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前國腳退役後歸隱田園成種菜能手,如今在尋找機會重返足球圈

今天球事兒要說的, 是一位1980年代的老國腳。 他的名字可能並不如雷貫耳, 但他的隊友可都大名鼎鼎——沈祥福、王海鳴、高洪波、宮磊、路建人、魏克興……

他叫董玉剛。

他最大的成就, 是隨國青隊參加1985年世青賽, 在前蘇聯, 他們奪得了世界第七。

在男足層面, 這是中國隊和“世界前八”唯一一次的關聯。

司職後邊後衛的董玉剛, 出生於1965年, 北京人。 如果再晚生幾年, 他大概可以感上職業化後的甲A, 和高洪波、魏克興、謝峰一樣, 成為更多人知曉的球星。

但他錯過了職業聯賽。 不過, 在1980年代, 他一直是國內最好的邊後衛之一。

1985年世界青年足球錦標賽上, 中央電視臺的現場解說宋世雄, 在解說中說:“2號董玉剛的小名叫虎子”, 於是, 很多人知道了他叫“虎子”。

“虎子”, 要的就是那股勁兒。 最初踢球的時候, 母親說, 如果踢球能出趟國, 就算你沒白踢。 結果, 出國自然不說, 董玉剛還獲得了比同齡人豐厚得多的收入。

退役之後, 董玉剛開始經商。

前不久的球事兒中, 專門寫到了北京寬利。 那支球隊的總經理, 就是董玉剛。

不過, 董玉剛搞俱樂部不能算特別成功, 經過了短暫的甲B, 寬利降級解散。

2001年之後, 董玉剛自己創業。

那一年, 恰逢中國隊第一次晉級世界盃。

董玉剛創造性地將中國國家足球隊與人身保險、郵票、彩票等結合, 開創了中國足球體育文化產業的新模式。

之後, 他又成功策劃組織了中國明星百人旅遊觀看2006年法國世界盃活動, 在2008年奧運會週期中, 第一次將各地的名人字畫宣傳融入到火炬傳遞中, 尤其是成功地運作了中國銀行登上110米跨欄比賽中欄上的商業廣告案例。

名利雙收。

錢掙夠了的時候, 人就開始琢磨點兒與眾不同的生活。

董玉剛開始種菜。

在北京郊區, 他包下了菜園, 安家在此。 番茄, 黃瓜, 圓白菜, 自己看書學技能, 自己耕耘自己吃, 要麼給朋友吃, 反正不為掙什麼錢。

只是, 他身材挺拔, 種菜的時候也一身運動服, 甚至還有高筒球襪, 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去訓練。

這一身行頭, 似是在訴說著他的過去, 他的最顯著標籤。

這幾年, 中國足球產業火得史無前例。 不斷有朋友來請董玉剛出山, 用他的專業, 用他的人脈。

董玉剛並不抵觸, 只是他知道, 現在的繁榮不是真正的繁榮, 中國足球仍在低估。

如果出山, 就一定要踏踏實實做點事。

在他看來, 一門心思想通過足球掙錢的, 那是商人, 不是足球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