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普通人和學習高手之間到底有什麼差距?

學習是人類重要的天賦之一, 學習的物件包羅萬千:自然界, 書本, 他人等等。 這其中不乏有優秀者, 他們以讀到的方式比別人更深刻更準確地掌握事物的本質,

做出有利於自己生存和發展的高品質決策。

今天我們不談太宏大的話題, 只聊一聊跟我們這些普通人密切相關的讀書應試, 看看普通人和學習高手之間到底有什麼差距。

01 回顧時主動與被動

普通人:被動地重複閱讀

高玩:主動回想內容

昨天有位元讀者在我文章下面評論:“看了這篇文章, 我想重新把書櫃上的書讀一遍了。 ”我們很多人也會這樣做, 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去讀, 除了熟悉一下知識材料, 對知識的內化作用不大。

學習力高手則會怎麼做呢?讀完一頁書, 抬起頭望向遠方並回想主要觀點。 他們很少在書上做標記, 沒記住之前不會畫重點, 而是先回憶。 只要當一個知識你能在心裡說出來了,

這個知識才算真正被你掌握了。

02 寫感悟勝過標重點

普通人:三色筆標重點少感悟

高玩:空白處寫滿密密麻麻的思考

在書上標重點, 會讓大腦產生記住了學習內容的錯覺, 但實際上你只是動了動手。 我自己也讀過不少關於教人如何記筆記的書,

其實到頭來都是鏡花水月, 竹籃打水一場空。 書本合上, 走出書屋, 跟別人聊天介紹書籍時能回想起來的都是自己在書上寫下的思考感悟。

注意, 標重點是個不錯的輔助方法, 它可以在你下次閱讀時幫助你更快地熟悉內容, 但千萬不要把它當成主要方法, 如果你一直認為漂亮的重點標記就代表你掌握了內容的話, 那你一定學得很慘。

03 做多領域複合型學習者

普通人:非某專業知識不看

高玩:博覽群書觸類旁通

投資界大神查理芒格曾說:“你應該對各種學科的各種思維都有所理解, 並且經常使用它們的全部, 而不是某幾個。 大部分人都熟練於使用某一個單一的模型, 比如經濟學模型, 去解決所有的問題。 應了一句老話:“拿錘子的木匠, 看書上的字兒就覺著像釘子。 這是一種很白癡的做事方法。 ”

事情收益越大, 就勢必越複雜, 需要的知識方法就越多。 只是單一的專業知識不足以解決你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種種困難。

很多人對“定位”思想有個誤解就是:非某專業知識不看。

認為徹底地分隔才是真正的定位。 事實並非如此。

前幾個月在鑽研寫作知識的過程中, 我簡直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 連玩個王者榮耀都在考慮這些套路和方法能不能跟寫作扯上點關係。

比如說大家都知道要講究陣容搭配, 那麼這個思想對應到寫作上是不是可以轉換成“衝突、利益、情欲、獵奇、熱點”的自由搭配呢?

你看, 我雖然在做不同的事情, 但心中卻時時想著“寫作”這件事, 琢磨寫作的方法, 真正的定位是在心中, 而不是在表面上的知識。

“君子不器。 ”好的學習者不被實體的形態迷惑, 而是抓住其背後的道理, 游刃於不同的領域和現象之間。

04 培養大局觀思維

普通人:從頭到尾慢慢讀

高玩:通覽全文再細讀

不少人一拿到書後就迫不及待地開始了他的閱讀之旅。學習高手不這樣做,他們往往會耐心地看完書上除正文部分的所有內容,比如作者的介紹,推薦的序言,自序和全書章節。等到做到自己心中有數後,再慢悠悠地開始第一章節的閱讀。

“不謀全域者,不足以謀一域。”讀書也是如此,你沒有一個對書的整體把握,就很難理解某個章節在書中所占的地位以及作者深層次想表達的話。結果往往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了。

