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廳發文出規範為學生減負!會有效嗎?

近日, 為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江蘇省教育廳發文《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規範學校管理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意見》, 對學校管理作出規範。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一、嚴格控制每日作業總量和時間, 認真對待學生作業

1、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 小學中高年級、初中和高中學生每天書面家庭作業總量, 分別控制在1小時、1.5小時和2小時以內。

2、認真對待學生作業。 做到有佈置必批改, 有批改必講評, 不得要求家長代批次工作。 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嚴禁佈置反復抄寫等懲罰性作業, 不得對學生做出違反減負要求的語言和行為。

圖片來源於網路

二、嚴格控制考試次數和內容

規範考試科目, 從嚴控制考試次數。 小學每學期組織統一的考試1次, 科目不超過3門;初中每學期不得超過2次。 要按課程標準要求確定考試內容, 嚴禁試卷中有奧賽題或將奧賽題作為附加題,

一經發現將對命題人員進行問責。

取消各種形式的變相考試。 除有規定要求外, 義務教育階段不得組織市、縣(市、區)統一的文化科目考試。 取消義務教育學校和高一年級各種形式的統考、聯考或月考, 市縣不得開展全班、全年級、全校的調研性統一考試, 可按學號進行隨機抽測。 取消以分數為結果的周周練等變相考試形式。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三、嚴禁在職教師到社會機構兼課, 或組織、介紹、暗示學生到校外補課

嚴禁教師課後有償輔導、有償家教。 所有教師特別是優秀骨幹教師不得參加各類社會機構組織的名師解讀考試要點, 以及各種名義的學科複習指導、衝刺等, 也不得赴異地有償補課。 嚴禁學校參與校外補課培訓。 學校和老師不得推薦、暗示、要求、組織學生到校外補課培訓, 不得將校舍、場地租借給社會辦學機構辦學, 不得以任何名義舉辦或與社會力量合作舉辦文化課補習班, 不得推薦、建議、要求學生進行校外或網上付費性學習。

引導家長從孩子身心健康出發, 重視對孩子適合的教育, 用正確的思想、方法、行動教育培養孩子, 不盲目跟風要求孩子參加各種社會補課, 減輕課外學習負擔, 切實改變“學校減負、家庭增負, 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現象。

圖片來源於網路

四、加強對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監管

各級教育、工商、民政、文化等部門要按照“誰審批、誰監管, 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 規範校外教育培訓機構, 嚴格辦學資質審查, 規範培訓行為和內容。 各地各部門要加強聯合, 常抓不懈, 規範社會辦學行為, 淨化教育培訓市場, 建立常態化網格化監管機制。

圖片來源於網路

五、嚴格控制學生在校統一集中教學時間

小學生不超過6小時,初中生不超過7小時,高中生不超過8小時。學生早晨到校時間,小學控制在8:00以後,初中控制在7:40以後,高中控制在7:20以後。班主任和各科教師不得超出學校規定,要求學生提前到校,保證學生每天充足的睡眠時間。中午間隔時間不少於1.5小時,嚴禁午休時間教授課程或要求學生在校自習。不得強制要求非住校生到校上晚自習,住校生晚自習每天不超過2課時,晚自習期間不得教授新課。

文章來源於網路 侵權刪

2018國考:如何寫好申論作文之立意正確

在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的江湖有一句至理名言:“得申論者得天下”,而要想讓申論取得高分,只把握前面四個小題目順利作答是不能實現申論高分的夢想,要想讓夢想和現實統一就必須將準備申論的大部分精力放在最後一道占值40分的申發論述即大作文上。

對於作文,大家都不會陌生,從小學時最難忘的一件事一直到大學時的畢業論文,作文一直伴隨著大家渡過了近12個年頭,但是為什麼大多數同學在申論中的作文分數只在15分左右徘徊呢?究其原因無非有以下三點:第一是立意不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偏題;第二是行文結構不流暢,段落間的邏輯不清晰;第三是語言表達欠缺準確,所用語詞不達意,出現較多的語法錯誤。

為了解決同學們在寫作文時所犯的錯誤,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將會和大家分享對於書寫作文來說最困難的一步--作文立意的確定。作文立意的確定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依據全文的內在邏輯,將作文的立意推導而出,;第二種方式則顯得較為取巧,是屬於技巧性的提煉。下面我們將著重講解邏輯推導式。

對於這一方法將會通過2016 年國考副省真題第五題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五)“給定資料 3”引用了《論語》中的話:“不學禮,無以立。”請以這句話為中心議題、聯繫社會現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35 分)

要求:

(1)自選角度,見解深刻;

(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於“給定資料”;

