠保持簡單性,不管是你的產品、消費者還是你的團隊,大家都會滿意。

短期看來,複雜性是更吸引人的,因為他們帶來快速成功、因為他人“何樂不為”的質疑、也因為這麼做是最簡單的。

不過,複雜性往往能讓你在接下來的道路裡越走越糟,他會使你放慢腳步,將局面複雜化並且給你的企業增加負擔,這些負擔一旦背起來就很難放下了。

要贏得簡單性的戰役,你要對抗的不是某個具體的人,而是要對考複雜性本身。

那你準備好迎接這場挑戰了嗎?

*為什麼說追求簡單是一種勇氣呢

Phil Schiller 或許在引入沒有耳機插孔的iPhone 7時,給簡單性這個詞“抹了黑”。而諷刺的是,這也恰好說明了蘋果公司對簡單性的堅持,在簡單性的戰役中他們送禮了,因為他們對抗的是所有手機都默認"必備"的一項功能。

(本文經36氪編譯組授權發佈,未經允許嚴禁轉載。編輯:郝鵬程)

有些問題表面上看來影響不大,但是隱藏的影響可能巨大。如同冰山,顯露出來的不過是一小部分

什麼時候我們失去了簡單性

打造一款簡單又容易使用的產品其實一開始就很難。就算你真的一開始就做到產品簡單,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優雅的簡單性很容易就會慢慢失卻。

增加的功能越多,簡單性就越少

往產品上添加新特色、新功能的欲望是很難抵抗的。消費者總想要更多先進的功能,他們想要自己習慣的一些特徵,想要自己熟悉的工具;他們想要一些看起來方便的功能,他們也想要一些真心非常棒的功能。

而打造複雜產品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銷售的流程、消費者熟悉產品的流程和消費者支援檔複雜化,這麼做就肯定了他人增加“特色”的請求。

而對待這些添加特色的請求的時候,一種更優的思維方式是一聽到就說“不”。這在彼時彼刻會是痛苦的,因為拒絕他人總是很難,被你拒絕的一方心裡肯定也不好受。但是對於這些提議說“好”在中長期看來會更加痛苦。答應別人的請求很簡單,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特點,或者這裡添加一個按鈕、那裡添加一個設置,或者螢幕上加一塊額外的空間,但是人總是會犯錯的,我們在考慮到任何新添加的特點所帶來的複雜性和負擔的時候,往往太樂觀了。時常發生的是,我們覺得一個特徵只是產品的一個部分,於是對增加的複雜性視而不見,也不考慮後果。

即使是添加小小的新特徵,做出讓步的後果常常是很難想像、甚至難以承受的。

消費者支援檔需要添加內容。

需要在銷售展示的時候進行解釋。

這個新加的特徵可能不是對所有使用者都有用,甚至有可能讓一些用戶感到迷惑。

這個特徵可能需要設置API中斷點。

這項特徵是否需要在推出移動端應用和桌面網頁版應用。

等我們到了該升級這個特徵的時候,我們會不會記得要對它進行升級。

我們還是不需要給這項新的功能做一些測試版,如果不做又怎麼樣?

這個新功能應該是免費的呢?還是只給高端客戶使用?

添加新功能所帶來的結果當然還不只以上列出的這些,而且每一個除了即時效應,後續都會造成其他影響。

即使是非常細微的特徵,帶來的潛在影響仍然巨大。

人多口雜,意見越多情況越複雜

產品和企業架構越變越複雜,背後的原因不僅僅是用戶想要新的功能。

隨著你的團隊漸漸壯大,大家來自五湖四海, 有著不同的職業背景,看法自然各有不同。那麼你做決策的時候,就會受到更多不同意見的影響。團隊意見的多樣性當然是有好處的,但是如果在企業的運作和產品的升級當中,點子一多, 意見一雜,就面臨著要應對衝突的挑戰。你必須從一群人的想法和看法當中去做出決定、讓大家達成一致。

通常,在面對著一群人的時候,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每個人都開心滿意。一般來說,我們總是希望自己周圍的人是開心的,並且讓他們的付出都有所回報。但是在談到將產品投入市場時,就要在一大群人的投入和一小群人的設計之間維持一個微妙的平衡了。為了保持產品的簡單性,就要避免做出”最小通分母”的決定。簡單性來自有著清晰的願景和清楚的原則,積極聽取他人靈感並且彙集其中最棒的靈感,不管是誰提出的。這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非常非常難。團隊的合作,需要每個人都尊重這些原則和過程。尋找最好的點子,並且每個人有能力去做出和接受批評,對事不對人,這不僅是負責產品和設計的團隊成員的艱難任務,團隊中所有成員都需要重視的。要做到這一點很難,非常非常難。

使用者越多,產品和企業就愈加複雜

絕大多數公司都渴望著成長和擴張。往往導致產品發展的方向和公司的組織架構越來越複雜。

剛開始創業時,你的目標可能很明確,或許你想要打造一款能夠解決自己需要的產品,而你對自己的需要也非常瞭解。

為了保持增長,慢慢地你就必須添加更多的功能和選擇,是贏得更大範圍消費者的青睞。這時,不只是你的產品開始變得複雜,你所傳遞的資訊、定價、消費者熟悉的過程等等都會越來越複雜。

但是面對增長的需要,很難說“不” 。然而,你還是要記住讓產品和企業變複雜所帶來的挑戰。並且,在不將產品和資訊複雜化的情況下,有沒有辦法在不使產品偏離你的初心,實現更快的增長?這個思考的過程還是非常值得的。

模仿他人無疑降低了產品的簡單性

如果你模仿競爭對手的產品特徵,那你得到的結果大約是相似的,也就是多個決策所帶來的結果。如果你不重新思考以上列出的原則,不去理解你想徹底解決的問題,你就很有可能掉進坑裡,欠缺周全考慮的解決方案會讓你在將來不停的做修改和調整。

短平快的成功、模仿他人的特徵最後都會導致自己的產品複雜化。就是因為你沒有扎扎實實的去建立自己的核心概念,因此你就沒有形成完善產品所需要的概念基礎。

準備好了去對抗複雜,贏得簡單性的戰役嗎?

至繁歸於至簡,要做到簡單是最為複雜的。

簡單是複雜的終極形式。

——萊昂納多·達·芬奇

當你能夠保持簡單性,不管是你的產品、消費者還是你的團隊,大家都會滿意。

短期看來,複雜性是更吸引人的,因為他們帶來快速成功、因為他人“何樂不為”的質疑、也因為這麼做是最簡單的。

不過,複雜性往往能讓你在接下來的道路裡越走越糟,他會使你放慢腳步,將局面複雜化並且給你的企業增加負擔,這些負擔一旦背起來就很難放下了。

要贏得簡單性的戰役,你要對抗的不是某個具體的人,而是要對考複雜性本身。

那你準備好迎接這場挑戰了嗎?

*為什麼說追求簡單是一種勇氣呢

Phil Schiller 或許在引入沒有耳機插孔的iPhone 7時,給簡單性這個詞“抹了黑”。而諷刺的是,這也恰好說明了蘋果公司對簡單性的堅持,在簡單性的戰役中他們送禮了,因為他們對抗的是所有手機都默認"必備"的一項功能。

(本文經36氪編譯組授權發佈,未經允許嚴禁轉載。編輯:郝鵬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