05 及時解決不懂的問題

普通人:想出種種理由逃避問題

高玩:死皮賴臉解決問題

咱們的老祖宗孔子就是一位學習高手,他死皮賴臉的提問精神被美其名曰:“不恥下問。”

學習的目的是獲取知識,不是讓你去顧及自己的面子,更不是讓你去自我欺騙。“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敢於承認自己不懂,承認自己的學習有盲點,承認這些盲點需要別人的説明才能解決,你才會真正地獲得進步和提高,因此孔老最後又加了一句:“是知(智)也”。

及時解決不懂的問題,是一種學習的智慧。21世紀了,解決問題的手段豐富又多樣,別太懶,早點動起來。

06 恒心耐心平常心

普通人:無心分心功利心

高玩:恒心耐心平常心

《大學》裡面開頭講了這麼一段話:“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應用在學習上,意思就是我們要先有所不為,進而才能有所為。明確自己學習的目的,如考研、提升工作或賺更多的錢等等,就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當一個人有了方向後,他的內心才會平靜下來,專注於手頭的事情,不被外界所打擾。

讀書學習上,無論出於什麼目的,都需要你付出辛勤的汗水,承受挫折帶來的痛苦和時刻要吞噬你的絕望。扛過這段灰暗歲月,亮麗的明天才會到來。

保持恒心、耐心、平常心,急了,你就輸了。

總結與反思

學問學問,就是邊學邊問。不用拽什麼高大上的名詞,不用探尋那些你自以為別人不可告人的成功秘密,讀好書做好事的方法很簡單:用心。用不用功真的能把人拉開很大差距。我們總是會仰望領域內的大咖,可我們總忽略了一點,他們也曾經是普通人。

04 培養大局觀思維

普通人:從頭到尾慢慢讀

高玩:通覽全文再細讀

不少人一拿到書後就迫不及待地開始了他的閱讀之旅。學習高手不這樣做,他們往往會耐心地看完書上除正文部分的所有內容,比如作者的介紹,推薦的序言,自序和全書章節。等到做到自己心中有數後,再慢悠悠地開始第一章節的閱讀。

“不謀全域者,不足以謀一域。”讀書也是如此,你沒有一個對書的整體把握,就很難理解某個章節在書中所占的地位以及作者深層次想表達的話。結果往往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了。

05 及時解決不懂的問題

普通人:想出種種理由逃避問題

高玩:死皮賴臉解決問題

咱們的老祖宗孔子就是一位學習高手,他死皮賴臉的提問精神被美其名曰:“不恥下問。”

學習的目的是獲取知識,不是讓你去顧及自己的面子,更不是讓你去自我欺騙。“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敢於承認自己不懂,承認自己的學習有盲點,承認這些盲點需要別人的説明才能解決,你才會真正地獲得進步和提高,因此孔老最後又加了一句:“是知(智)也”。

及時解決不懂的問題,是一種學習的智慧。21世紀了,解決問題的手段豐富又多樣,別太懶,早點動起來。

06 恒心耐心平常心

普通人:無心分心功利心

高玩:恒心耐心平常心

《大學》裡面開頭講了這麼一段話:“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應用在學習上,意思就是我們要先有所不為,進而才能有所為。明確自己學習的目的,如考研、提升工作或賺更多的錢等等,就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當一個人有了方向後,他的內心才會平靜下來,專注於手頭的事情,不被外界所打擾。

讀書學習上,無論出於什麼目的,都需要你付出辛勤的汗水,承受挫折帶來的痛苦和時刻要吞噬你的絕望。扛過這段灰暗歲月,亮麗的明天才會到來。

保持恒心、耐心、平常心,急了,你就輸了。

總結與反思

學問學問,就是邊學邊問。不用拽什麼高大上的名詞,不用探尋那些你自以為別人不可告人的成功秘密,讀好書做好事的方法很簡單:用心。用不用功真的能把人拉開很大差距。我們總是會仰望領域內的大咖,可我們總忽略了一點,他們也曾經是普通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