(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4)總字數 1000~1200 字。

從題目理順邏輯關係:不學禮,無以立,把否定詞去掉,就是學禮以立,那我們可以順著這個線索往深入思考,學什麼樣的禮,立什麼呢?你在思考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在思考文章的立意,要想思考清楚這個問題,相信任憑我們再怎麼腦洞大開,不看材料也很難獲知真相,那麼就需要我們通過材料的梳理去明確立意,其實學禮在給定材料內容是學禮儀、禮貌和規矩,立的是大國形象——中國範,我們是怎麼知道的呢?給定材料第三則中明確提及“不學禮,無以立。”F 說,這句話出自《論語》,意思是,一個人不學“禮”,不懂禮貌,不講禮儀,就不懂怎樣做人、處世。或者說,一個人不懂得基本的規矩,就難以在家庭和社會中立身行事。而如果把“禮”與“立”做更寬泛的理解,那麼是否“學禮”,是否懂得規矩,還事關公民意識的自覺、民族素質的提高、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揚乃至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總結上述的整個過程,我們不難發現邏輯推導式的整個方法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審清楚題幹中的關鍵字,明確關鍵字之間的邏輯關係,第二步分析題目話語融入到材料,梳理通篇材料,確定文章主旨材料主旨。通常情況下話語的含義和材料的主旨是會保持一致的,這樣一來同學們就可以打好這篇作文的基礎,確保了立意的準確,避免由於偏題落入4類文。通過材料中的明確內容我們不難發現,學禮儀、禮貌基本的規矩,立做人、處事、立身行事,通過題幹和材料的結合,我們就能明確到底文章的核心立意是朝著哪個方向去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答案都在材料中。

我相信只要同學們多加練習,一定可以熟練掌握這一確定立意的方式,成功的通過國考筆試。

圖片來源於網路

五、嚴格控制學生在校統一集中教學時間

小學生不超過6小時,初中生不超過7小時,高中生不超過8小時。學生早晨到校時間,小學控制在8:00以後,初中控制在7:40以後,高中控制在7:20以後。班主任和各科教師不得超出學校規定,要求學生提前到校,保證學生每天充足的睡眠時間。中午間隔時間不少於1.5小時,嚴禁午休時間教授課程或要求學生在校自習。不得強制要求非住校生到校上晚自習,住校生晚自習每天不超過2課時,晚自習期間不得教授新課。

文章來源於網路 侵權刪

2018國考:如何寫好申論作文之立意正確

在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的江湖有一句至理名言:“得申論者得天下”,而要想讓申論取得高分,只把握前面四個小題目順利作答是不能實現申論高分的夢想,要想讓夢想和現實統一就必須將準備申論的大部分精力放在最後一道占值40分的申發論述即大作文上。

對於作文,大家都不會陌生,從小學時最難忘的一件事一直到大學時的畢業論文,作文一直伴隨著大家渡過了近12個年頭,但是為什麼大多數同學在申論中的作文分數只在15分左右徘徊呢?究其原因無非有以下三點:第一是立意不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偏題;第二是行文結構不流暢,段落間的邏輯不清晰;第三是語言表達欠缺準確,所用語詞不達意,出現較多的語法錯誤。

為了解決同學們在寫作文時所犯的錯誤,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將會和大家分享對於書寫作文來說最困難的一步--作文立意的確定。作文立意的確定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依據全文的內在邏輯,將作文的立意推導而出,;第二種方式則顯得較為取巧,是屬於技巧性的提煉。下面我們將著重講解邏輯推導式。

對於這一方法將會通過2016 年國考副省真題第五題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五)“給定資料 3”引用了《論語》中的話:“不學禮,無以立。”請以這句話為中心議題、聯繫社會現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35 分)

要求:

(1)自選角度,見解深刻;

(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於“給定資料”;

(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4)總字數 1000~1200 字。

從題目理順邏輯關係:不學禮,無以立,把否定詞去掉,就是學禮以立,那我們可以順著這個線索往深入思考,學什麼樣的禮,立什麼呢?你在思考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在思考文章的立意,要想思考清楚這個問題,相信任憑我們再怎麼腦洞大開,不看材料也很難獲知真相,那麼就需要我們通過材料的梳理去明確立意,其實學禮在給定材料內容是學禮儀、禮貌和規矩,立的是大國形象——中國範,我們是怎麼知道的呢?給定材料第三則中明確提及“不學禮,無以立。”F 說,這句話出自《論語》,意思是,一個人不學“禮”,不懂禮貌,不講禮儀,就不懂怎樣做人、處世。或者說,一個人不懂得基本的規矩,就難以在家庭和社會中立身行事。而如果把“禮”與“立”做更寬泛的理解,那麼是否“學禮”,是否懂得規矩,還事關公民意識的自覺、民族素質的提高、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揚乃至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總結上述的整個過程,我們不難發現邏輯推導式的整個方法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審清楚題幹中的關鍵字,明確關鍵字之間的邏輯關係,第二步分析題目話語融入到材料,梳理通篇材料,確定文章主旨材料主旨。通常情況下話語的含義和材料的主旨是會保持一致的,這樣一來同學們就可以打好這篇作文的基礎,確保了立意的準確,避免由於偏題落入4類文。通過材料中的明確內容我們不難發現,學禮儀、禮貌基本的規矩,立做人、處事、立身行事,通過題幹和材料的結合,我們就能明確到底文章的核心立意是朝著哪個方向去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答案都在材料中。

我相信只要同學們多加練習,一定可以熟練掌握這一確定立意的方式,成功的通過國考筆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